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可调流量机油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220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可调流量机油泵系统,解决车辆启动时各运动件的干摩擦问题,为发动机提供预润滑,并且在发动机启动过程中,减少机件的磨损,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当电子驱动机油泵发生故障时,还有机械驱动机油泵进行正常工作,保证发动机的可靠运转。当发动机带载运行时,电机控制器判断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实时地控制电子驱动机油泵的转速,改变电子驱动机油泵的流量,与机械驱动机油泵共同为主油道供油,能较大范围地调整主油道的润滑油压力和润滑油流量,使其达到该转速和负荷下的最佳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可调流量机油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可调流量机油泵系统。
技术介绍
内燃机自19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改进与发展,在车辆、船舶和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对其可靠性、动力性和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发动机朝着高转速、高负荷、高功率密度的方向发展,其运行工况将更为严酷,零件容易损伤而发生失效,特别是由于摩擦副擦伤、拉缸等故障造成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润滑系统作为发动机的重要系统之一,主要对发动机进行润滑、冷却和清洗,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而机油泵是润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连续不断地把足够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各运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润滑油膜,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损耗、减轻部件磨损,为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传统发动机的机油泵为单级机械驱动机油泵,在曲轴的带动下将机油从油底壳吸出,经泵体加压后通过主油道送至各运动件的摩擦副。但是,在发动机启动时,由于长时间的静置,各摩擦副的间隙缺少润滑油,而且机油从油底壳流入主油道、到达各摩擦副需要一定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可调流量机油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驱动机油泵、机械驱动机油泵、电机控制器、电机和连接管路;/n其中,所述电子驱动机油泵与机械驱动机油泵并联连接,其入口分别通过各自的进油管与机油箱或油底壳相连,两个机油泵的出口管路汇至一总油管,最后接入发动机的机油散热器;/n所述电子驱动机油泵由所述电机驱动,电机的转速由电机控制器进行控制;/n在发动机启动前,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转,带动电子驱动机油泵转动吸油,实现对各摩擦副的预润滑;在发动机启动过程中,在电机控制器的控制下,电子驱动机油泵的转速逐渐降低,机械驱动机油泵的转速逐渐增加;当发动机达到怠速时,电子驱动机油泵停止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可调流量机油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驱动机油泵、机械驱动机油泵、电机控制器、电机和连接管路;
其中,所述电子驱动机油泵与机械驱动机油泵并联连接,其入口分别通过各自的进油管与机油箱或油底壳相连,两个机油泵的出口管路汇至一总油管,最后接入发动机的机油散热器;
所述电子驱动机油泵由所述电机驱动,电机的转速由电机控制器进行控制;
在发动机启动前,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转,带动电子驱动机油泵转动吸油,实现对各摩擦副的预润滑;在发动机启动过程中,在电机控制器的控制下,电子驱动机油泵的转速逐渐降低,机械驱动机油泵的转速逐渐增加;当发动机达到怠速时,电子驱动机油泵停止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发动机带负载运行时,电机控制器采集发动机转速、油门开度、机油压力和机油温度的状态参数,实时地控制电子驱动机油泵的转速,改变电子驱动机油泵的流量,并和机械驱动机油泵共同为主油道供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驱动机油泵的出油管路上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巍顾磊孙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