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式爬壁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设计
,具体的说是一种框架式爬壁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在大型建筑表面清洁、检测等领域主要采取的是人工作业。人工作业存在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和效率较低等缺点。爬壁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工在恶劣环境中工作,因此,研发爬壁机器人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爬壁机器人主要分为履带式、足式和轮式三大类。履带式爬壁机器人与壁面接触面积大,吸附稳定,但转向能力较差。足式爬壁机器人越障能力强,但控制复杂。轮式爬壁机器人移动、转向灵活,但与壁面的接触面积小,携带负载能力较弱。因此需要一种爬壁机器人,能够通过电磁吸附或负压吸附在壁面上灵活爬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框架式爬壁机器人,能够在单一平面上水平、竖直前进,通过水平、竖直两个方向的交替运动,实现在单一平面上灵活爬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框架式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车架和纵车架,所述的纵车架设置在横车架上方,所述的横车架和纵车架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的横车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式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车架(1)和纵车架(2),所述的纵车架(2)设置在横车架(1)上方,所述的横车架(1)和纵车架(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的横车架(1)和纵车架(2)滑动连接,所述的横车架(1)下方设置有滑动车架(6),所述的滑动车架(6)与横车架(1)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滑动车架(6)与横车架(1)滑动连接;/n所述的横车架(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与纵车架(2)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纵车架(2)相对横车架(1)沿垂直横车架(1)的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与滑动车架(6)传动连接,所述的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式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车架(1)和纵车架(2),所述的纵车架(2)设置在横车架(1)上方,所述的横车架(1)和纵车架(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的横车架(1)和纵车架(2)滑动连接,所述的横车架(1)下方设置有滑动车架(6),所述的滑动车架(6)与横车架(1)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滑动车架(6)与横车架(1)滑动连接;
所述的横车架(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与纵车架(2)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纵车架(2)相对横车架(1)沿垂直横车架(1)的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与滑动车架(6)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滑动车架(6)相对横车架(1)沿平行横车架(1)的方向往复运动;
所述的纵车架(2)底部和滑动车架(6)底部均安装有吸附装置(3),所述的吸附装置(3)用于吸附待检测外壁和对待检测外壁脱离吸附,所述的吸附装置(3)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的横车架(1)表面固定安装有摄像头(9),所述的摄像头(9)用于采集待检测外壁的图像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6),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16)与横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18),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18)与第一齿条(17)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一齿条(17)与纵车架(2)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齿条(17)与横车架(1)相互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5),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5)与横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安装有第二传动齿轮(11),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11)与第二齿条(4)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二齿条(4)与滑动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齿条(4)与滑动车架(6)相互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爬壁机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佩晗,洪晓玮,张华兵,秦艺瑄,陈萍,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集智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