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静音型柴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92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静音型柴油机,柴油机本体上设置有冷却风道系统、调速装置,内部还设置有润滑系统,冷却风道系统增加了高压油泵侧风道和空滤器侧风道;高压油泵侧风道和空滤器侧风道分别经过曲轴箱体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最后通过对应的进风口汇入消音器腔室中排出;润滑系统包括四条润滑油道,第二润滑油道上设置有喷孔进行飞溅润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设两条风道和设置一个新的润滑系统,在柴油机体积缩小且封闭后仍能保证柴油机整机的散热效果和润滑系统,从而使柴油机能够通过缩小体积和加装外壳的方式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和静音化。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lent diesel engine which can realize miniaturization and light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静音型柴油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静音型柴油机。
技术介绍
柴油机是燃烧柴油来获取能量释放的发动机。目前的柴油机体型较大、质量较重、运行时噪音大,这就极大的限制了柴油机的使用环境。为了减小柴油机体型、减轻柴油机的重量,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缩小柴油机的尺寸从而减小柴油机的体积,然后再利用全包外壳(其上设置有冷却风的进、出风口)将柴油机封闭起来,以保护柴油机以及减小柴油机运行时的噪音。传统的柴油机通常设置有缸头及缸孔位风道和箱体底部风道,分别用于对缸头、缸孔位置和箱体底部区域的润滑油进行冷却;但是由于柴油机体积缩小后内部空间狭小,封闭后冷却风的流速变慢,缸头及缸孔位风道和箱体底部风道的冷却效果变差,两条风道已经无法保证柴油机整机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润滑效果好、装备简单的柴油机,能确保柴油机体积缩小且封闭后,该柴油机的冷却风道系统仍能保证整机的散热效果,该柴油机的润滑系统能保证整机的润滑效果,从而使柴油机能够通过缩小体积和加装外壳的方式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和静音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静音型柴油机,包括柴油机本体,所述柴油机本体上设置有冷却风道系统、调速装置,柴油机本体内还设置有润滑系统,所述冷却风道系统包括缸头及缸孔位风道、箱体底部风道,还包括高压油泵侧风道和空滤器侧风道;高压油泵侧风道:曲轴箱体左侧设置有高压油泵导风板、冷却风口Ⅰ和进风口Ⅰ,由启动罩进入的冷却风,在高压油泵导风板的作用下,能通过冷却风口Ⅰ经过高压油泵、步进电机,最后通过进风口Ⅰ汇入消音器腔室中排出;空滤器侧风道:所述曲轴箱体右侧设置有空滤器导风板、冷却风口Ⅱ和进风口Ⅱ,由启动罩进入的冷却风,在空滤器导风板的作用下,能通过冷却风口Ⅱ经过曲轴箱体右侧区域,最后通过进风口Ⅱ汇入消音器腔室中排出。所述润滑系统包括曲轴箱盖,所述曲轴箱盖上设置有机油泵、机油导管、机油过滤塞、凸轮轴安装孔和曲轴安装孔,凸轮轴、曲轴分别通过凸轮轴安装孔、曲轴安装孔安装在曲轴箱盖上,所述机油泵的出油口与凸轮轴安装孔之间设置有第一润滑油道,所述第一润滑油道上设置有泄压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凸轮轴内轴向设置有第二润滑油道,且凸轮轴上设置有与第二润滑油道连通的喷孔,所述凸轮轴安装孔与曲轴安装孔之间设置有第三润滑油道,所述曲轴内设置有第四润滑油道;所述机油泵的进油端与机油导管相连,机油泵和机油导管间设有机油过滤塞,所述机油泵的出油端与第一润滑油道连通,通过机油泵将机油加压送至第一润滑油道;所述第一润滑油道分别与第二润滑油道、第三润滑油道连通,第二润滑油道将第一润滑油道末端的机油接力送至凸轮轴与曲轴箱体的安装位置处,第三润滑油道将第一润滑油道末端的机油接力送至曲轴安装孔处;所述第三润滑油道与第四润滑油道连通,第四润滑油道将曲轴安装孔处的机油接力送至曲柄与连杆安装位置处。所述调速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摆杆、步进电机接头和调速拨叉,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在曲轴箱体上,所述调速拨叉与高压油泵相连,所述摆杆由圆盘形的摆杆头部和垂直于摆杆头部与之一体的摆杆杆部组成,所述步进电机接头套设在步进电机的转轴上,所述摆杆杆部通过螺栓与调速拨叉相连,所述摆杆头部的圆周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步进电机接头上设置有凸出键,该凸出键能插入“U”型槽中带动摆杆转动。上述方案中:沿着曲轴箱体左侧边缘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冷却风口Ⅰ,沿着曲轴箱体右侧边缘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冷却风口Ⅱ。高度方向上曲轴箱体的可利用的空间大,设置多个冷却风口形成多个流通风道,相比单独的一个冷却风口,冷却效果更好。上述方案中:所述摆杆头部与步进电机接头之间装配有压簧,所述摆杆头部的底面中心处设置有卡槽,所述压簧一端插在卡槽中,另一端抵紧在步进电机接头的端面上。压簧安装在摆杆头部与步进电机接头之间,能消除它们之间的间隙,有效控制它们之间的轴向窜动,进一步降低它们的安装精度,使步进电机调速更稳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柴油机体积缩小后,柴油机变得小而轻,利用外壳将柴油机封闭后,柴油机的运行噪音也减小,本专利技术通过增设两条风道和设置一个新的润滑系统,在柴油机体积缩小且封闭后仍能保证柴油机整机的散热效果和润滑效果,从而使柴油机能够通过缩小体积和加装外壳的方式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和静音化;四条风道分别设置在柴油发动机的四侧,对柴油发动机的各个部位都能进行有效的冷却,进一步保证了柴油发动机整机的散热效果,且设置简单、成本低,增设的两条风道也由启动罩进入,最后经消声器的出风口排出,无需额外设置进、出风口;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简单、润滑效果好,对凸轮轴的两端安装位置都能起润滑作用,飞溅润滑时通过泄压孔和压力传感器能保证喷孔喷出的机油压力和油量稳定,进一步保证润滑效果;2、通过在步进电机与摆杆之间增设步进电机接头,使步进电机与摆杆形成间接连接,工作时只需将凸出键插入“U”型槽,步进电机接头即可推动摆杆转动;相对于步进电机与摆杆中心对接,这种将凸出键插入“U”型槽的连接方式对同心度的要求极低,有利于降低装备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左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右侧视图。图3是风道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缸头及缸孔位风道和箱体底部风道的示意图。图5是高压油泵侧风道的示意图。图6是空滤器侧风道的示意图。图7是润滑系统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调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调速装置安装在曲轴箱体上的示意图。图11是调速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中:柴油机本体1,缸头及缸孔位风道2,箱体底部风道3,高压油泵侧风道4,空滤器侧风道5,曲轴箱体6,高压油泵导风板7,冷却风口Ⅰ8,进风口Ⅰ9,启动罩10,高压油泵11,步进电机12,消音器13,空滤器导风板14,冷却风口Ⅱ15,进风口Ⅱ16,曲轴箱盖17,机油泵18,出油口18a,机油导管19,凸轮轴安装孔20,曲轴安装孔21,凸轮轴22,曲轴23,泄压阀24,压力传感器25,喷孔26,摆杆27,摆杆头部27a,摆杆杆部27b,“U”型槽27c,步进电机接头28,凸出键28a,调速拨叉29,电机安装座30,机油过滤塞31,压簧32,第一润滑油道A,第二润滑油道B,第三润滑油道C,第四润滑油道D。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1所示的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静音型柴油机,其主体是柴油机本体1,柴油机本体1上设置有冷却风道系统、调速装置,柴油机本体1内还设置有润滑系统。冷却风道系统包括缸头及缸孔位风道2、箱体底部风道3、高压油泵侧风道4和空滤器侧风道5。缸头及缸孔位风道2:冷却风由启动罩10进入,对缸头、缸孔位置进行冷却,最后进入消音器13腔室中汇合排出。箱体底部风道3:冷却风由启动罩10进入,经过曲轴箱体6下侧,对曲轴箱体6内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最后进入消音器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静音型柴油机,包括柴油机本体(1),所述柴油机本体(1)上设置有冷却风道系统、调速装置,柴油机本体(1)内还设置有润滑系统,所述冷却风道系统包括缸头及缸孔位风道(2)、箱体底部风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油泵侧风道(4)和空滤器侧风道(5);/n高压油泵侧风道(4):曲轴箱体(6)左侧设置有高压油泵导风板(7)、冷却风口Ⅰ(8)和进风口Ⅰ(9),由启动罩(10)进入的冷却风,在高压油泵导风板(7)的作用下,能通过冷却风口Ⅰ(8)经过高压油泵(11)、步进电机(12),最后通过进风口Ⅰ(9)汇入消音器(13)腔室中排出;/n空滤器侧风道(5):所述曲轴箱体(6)右侧设置有空滤器导风板(14)、冷却风口Ⅱ(15)和进风口Ⅱ(16),由启动罩(10)进入的冷却风,在空滤器导风板(14)的作用下,能通过冷却风口Ⅱ(15)经过曲轴箱体(6)右侧区域,最后通过进风口Ⅱ(16)汇入消音器(13)腔室中排出。/n所述润滑系统包括曲轴箱盖(17),所述曲轴箱盖(17)上设置有机油泵(18)、机油导管(19)、机油过滤塞(31)、凸轮轴安装孔(20)和曲轴安装孔(21),凸轮轴(22)、曲轴(23)分别通过凸轮轴安装孔(20)、曲轴安装孔(21)安装在曲轴箱盖(17)上,所述机油泵(18)的出油口(18a)与凸轮轴安装孔(20)之间设置有第一润滑油道(A),所述第一润滑油道(A)上设置有泄压阀(24)和压力传感器(25),所述凸轮轴(22)内轴向设置有第二润滑油道(B),且凸轮轴(22)上设置有与第二润滑油道(B)连通的喷孔(26),所述凸轮轴安装孔(20)与曲轴安装孔(21)之间设置有第三润滑油道(C),所述曲轴(23)内设置有第四润滑油道(D);所述机油泵(18)的进油端与机油导管(19)相连,机油泵(18)和机油导管(19)间设有机油过滤塞(31),所述机油泵(18)的出油端与第一润滑油道(A)连通,通过机油泵(18)将机油加压送至第一润滑油道(A);所述第一润滑油道(A)分别与第二润滑油道(B)、第三润滑油道(C)连通,第二润滑油道(B)将第一润滑油道(A)末端的机油接力送至凸轮轴(22)与曲轴箱体(6)的安装位置处,第三润滑油道(C)将第一润滑油道(A)末端的机油接力送至曲轴安装孔(21)处;所述第三润滑油道(C)与第四润滑油道(D)连通,第四润滑油道(D)将曲轴安装孔(21)处的机油接力送至曲柄与连杆安装位置处。/n所述调速装置包括步进电机(12)、摆杆(27)、步进电机接头(28)和调速拨叉(29),所述步进电机(12)通过电机安装座(30)固定在曲轴箱体(6)上,所述调速拨叉(29)与高压油泵(11)相连,所述摆杆(27)由圆盘形的摆杆头部(27a)和垂直于摆杆头部(27a)与之一体的摆杆杆部(27b)组成,所述步进电机接头(28)套设在步进电机(12)的转轴上,所述摆杆杆部(27b)通过螺栓与调速拨叉(29)相连,所述摆杆头部(27a)的圆周上设置有“U”型槽(27c),所述步进电机接头(28)上设置有凸出键(28a),该凸出键(28a)能插入“U”型槽(27c)中带动摆杆(27)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静音型柴油机,包括柴油机本体(1),所述柴油机本体(1)上设置有冷却风道系统、调速装置,柴油机本体(1)内还设置有润滑系统,所述冷却风道系统包括缸头及缸孔位风道(2)、箱体底部风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油泵侧风道(4)和空滤器侧风道(5);
高压油泵侧风道(4):曲轴箱体(6)左侧设置有高压油泵导风板(7)、冷却风口Ⅰ(8)和进风口Ⅰ(9),由启动罩(10)进入的冷却风,在高压油泵导风板(7)的作用下,能通过冷却风口Ⅰ(8)经过高压油泵(11)、步进电机(12),最后通过进风口Ⅰ(9)汇入消音器(13)腔室中排出;
空滤器侧风道(5):所述曲轴箱体(6)右侧设置有空滤器导风板(14)、冷却风口Ⅱ(15)和进风口Ⅱ(16),由启动罩(10)进入的冷却风,在空滤器导风板(14)的作用下,能通过冷却风口Ⅱ(15)经过曲轴箱体(6)右侧区域,最后通过进风口Ⅱ(16)汇入消音器(13)腔室中排出。
所述润滑系统包括曲轴箱盖(17),所述曲轴箱盖(17)上设置有机油泵(18)、机油导管(19)、机油过滤塞(31)、凸轮轴安装孔(20)和曲轴安装孔(21),凸轮轴(22)、曲轴(23)分别通过凸轮轴安装孔(20)、曲轴安装孔(21)安装在曲轴箱盖(17)上,所述机油泵(18)的出油口(18a)与凸轮轴安装孔(20)之间设置有第一润滑油道(A),所述第一润滑油道(A)上设置有泄压阀(24)和压力传感器(25),所述凸轮轴(22)内轴向设置有第二润滑油道(B),且凸轮轴(22)上设置有与第二润滑油道(B)连通的喷孔(26),所述凸轮轴安装孔(20)与曲轴安装孔(21)之间设置有第三润滑油道(C),所述曲轴(23)内设置有第四润滑油道(D);所述机油泵(18)的进油端与机油导管(19)相连,机油泵(18)和机油导管(19)间设有机油过滤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昌杰张怡梅家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鼎工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