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炼钢转炉炉后加锥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239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炼钢转炉炉后加锥的辅助装置,包括一箱体,箱体的上方并列设置有两个护板,两个护板之间靠近箱体的后侧设置有定位装置,两个护板之间靠近箱体的前侧设置有一水平的承重辊轮,定位装置距离箱体的高度大于承重辊轮距离箱体的高度;还包括一推杆,推杆的前端用于从定位口穿出,推杆的后端用于放置在承重辊轮上;推杆的前端连接一挡渣锥;推杆,用于通过调整其穿过定位口的距离、来使得挡渣锥对准转炉出钢口上方;还用于通过调整其上下倾角、来将挡渣锥放入转炉出钢口内。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依靠人工操作挡渣锥进行挡渣时,不能准确的将挡渣锥落入出钢口内,造成钢渣流入钢包、严重影响钢水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转炉加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炼钢转炉炉后加锥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在转炉炼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有害元素的钢渣,炼钢结束后钢渣会漂浮在钢液之上,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尤其在大部分钢液排出之后,在出钢口上方会形成较强的涡流,将钢渣卷入钢液中,进而对钢液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为了防止在出钢过程中将钢渣卷入钢液中,现阶段主要通过挡渣球挡渣、挡渣锥挡渣、气动挡渣、电磁挡渣、滑板挡渣等方法挡渣,在众多挡渣方法中挡渣锥挡渣法由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挡渣效果好等特点被大部分炼钢厂采用。

2、现阶段,转炉加锥的主流方法是通过挡渣车来实现,由于厂房结构空间所限,在很多钢厂难以实施,另外,相较人员操作,机器操作复杂,耗时较长,如一次挡渣不成功,在短暂的出钢环节,很难有二次挡渣的时间。因此,较多钢厂主要还是依靠人员操作进行挡渣,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操作人员身形不同(高低、步幅)、习惯(加锥角度、时机)差异,会出现挡渣杆跑偏、过远、过近等情况,致使挡渣锥、球在投放过程中不能准确的落入出钢口内,造成钢渣流入钢包,造成挡渣不成功,严重影响钢水质量和下道工序的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炼钢转炉炉后加锥的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依靠人工操作挡渣锥进行挡渣时,不能准确的将挡渣锥落入出钢口内,造成钢渣流入钢包、严重影响钢水质量的问题。

2、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炼钢转炉炉后加锥的辅助装置,包括一箱体,箱体的上方并列设置有两个护板,两个护板竖直设置,两个护板之间靠近箱体的后侧设置有定位装置,两个护板之间靠近箱体的前侧设置有一水平的承重辊轮,定位装置距离箱体的高度大于承重辊轮距离箱体的高度;

3、定位装置具体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横梁,两个横梁之间设置两个纵梁,两个横梁和两个纵梁围成一定位口;承重辊轮的两侧分别通过一支撑杆架设在两个护板上;

4、还包括一推杆,推杆的前端用于从定位口穿出,推杆的后端用于放置在承重辊轮上;推杆的前端连接一挡渣锥,挡渣锥具有一倒锥形的封堵头,封堵头的下方设有一导杆;

5、推杆,用于通过调整其穿过定位口的距离、来使得挡渣锥对准转炉出钢口上方;还用于通过调整其上下倾角、来将挡渣锥放入转炉出钢口内。

6、进一步的,定位口为正方形,其边长为a,推杆的直径为b,b+0.1mm<a<b+0.5mm。

7、进一步的,推杆上同轴设置有一凸台,凸台的直径为大于定位口的宽度a;凸台,用于定位推杆前端伸出定位口的距离,以保证推杆前端的挡渣锥对准转炉出钢口上方。

8、进一步的,挡渣锥的导杆的直径小于转炉出钢口的直径,封堵头的较小一端的直径小于转炉出钢口的直径,封堵头的较大一端的直径大于转炉出钢口的直径;封堵头,用于在转炉中有钢水时,浮在钢水上;还用于在转炉中钢水变少时,下沉将出钢口堵住、防止钢渣从出钢口排出。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一种用于炼钢转炉炉后加锥的辅助装置放置在转炉的炉口11的正前方,通过推杆8上设置的凸台,实现了距离的预定位,该距离是根据加锥时机和转炉的角度提前预置的。将推杆8置于承重辊轮3上,并将推杆8的前端从定位口13中间穿出,定位口13与出钢口12在一条直线上,且定位口13的尺寸与推杆8的尺寸相当,可以保证推杆8不跑偏,实现了角度定位。推杆8从定位口13穿出后,由现场人员安装挡渣锥9,转炉10摇到位后,利用承重辊轮3支撑承重和滚动推送推杆8,可以轻松完成挡渣锥9的进炉动作,实现精准挡渣作业。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炼钢转炉炉后加锥的辅助装置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的炉后加锥简易辅助工具,实现了转炉加锥的精准定位,提高了转炉挡渣成功率。该装置对现场空间要求不高,而且容易拆卸、方便定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炼钢转炉炉后加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6),所述箱体(6)的上方并列设置有两个护板(5),两个护板(5)竖直设置,两个所述护板(5)之间靠近所述箱体(6)的后侧设置有定位装置,两个所述护板(5)之间靠近所述箱体(6)的前侧设置有一水平的承重辊轮(3),所述定位装置距离所述箱体(6)的高度大于所述承重辊轮(3)距离所述箱体(6)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炼钢转炉炉后加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口(13)为正方形,其边长为a,所述推杆(8)的直径为b,b+0.1mm<a<b+0.5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炼钢转炉炉后加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8)上同轴设置有一凸台,所述凸台的直径为大于定位口(13)的宽度a;所述凸台,用于定位所述推杆(8)前端伸出所述定位口(13)的距离,以保证所述推杆(8)前端的挡渣锥(9)对准转炉出钢口(12)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炼钢转炉炉后加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锥(9)的导杆(92)的直径小于所述转炉出钢口(12)的直径,所述封堵头(91)的较小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转炉出钢口(12)的直径,所述封堵头(91)的较大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转炉出钢口(12)的直径;所述封堵头(91),用于在所述转炉中有钢水时,浮在钢水上;还用于在所述转炉中钢水变少时,下沉将所述出钢口(12)堵住、防止钢渣从所述出钢口(12)排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炼钢转炉炉后加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6),所述箱体(6)的上方并列设置有两个护板(5),两个护板(5)竖直设置,两个所述护板(5)之间靠近所述箱体(6)的后侧设置有定位装置,两个所述护板(5)之间靠近所述箱体(6)的前侧设置有一水平的承重辊轮(3),所述定位装置距离所述箱体(6)的高度大于所述承重辊轮(3)距离所述箱体(6)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炼钢转炉炉后加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口(13)为正方形,其边长为a,所述推杆(8)的直径为b,b+0.1mm<a<b+0.5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炼钢转炉炉后加锥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学黄耀宁吉芬侠张顶勋梁少鹏王云鹏康欣李小军李冲白文龙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