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621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自动组网设备,包括:工件支架;工件安装机构,包括具有多个安装孔的卡扣支撑装置,至少部分工件安装机构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组网机构,包括用于容纳网片的网片支撑结构,至少部分组网机构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网片升降机构,用于带动部分网片支撑结构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悬臂结构,位于网片升降机构的一侧,第一悬臂结构包括第一悬臂部,第一悬臂部沿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至少部分第一悬臂部能够穿设在网片内并以恒定间隔对至少一对网片的纵筋进行支撑,且在第一悬臂部的带动下,将网片与卡扣卡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自动组网设备可以提高网片等工件的组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筋网笼成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板材内加入钢筋网笼以加强其结构稳定性,即将单片的钢筋网片与卡扣组合成为钢筋网笼后,再将钢筋网笼挂在钢钎上插入浇筑模箱。现有技术中,钢筋网笼的组装一般先通过人工完成卡扣和钢钎的装配,并且之后再通过人工将单片的钢筋网片通过卡扣连接组合成为钢筋网笼,这种由人工完成的组网方式效率较低,而且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从而降低了单片的钢筋网片组装成为钢筋网笼的组网效率,进而降低了整个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组网设备及钢筋网笼加工系统,上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可以提高网片等工件的组网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组网设备,包括:工件支架,具有用于存储多个钢钎的存储空间;工件安装机构,包括具有多个安装孔的卡扣支撑装置,至少部分工件安装机构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在至少部分工件安装机构的带动下,卡扣支撑装置和位于各安装孔内的卡扣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至对应钢钎的预设位置,以将卡扣安装于钢钎;组网机构,包括用于容纳网片的网片支撑结构,至少部分组网机构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在至少部分组网机构的带动下,网片支撑结构和位于网片支撑结构上的网片同步移动;网片升降机构,用于带动部分网片支撑结构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悬臂结构,位于网片升降机构的一侧,第一悬臂结构包括第一悬臂部,第一悬臂部沿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至少部分第一悬臂部能够穿设在网片内并以恒定间隔对至少一对网片的纵筋进行支撑,且在第一悬臂部的带动下,至少一对网片的纵筋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至卡扣的预设位置,将至少一对网片与卡扣卡接。上述技术方案中,部分工件安装机构能够带动卡扣支撑装置和位于安装孔内的卡扣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卡扣移动至对应钢钎的预设位置,以将卡扣安装至钢钎,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卡扣和钢钎的组装效率,并且,网片升降机构可以带动网片支撑结构以及设置在网片支撑结构上的网片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位于网片的最上方的纵筋可以沿竖直方向向卡扣所在的位置移动,然后在第一悬臂结构带动下,使上述纵筋可以与卡扣卡接配合,通过网片支撑结构对网片的预定位和第一悬臂结构对网片的精确定位,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片和卡扣的连接效率,从而提高了组网效率,上述钢钎与卡扣的组装过程和上述网片和卡扣的组装过程由专用设备完成,无需人工参与,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网片的组网效率。进一步地,第一悬臂部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凹槽与网片的纵筋配合。这样,当第一悬臂部沿竖直方向移动时,能够将网片的纵筋置于凹槽内,并且,当网片升降机构带动网片向上移动时,第一悬臂部也向上移动,凹槽为网片的纵筋提供卡入卡扣的力。进一步地,第一悬臂结构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悬臂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或者,第一悬臂部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悬臂。通过上述设置,在将纵筋卡入卡扣中时,多个第一悬臂部可以在沿纵筋的长度方向实现对纵筋的支撑,从而避免纵筋因自身重力而发生变形,使纵筋能够更好地卡入卡扣中。进一步地,组网机构还包括第二悬臂结构,第二悬臂结构包括与第一悬臂部对应的第二悬臂部,第二悬臂部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对第一悬臂部进行支撑。通过上述设置,第二悬臂部可以对第一悬臂部进行支撑,从而避免第一悬臂部因自身重力而发生变形,进而使第一悬臂部的沿其长度方向保持水平,进而可以更均匀和稳定地将纵筋卡入卡扣中。进一步地,组网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悬臂结构和与两个第一悬臂结构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悬臂结构,两个第一悬臂结构能够相互远离,以分别对网片的位于最上方的纵筋和位于最下方的纵筋进行支撑。这样,可分别带动两个第一悬臂结构相互远离,以同时将网片分别卡入位于上方的卡扣和位于下方的卡扣内,完成自动化组网过程。进一步地,网片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本体;多个支撑模具,设置于支撑本体,多个支撑模具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模具和部分支撑本体围成用于容纳网片的容纳槽。这样,相邻两个支撑模具之间的间隙和支撑本体可以对网片形成支撑,使网片可以稳定放置于网片支撑结构上,从而避免网片发生倾倒。进一步地,支撑本体包括支撑框架和与支撑框架连接的支撑横梁,多个支撑模具沿支撑横梁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支撑模具和部分支撑横梁围成容纳槽。这样,可以使网片更稳定放置于网片支撑结构上,从而更好地对网片进行支撑。进一步地,组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网片升降机构的夹紧结构,夹紧结构位于网片支撑结构的支撑模具的一侧,夹紧结构包括用于夹持网片的纵筋的夹持部。通过上述设置,夹紧结构可以夹紧位于网片支撑结构上的所有网片,从而避免网片产生晃动。进一步地,卡扣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承托部,第一承托部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横梁,每个横梁上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安装孔,可以对多个卡扣进行支撑,这样,沿横梁的延伸方向,可以将多组网片和多个卡扣卡接连接,从而形成多个钢筋网笼,进而提高了组网效率。进一步地,卡扣支撑装置还包括:本体部,用于支撑多个横梁,横梁与本体部连接;连接框架,多个横梁通过本体部与连接框架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更好地对本体部和第一承托部进行支撑,从而方便后续带动第一承托部和卡扣沿竖直方向移动,将卡扣与钢钎卡接配合。进一步地,第一承托部还包括设置于横梁的安装槽,位于同一横梁上的多个安装孔均与安装槽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限制卡扣在安装孔内的转动,以使卡扣的卡爪可以和网片的纵筋对齐,以使卡扣更好地与网片的纵筋卡接。进一步地,工件安装机构还包括至少部分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卡扣支撑装置的连接框架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升降装置带动卡扣支撑装置和设置于卡扣支撑装置上的卡扣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卡扣在卡扣支撑装置的第一承托部的带动下与钢钎卡接配合,上述卡扣和钢钎的组装过程无需人工组装,也不需要转动钢钎的动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卡扣和钢钎的组装效率。进一步地,工件安装机构还包括至少部分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的升降装置,卡扣支撑装置和位于卡扣支撑装置的卡扣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同步移动,以使卡扣安装至钢钎。通过上述设置,在部分升降装置的提升作用下,卡扣支撑装置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这样,卡扣支撑装置能够带动卡扣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卡扣支撑装置和卡扣沿竖直方向同步运动,进而可以将卡扣与钢钎等部件连接,这样,可以提高卡扣和钢钎等部件的装配效率。进一步地,自动组网设备还包括支撑架,工件支架与支撑架连接,工件安装机构和组网机构均设置于支撑架,且工件安装机构和组网机构位于工件支架的下方。这样可以减少自动组网设备的体积,进而减小自动组网设备的占地面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钢筋网笼加工系统,包括:自动组网设备,为上述的自动组网设备;网片上料装置,用于对网片进行输送,并将网片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件支架,具有用于存储多个钢钎的存储空间;/n工件安装机构,包括具有多个安装孔的卡扣支撑装置,至少部分所述工件安装机构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在至少部分所述工件安装机构的带动下,所述卡扣支撑装置和位于各所述安装孔内的卡扣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至对应钢钎的预设位置,以将卡扣安装于所述钢钎;/n组网机构,包括用于容纳网片的网片支撑结构,至少部分所述组网机构沿所述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在至少部分所述组网机构的带动下,所述网片支撑结构和位于所述网片支撑结构上的网片同步移动;/n网片升降机构,用于带动部分所述网片支撑结构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n第一悬臂结构,位于所述网片升降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悬臂结构包括第一悬臂部,所述第一悬臂部沿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悬臂部能够穿设在网片内并以恒定间隔对至少一对网片的纵筋进行支撑,且在所述第一悬臂部的带动下,至少一对所述网片的纵筋能够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至所述卡扣的预设位置,将至少一对所述网片与所述卡扣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件支架,具有用于存储多个钢钎的存储空间;
工件安装机构,包括具有多个安装孔的卡扣支撑装置,至少部分所述工件安装机构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在至少部分所述工件安装机构的带动下,所述卡扣支撑装置和位于各所述安装孔内的卡扣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至对应钢钎的预设位置,以将卡扣安装于所述钢钎;
组网机构,包括用于容纳网片的网片支撑结构,至少部分所述组网机构沿所述竖直方向可升降地设置,在至少部分所述组网机构的带动下,所述网片支撑结构和位于所述网片支撑结构上的网片同步移动;
网片升降机构,用于带动部分所述网片支撑结构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
第一悬臂结构,位于所述网片升降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悬臂结构包括第一悬臂部,所述第一悬臂部沿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悬臂部能够穿设在网片内并以恒定间隔对至少一对网片的纵筋进行支撑,且在所述第一悬臂部的带动下,至少一对所述网片的纵筋能够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至所述卡扣的预设位置,将至少一对所述网片与所述卡扣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部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与网片的纵筋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结构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悬臂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或者,所述第一悬臂部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悬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网机构还包括第二悬臂结构,所述第二悬臂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悬臂部对应的第二悬臂部,所述第二悬臂部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对所述第一悬臂部进行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网机构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悬臂结构和与两个所述第一悬臂结构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悬臂结构,两个所述第一悬臂结构能够相互远离,以分别对网片的位于最上方的纵筋和位于最下方的纵筋进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组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支撑结构包括:
支撑本体;
多个支撑模具,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多个所述支撑模具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模具和部分所述支撑本体围成用于容纳网片的容纳槽。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全兵李小龙张琼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