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铸造生产的小型异形件进行夹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807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对铸造生产的小型异形件进行夹持的装置,包括:三爪卡盘,固定在车床上,死顶尖,其尾部固定在三爪卡盘上,受力板,与死顶尖固定连接,活顶尖,其头端设置在靠近受力板的一侧,活顶尖的头端与死顶尖的头端相互配合将小型异形件进行夹持,尾座,竖向设置在车床上,活顶尖的尾端固定连接在尾座上,其中,小型异形件的头端和尾端分别开设有头端顶尖孔和尾端顶尖孔,头端顶尖孔用于死顶尖的头端伸入,尾端顶尖孔用于活顶尖的头端伸入,且头端顶尖孔、尾端顶尖孔、小型异形件的轴线相互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操作高效,能用于外形小于60mm的异形件车削加工时的快速装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对铸造生产的小型异形件进行夹持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车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铸造生产的小型异形件进行夹持的装置。
技术介绍
车削即车床加工,车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一部分。车床加工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加工。机械加工行业在车削小型异形件过程中,尤其是铸造出来台车销子,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四爪夹持并校正,打中心孔后一夹一顶的方式进行加工,但用此方法进行加工时,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较高,装夹及校正时间长,人员劳动强度随之变大,不便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对铸造生产的小型异形件进行夹持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小型异形件车削时装夹难、校正时间长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对铸造生产的小型异形件进行夹持的装置,包括:三爪卡盘,固定在车床上,死顶尖,水平设置,其尾部固定在三爪卡盘上,受力板,与死顶尖固定连接,用于受到机床的转动力后带动小型异形件转动,使得车床对小型异形件进行切削,活顶尖,水平设置,其头端设置在靠近受力板的一侧,活顶尖的头端与死顶尖的头端相互配合将小型异形件进行夹持,尾座,竖向设置在车床上,活顶尖的尾端固定连接在尾座上,其中,小型异形件的头端和尾端分别开设有头端顶尖孔和尾端顶尖孔,头端顶尖孔用于死顶尖的头端伸入,尾端顶尖孔用于活顶尖的头端伸入,且头端顶尖孔、尾端顶尖孔、小型异形件的轴线相互重合。进一步地,受力板呈L形,其竖向段在上、且靠近死顶尖设置,其竖向段的板面上开设有受力孔,受力孔用于死顶尖的头端伸入,受力孔的内壁与死顶尖靠近头端的外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受力板的水平段面积≥小型异形件的头端任一面的面积。进一步地,受力板的水平段和竖向段所围成的区域用于容纳小型异形件的头端,受力板的水平段的内侧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凸起,凸起用于卡住小型异形件,且阻止小型异形件进行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操作高效,能用于外形小于60mm的异形件车削加工时的快速装夹;与传统四爪装夹小型异形件相比,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大大降低,装夹时间节约95%以上,省去校正环节,便于批量件的加工;减轻人员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受力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三爪卡盘;2.死顶尖;3.受力板;4.活顶尖;5.尾座;6.车床;7.小型异形件;8.竖向段;9.水平段;10.受力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对铸造生产的小型异形件进行夹持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三爪卡盘1、死顶尖2、受力板3、活顶尖4、尾座5,三爪卡盘1固定在车床6上,死顶尖2水平设置,死顶尖2的尾部固定在三爪卡盘1上,受力板3与死顶尖2固定连接,受力板3用于受到机床的转动力后带动小型异形件7转动,使得车床6对小型异形件7进行切削。活顶尖4水平设置,活顶尖4的头端设置在靠近受力板3的一侧,活顶尖4的头端与死顶尖2的头端相互配合将小型异形件7进行夹持,尾座5竖向设置在车床6上,活顶尖4的尾端固定连接在尾座5上,小型异形件7的头端和尾端分别开设有头端顶尖孔和尾端顶尖孔,头端顶尖孔用于死顶尖2的头端伸入,尾端顶尖孔用于活顶尖4的头端伸入,且头端顶尖孔和尾端顶尖孔在同一轴线上,并且头端顶尖孔、尾端顶尖孔、小型异形件7的轴线相互重合。如图2所示,受力板3呈L形,受力板3的竖向段8在上、且靠近死顶尖2设置,其竖向段8的板面上开设有受力孔10,受力孔10用于死顶尖2的头端伸入,受力孔10的内壁与死顶尖2靠近头端的外壁固定连接,受力板3的水平段9面积≥小型异形件7的头端任一面的面积。在车床6带动三爪卡盘1转动时,三爪卡盘1会带动死顶尖2转动,死顶尖2会带动受力板3转动,受力板3会带动小型异形件7转动,进而使得车床6对小型异形件7的尾部进行切削。在本技术中,受力板3的作用非常重要,由于小型异形件7的头端为不规则形状,即小型异形件7的头端有多个面、且不规则,因此,通过受力板3的水平段9卡住小型异形件7的头端,即只要受力板3的水平段9与小型异形件7的距离小于小型异形件7最凸出的一个顶点即可,如果不设置受力板3的话,小型异形件7在受到死顶尖2的转动力后虽然也会转动,但是当其尾部受到车床6的切削力后就不转动了,就无法切削了,通过设置受力板3,利用受力板3的水平段9将小型异形件7的最凸出的一个顶点卡住,迫使其随着受力板3的转动而转动,以完成车床6对小型异形件7的尾部进行切削。受力板3的水平段9和竖向段8所围成的区域用于容纳小型异形件7的头端,受力板3的水平段9的内侧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凸起,凸起用于卡住小型异形件7,使得止小型异形件7随着受力板3进行转动。凸起可以减小受力板3的水平段9与小型异形件7的距离,扩大小型异形件7的使用范围。实施例1死顶尖2利用30圆棒车削成60度圆锥,受力板3利用规格为75mm的角钢截取70mm长,在角钢一边的中间部位开设直径为14mm的受力孔10,将车削好的30圆棒圆锥部分从角钢外部插入14mm受力孔10,并将受力板3和死顶尖2进行焊接,此时死顶尖2的头端伸入受力孔10内,且死顶尖2与受力板3的竖向段8相互垂直。工作时根据要车削小型异形件7的车削部位及尺寸,在小型异形件7的头端和尾端分别开设头端顶尖孔和尾端顶尖孔,将小型异形件7装在机床三爪卡盘1上,并用死顶尖2抵在头端顶尖孔内,用车床6的尾座5带活顶尖4抵在尾端顶尖孔,装夹牢靠后即可进行车削加工。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对铸造生产的小型异形件进行夹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三爪卡盘(1),固定在车床(6)上,/n死顶尖(2),水平设置,其尾部固定在所述三爪卡盘(1)上,/n受力板(3),与所述死顶尖(2)固定连接,用于受到机床的转动力后带动小型异形件(7)转动,使得车床(6)对小型异形件(7)进行切削,/n活顶尖(4),水平设置,其头端设置在靠近所述受力板(3)的一侧,所述活顶尖(4)的头端与死顶尖(2)的头端相互配合将小型异形件(7)进行夹持,/n尾座(5),竖向设置在车床(6)上,所述活顶尖(4)的尾端固定连接在尾座(5)上,/n其中,所述小型异形件(7)的头端和尾端分别开设有头端顶尖孔和尾端顶尖孔,所述头端顶尖孔用于死顶尖(2)的头端伸入,所述尾端顶尖孔用于活顶尖(4)的头端伸入,且所述头端顶尖孔、尾端顶尖孔、小型异形件(7)的轴线相互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铸造生产的小型异形件进行夹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爪卡盘(1),固定在车床(6)上,
死顶尖(2),水平设置,其尾部固定在所述三爪卡盘(1)上,
受力板(3),与所述死顶尖(2)固定连接,用于受到机床的转动力后带动小型异形件(7)转动,使得车床(6)对小型异形件(7)进行切削,
活顶尖(4),水平设置,其头端设置在靠近所述受力板(3)的一侧,所述活顶尖(4)的头端与死顶尖(2)的头端相互配合将小型异形件(7)进行夹持,
尾座(5),竖向设置在车床(6)上,所述活顶尖(4)的尾端固定连接在尾座(5)上,
其中,所述小型异形件(7)的头端和尾端分别开设有头端顶尖孔和尾端顶尖孔,所述头端顶尖孔用于死顶尖(2)的头端伸入,所述尾端顶尖孔用于活顶尖(4)的头端伸入,且所述头端顶尖孔、尾端顶尖孔、小型异形件(7)的轴线相互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益峰王云峰薛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