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VOC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243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效VOC净化系统,属于净化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内部固定设置有水泵,所述水箱顶部固定设置有冷却塔,所述冷却塔顶部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水箱一侧固定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过滤箱内部固定设置有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净化物质首先从第三活性炭吸附箱、第二活性炭吸附箱与第一活性炭吸附箱依次通过,在其通过时第三活性炭吸附箱、第二活性炭吸附箱与第一活性炭吸附箱开始对其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剥离,使得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得到了提高,且净化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且使得操作人员在对其进行操作时更加的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VOC净化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净化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VOC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VOC物质是指易挥发的有机物质。由于电子设备中的元器件使用了树脂和胶合剂,它们也含有VOC。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温度又较高,一些常温下有挥发的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在较高温度下便会挥发出来,部分气化点在40℃以上的VOC,放射量就会迅速增大,在中国国家标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sTVOC)的定义是:利用TenaxGC和Tenax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因此需要一种VOC净化系统,但是现有的大部分VOC净化系统在对VOC物质进行净化时效率过低,且操作繁琐,并且不能够有效的对VOC物质进行净化,在净化完成的VOC物质内依然有可能存在有毒有害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VOC净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净化时效率过低,且操作繁琐,并且不能够有效的对VOC物质进行净化而导致的净化完成的VOC物质内依然有可能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VOC净化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内部固定设置有水泵,所述水箱顶部固定设置有冷却塔,所述冷却塔顶部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水箱一侧固定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过滤箱内部固定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箱顶部开从左往右依次开设有一个气体出口与一个通孔,所述气体出口顶部固定连接有吸附风管,所述吸附风管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体排放管,所述过滤箱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横截面形状设置为U形,所述第一连接管顶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活性炭吸附箱、第二活性炭吸附箱与第三活性炭吸附箱,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箱底部、第二活性炭吸附箱底部与第三活性炭吸附箱底部均固定与第二连接管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箱一侧固定设置有催化燃料主机,所述催化燃料主机顶部开设有投入口,所述投入口设置在催化燃料主机顶部中心线处,所述催化燃料主机一侧固定设置有脱附风机,所述脱附风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横截面形状设置为T,所述导向管一侧与第一连接管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管另一侧贯穿第三气体排放管一侧并延伸至第三气体排放管内部,所述第三气体排放管一侧底部连接有吸附风机,所述吸附风机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体排放管。进一步地,所述水泵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拼接管,所述拼接管顶部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有自动补水管,温水入管、溢水管、排水管与冷水出管。进一步地,所述自动补水管,温水入管、溢水管、排水管与冷水出管顶部依次贯穿水箱顶部与冷却塔底部,并延伸至冷却塔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箱与第三活性炭吸附箱相反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箱与第二活性炭吸附箱之间和第二活性炭吸附箱与第三活性炭吸附箱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支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气管一侧固定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顶部固定设置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顶部固定设置有操控设备。进一步地,所述催化燃料主机后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阻火器,所述催化燃料主机与第一活性炭吸附箱之间固定设置有补冷风机,所述补冷风机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阻火器,所述第二阻火器一侧与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一侧与第一气体排放管一侧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补冷风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补冷风管,所述补冷风管横截面形状设置为L形,所述补冷风管一侧与第一阻火器一侧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内部固定设置有脱附装置,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连接管一侧通过卡块与导向管一侧相连接,所述脱附风机后侧设置有两个空调箱。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净化物质首先从第三活性炭吸附箱、第二活性炭吸附箱与第一活性炭吸附箱依次通过,在其通过时第三活性炭吸附箱、第二活性炭吸附箱与第一活性炭吸附箱开始对其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剥离,完成剥离的气体通过第二连接管流向过滤器进行过滤,在完成过滤后气体流向吸附风管进行二次吸附,在完成二次吸附后的气体最终流向第一气体排放管,在第一气体排放管中的气体,一部分直接通过排放管流出,另一部分则通过吸附风机再次进行物质吸附,在完成过后在通过第二气体排放管流出的设置,使得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得到了提高,且净化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且使得操作更加的简单,使得操作人员在对其进行操作时,更加的方便快捷,而且最终排出的气体不会存在有毒有害物质。2、通过催化燃料主机后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阻火器,催化燃料主机与第一活性炭吸附箱之间固定设置有补冷风机,补冷风机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阻火器,第二阻火器一侧与连接有管道,且管道一侧与第一气体排放管一侧相连接的设置,使得催化燃料主机在工作时明火不会从管道涌出,且通过补冷风机的设置使得管道温度不会过高,使得设备在使用时更加的安全可靠,不因为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的公司财产损失,使得此设备更加的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透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气体排放管、爬梯、吸附风机与第二气体排放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水泵;3、冷却塔;4、旋转电机;5、过滤箱;6、过滤器;7、气体出口;8、通孔;9、吸附风管;10、第一气体排放管;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3、第一活性炭吸附箱;14、第二活性炭吸附箱;15、第三活性炭吸附箱;16、催化燃料主机;17、投入口;18、脱附风机;19、导向管;20、吸附风机;21、第二气体排放管;22、拼接管;23、自动补水管;24、温水入管;25、溢水管;26、排水管;27、冷水出管;28、第一固定支架;29、第二固定支架;30、爬梯;31、第一阻火器;32、第二阻火器;33、补冷风机;34、补冷风管;35、脱附装置;36、空调箱;37、第三排放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VOC净化系统,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内部固定设置有水泵(2),所述水箱(1)顶部固定设置有冷却塔(3),所述冷却塔(3)顶部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4),所述水箱(1)一侧固定设置有过滤箱(5),所述过滤箱(5)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过滤箱(5)内部固定设置有过滤器(6),所述过滤箱(5)顶部从左往右依次开设有一个气体出口(7)与一个通孔(8),所述气体出口(7)顶部固定连接有吸附风管(9),所述吸附风管(9)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体排放管(10),所述过滤箱(5)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1),且第一连接管(11)横截面形状设置为U形,所述第一连接管(11)顶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活性炭吸附箱(13)、第二活性炭吸附箱(14)与第三活性炭吸附箱(15),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箱(13)底部、第二活性炭吸附箱(14)底部与第三活性炭吸附箱(15)底部均与第二连接管(12)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箱(13)一侧固定设置有催化燃料主机(16),所述催化燃料主机(16)顶部开设有投入口(17),所述投入口(17)设置在催化燃料主机(16)顶部中心线处,所述催化燃料主机(16)一侧固定设置有脱附风机(18),所述脱附风机(1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管(19),所述导向管(19)横截面形状设置为T形,所述导向管(19)一侧与第一连接管(11)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管(19)另一侧贯穿第三气体排放管(37)一侧并延伸至第三气体排放管(37)内部,所述第三气体排放管(37)一侧底部连接有吸附风机(20),所述吸附风机(20)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体排放管(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VOC净化系统,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内部固定设置有水泵(2),所述水箱(1)顶部固定设置有冷却塔(3),所述冷却塔(3)顶部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4),所述水箱(1)一侧固定设置有过滤箱(5),所述过滤箱(5)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过滤箱(5)内部固定设置有过滤器(6),所述过滤箱(5)顶部从左往右依次开设有一个气体出口(7)与一个通孔(8),所述气体出口(7)顶部固定连接有吸附风管(9),所述吸附风管(9)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体排放管(10),所述过滤箱(5)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1),且第一连接管(11)横截面形状设置为U形,所述第一连接管(11)顶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活性炭吸附箱(13)、第二活性炭吸附箱(14)与第三活性炭吸附箱(15),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箱(13)底部、第二活性炭吸附箱(14)底部与第三活性炭吸附箱(15)底部均与第二连接管(12)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箱(13)一侧固定设置有催化燃料主机(16),所述催化燃料主机(16)顶部开设有投入口(17),所述投入口(17)设置在催化燃料主机(16)顶部中心线处,所述催化燃料主机(16)一侧固定设置有脱附风机(18),所述脱附风机(1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管(19),所述导向管(19)横截面形状设置为T形,所述导向管(19)一侧与第一连接管(11)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管(19)另一侧贯穿第三气体排放管(37)一侧并延伸至第三气体排放管(37)内部,所述第三气体排放管(37)一侧底部连接有吸附风机(20),所述吸附风机(20)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体排放管(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VOC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拼接管(22),所述拼接管(22)顶部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有自动补水管(23),温水入管(24)、溢水管(25)、排水管(26)与冷水出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萍王明浩于淑媛
申请(专利权)人:鸿浩辽宁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