【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道炉用陶瓷管的素坯制造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管生产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辊道炉用陶瓷管的素坯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辊道炉全称是辊棒式遂道炉,又称辊底窑。其工作原理是:把产品直接或间接地放置在辊棒上,通过辊棒的不断转动,可使烧制品依序前进。每根辊棒的端部通过链轮,由链条带动进行运转;为了传动更加平稳、安全,常将链条分成多组进行传动。低温处的辊棒用耐热的镍铬合金钢等材料制成,高温处则以耐高温的氧化铝或者碳化硅陶瓷棒作为辊棒。利用煤气或电热元件硅碳棒、硅钼棒、电阻丝为加热源。现有的陶瓷管加工设备多通过陶瓷管挤出机进行,但是针对出料后的陶瓷管素无法进行批量输送和冷处理,所以需要提出一种辊道炉用陶瓷管的素坯制造设备,可以对陶批量陶瓷管进行输送,并对其进行批量出冷处理辅助器凝固及下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辊道炉用陶瓷管的素坯制造设备,本技术方案可以对陶批量陶瓷管进行输送,并对其进行批量出冷处理辅助器凝固及下料。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道炉用陶瓷管的素坯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可调式送料机构(1),用于对陶瓷管素胚进行输送;/n滑动式支撑件(2),有多个,多个滑动式支撑件(2)等间距设置于可调式送料机构(1)的输出端,用于对不同长度的陶瓷管素胚进行支撑;/n风冷机构(3),设置于可调式送料机构(1)的旁侧,风冷机构(3)用于对陶瓷管进行风冷凝固;/n物料移送机构(4),设置于可调式送料机构(1)的出料端;/n卸料机构(5),设置于物料移送机构(4)的出料端,物料移送机构(4)用于将成型陶瓷管进行移送至卸料机构(5)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道炉用陶瓷管的素坯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调式送料机构(1),用于对陶瓷管素胚进行输送;
滑动式支撑件(2),有多个,多个滑动式支撑件(2)等间距设置于可调式送料机构(1)的输出端,用于对不同长度的陶瓷管素胚进行支撑;
风冷机构(3),设置于可调式送料机构(1)的旁侧,风冷机构(3)用于对陶瓷管进行风冷凝固;
物料移送机构(4),设置于可调式送料机构(1)的出料端;
卸料机构(5),设置于物料移送机构(4)的出料端,物料移送机构(4)用于将成型陶瓷管进行移送至卸料机构(5)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道炉用陶瓷管的素坯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可调式送料机构(1)包括:
链轮架(1a),链轮架(1a)上设有第一伺服电机(1a1);
第一轮组(1b)和第二轮组(1c),第一轮组(1b)和第二轮组(1c)分别设置于链轮架(1a)的两端,并且第一轮组(1b)和第二轮组(1c)均与链轮架(1a)可转动连接,第一伺服电机(1a1)的输出端与第一轮组(1b)的受力端连接;
链条(1d),有两根,两根链条(1d)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轮组(1b)和第二轮组(1c)连接,滑动式支撑件(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链条(1d)连接;
间接调节组件(1e),设置于链轮架(1a)上,并且间接调节组件(1e)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轮组(1b)和第二轮组(1c)的活动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道炉用陶瓷管的素坯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轮组(1b)和第二轮组(1c)的结构一致,第一轮组(1b)包括:
六棱杆(1b1),六棱杆(1b1)的两端均与链轮架(1a)可转动连接,六棱杆(1b1)的受力端与第一伺服电机(1a1)的输出端连接;
第一齿轮(1b2),套设于六棱杆(1b1)上,并且第一齿轮(1b2)与一侧的链轮架(1a)可转动连接;
第二齿轮(1b3),套设于六棱杆(1b1)上,并且第二齿轮(1b3)与间接调节组件(1e)的输出端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道炉用陶瓷管的素坯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间接调节组件(1e)包括:
活动板(1e1),活动板(1e1)的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轮组(1b)和第二轮组(1c)的六棱杆(1b1)上,并且活动板(1e1)与六棱杆(1b1)滑动连接,第一轮组(1b)和第二轮组(1c)的第二齿轮(1b3)均与活动板(1e1)可转动连接;
导向杆(1e2),设置于链轮架(1a)上,导向杆(1e2)贯穿活动板(1e1)并与其滑动连接;
第一螺纹杆(1e3),设置于链轮架(1a)上并与其可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1e3)贯穿活动板(1e1)并与其螺纹连接;
驱动盘(1e4),设置于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