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控制装置及设备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998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9:13
一种充电装置,抑制电子设备的静电破坏,该充电装置包括:充电部,其配置有向蓄电池驱动设备供给电流的供电电极(58),并放置该蓄电池驱动设备;被放电电极(61),其配置于所述充电部,与供给规定的电位的配线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电装置、控制装置及设备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控制装置及设备系统。
技术介绍
已知电子设备受人体等带电的静电的影响。因此,在一般的电子设备中,例如通过使电路与带电的物体之间充分绝缘来防止静电的影响。在非常小型的设备中,由于形状和设计的情况,用于应对静电而能够收纳的部件受到限制,静电对策变得更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电子设备的静电对策的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部,其配置有向蓄电池驱动设备供给电流的供电电极,并安装该蓄电池驱动设备;以及被放电电极,其与接地的配线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充电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系统包括蓄电池驱动设备以及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部,其配置有向所述蓄电池驱动设备提供电流的供电电极,并安装该蓄电池驱动设备;被放电电极,其与接地的配线连接,并配置于所述充电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用于插拔卡盒的卡盒连接器;显示器;第一嵌合部,其配置有向第一蓄电池驱动设备供给电流的供电电极,并使该第一蓄电池驱动设备嵌入;第一被放电电极,其与接地的配线连接,并配置在所述第一嵌合部;第二嵌合部,其配置有向第二蓄电池驱动设备供给电流的供电电极,并使该第二蓄电池驱动设备嵌入;第二被放电电极,其与接地的配线连接,并配置在所述第二嵌合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电子设备的静电对策。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充电部具有与所述安装的蓄电池驱动设备相对配置的侧壁,所述侧壁的表面配置在比所述被放电电极更接近安装的所述蓄电池驱动设备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充电部具有与所述蓄电池驱动设备对应的形状的凹部,所述凹部包括所述侧壁。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蓄电池驱动设备包括由相互嵌合的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的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侧壁可以相对。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侧壁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构成,所述被放电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形成间隙,所述被放电电极配置在所述间隙。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间隙延伸至所述侧壁,所述被放电电极从所述间隙露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侧壁的表面上的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距离比夹持所述被放电电极的位置上的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距离小。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被放电电极是具有包围所述嵌合部的开口的金属板。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金属板在所述开口的周围具有台阶。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金属板具有: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周围的静电保护部;与所述配线连接的端子部;以及连接所述静电保护部和所述端子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以随着远离所述静电保护部而变细。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玩具系统的一例的图。图2是设备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设备控制装置及台车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设备控制装置及台车的IV-IV切断线的剖面图。图5是图3所示的设备控制装置及台车的V-V切断线的剖面图。图6是图5所示的金属板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金属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出现的构成要素中具有相同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玩具系统的一例的图。本专利技术的玩具系统包括:设备控制装置10、台车20a、20b、控制器17和卡盒18。台车20a、20b是蓄电池驱动设备的一种,是可自动行走的移动设备。这些都具有相同的功能。以下,只要不需要特别区分,就将这些台车20a、20b中的一个记载为台车20。台车20包括:蓄电池、拍摄下方的位置检测用的摄像机和车轮。台车20根据由摄像机检测出的位置,通过车轮旋转而移动。设备控制装置10通过无线控制台车20。控制器17是获取用户的操作的输入装置,通过电缆与设备控制装置10连接。设备控制装置10具有用于充电而放置台车20的两个凹部32。两个凹部32构成为能够嵌入台车20。另外,设备控制装置10与电源电缆19连接。电源电缆19与未图示的AC适配器连接。另外,设备控制装置10具有用于插拔容纳有软件等的卡盒18的构造。图2是设备控制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设备控制装置10包括由上壳体部件51、下壳体部件52和脚部53构成的壳体。上壳体部件51、下壳体部件52以及脚部53通过固定销54相互固定。设备控制装置10还包括:卡盒连接器34、显示器36、主基板56、电源连接器55、台车承受部57、供电端子58、金属板61、导电销62。它们配置在壳体内。卡盒连接器34具有可插拔卡盒18的结构。上壳体部件51具有圆角的矩形的两个开口86。主基板56固定在壳体内,电源连接器55与主基板56上的配线连接。电源电缆19与电源连接器55连接,电源电缆19与未图示的AC适配器连接。AC适配器经由电源连接器55向主基板56供给电源电位及接地电位。在主基板56上配置有卡盒连接器34、显示器36、供电端子58、未图示的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台车承受部57具有与台车20的下部的形状对应的凹部,该凹部具有内周面和与内周面连接的底面。在底面设有贯通孔,供电端子58通过该贯通孔,从台车承受部57的底面突出。在台车承受部57上配置有金属板61和上壳体部件51。上壳体部件51的开口86和台车承受部57的凹部配置成俯视时重叠。金属板61被台车承受部57和上壳体部件51夹持。金属板61具有大致矩形的开口65。开口65配置成俯视时与上壳体部件51的开口86及台车承受部57的凹部重叠。金属板61的一端与导电销62相接,导电销62与主基板56上的配线相接。金属板61经由其配线与电源连接器55连接并接地。金属板61作为一种避雷针发挥功能。另外,凹部32分别由设置在上壳体部件51上的开口86、台车承受部57的内周面及底面、以及供电端子58构成。设置在哪个凹部32上的台车承受部57和供电端子58的形状都相同。另外,以包围凹部32的方式配置有金属板61。对设备控制装置10的结构进一步进行说明。图3是设备控制装置10和台车20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设备控制装置10和台车20的IV-IV切断线的剖面图,图5是图3所示的设备控制装置10和台车20的V-V切断线的剖面图。在图3的左侧的凹部32中嵌入台车20。因此,在图5中记载了台车20的截面。在图4和图5中,不仅记载了截面,还记载了从视点观察位于截面的对面的部件、即没有遮挡与视点之间的部件的表面。因此,在图4中记载了从侧方观察台车20的上部的形状。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4、图5中省略了一部分部件的记载。如图5所示,台车20包括:电路基板72、与电路基板72连接的受电端子71、齿轮73、蓄电池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充电部,其配置有向蓄电池驱动设备供给电流的供电电极,并安装该蓄电池驱动设备;/n被放电电极,其与接地的配线连接,并配置于所述充电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19 JP 2018-237599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部,其配置有向蓄电池驱动设备供给电流的供电电极,并安装该蓄电池驱动设备;
被放电电极,其与接地的配线连接,并配置于所述充电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部具有与安装的所述蓄电池驱动设备相对配置的侧壁,
所述侧壁的表面配置在比所述被放电电极更接近安装的所述蓄电池驱动设备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部具有与所述蓄电池驱动设备对应的形状的凹部,
所述凹部包括所述侧壁。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驱动设备包括由相互嵌合的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的侧面,
所述侧面与所述侧壁相对。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构成,
所述被放电电极配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被放电电极配置于所述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延伸至所述侧壁,
所述被放电电极从所述间隙露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凤康宏平野雄哉吉野彰千叶庸也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