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滤机出液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44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压滤机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固液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出液块、限位块、密封块以及若干设置于出液块内部的排液管,密封块对称设置于所述出液块侧面,压滤机出液口与滤液板层相适应,压滤机出液口可拆卸固定于滤液板层上。一种压滤机出液口与滤液板层分体设置,在满足滤液板层能够承受物料挤压压力的同时,能够利用与滤液板层相适应的密封块和限位块进行卡接固定,方便压滤机出液口单独更换,减少由于滤液板层磨损而进行维修更换的成本,且方便安装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滤机出液口
本技术属于固液分离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压滤机出液口。
技术介绍
压滤机是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而滤液板层是压滤机将固液分离过程中的滤液进行收集并排出的部件。通常,压滤机的挤压物料时的压力达到1至3兆帕,为适应压滤机物料挤压时的内部高压,现有的滤液排口采用与滤液板层一体成型的结构,由于滤液中含有细小的物料颗粒,在排出滤液板层的过程中,会与滤液板层的出液口摩擦,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滤液排口会发生磨损,影响压滤机的正常使用。为维持压滤机的正常使用,需要对滤液板层进行整体更换,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整体更换滤液板层时间长,难度大,严重影响工厂的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螺旋溜槽的至少一个缺点,提供一种压滤机出液口,便于更换,生产成本低,并且能够适应压滤机工作过程中的挤压力。一种压滤机出液口,设置于具有容纳腔的滤液板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包括出液块、限位块、密封块以及若干排液管;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出液块一端;所述密封块设置于所述出液块与所述滤液板层的接触面上;所述排液管设置于所述出液块内部,所述排液管贯通所述出液块,所述排液管与所述滤液板层容纳腔内部连通;所述压滤机出液口与所述滤液板层相适应,所述压滤机出液口固定于所述滤液板层上,所述压滤机出液口能够拆卸。优选的,所述压滤机出液口还包括集液部;所述集液部包括具有空腔的集液块和集液口;所述集液块一端与所述排液管连通;所述集液块另一端与所述集液口连通。优选的,所述压滤机出液口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集液块与所述出液块之间;所述限位板包括与所述滤液板层外侧壁相适应的压紧面。优选的,所述集液部与所述出液块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密封块不少于1件;所述相邻密封块之间具有间隙。优选的,所述集液部还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固定于所述集液口出口端。优选的,所述排液管相互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出液块与所述容纳腔腔壁的厚度相同。有益效果:一种压滤机出液口,与滤液板层分体设置,在满足滤液板层能够承受物料挤压压力的同时,能够利用与滤液板层相适应的密封块和限位块进行卡接固定,方便压滤机出液口单独更换,减少由于滤液板层磨损而进行维修更换的成本,且方便安装拆卸。集液部对压滤机出液口排出的液体进行收集,方便滤液板层中滤液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技术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限位块;2、密封块;3、排液管;4、出液块;5、限位板;6、集液块;7、集液口;8、连接盘;9、滤液板层;91、围挡;92、容纳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此描述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能以任何形式理解成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实施例1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一种压滤机出液口包括出液块4、限位块1、密封块2以及若干排液管3,设置于具有容纳腔92的滤液板层9上。具体的,压滤机出液口与滤液板层9上相应位置的缺口相适应,并且依靠出液块4、限位块1、密封块2的卡接作用,能够固定于液板层9上,并能够进行拆卸。限位块1固定于出液块4的上端的侧面,用于对出液块4进行固定和限位。密封块2设置于出液块4与滤液板层9的接触面上,绕出液块4侧面,呈“C”型设置,用于将两者进行密封。排液管3设置于出液块4的内部,并将其贯通。通过排液管3,能够与容纳腔92内部连通,使得容纳腔92内部的液体通过排液管3排出。优选的,排液管3相互平行设置。优选的,密封块2具有不少于1件的若干件,且相临密封块2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此种结构能够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优选的,出液块4与容纳腔92腔壁的厚度相同,能够保证滤液板层9的强度,使其满足压滤机挤压物料时的压力要求,防止滤液板层9的变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块2的侧面还包括沿柔性密封件(图中未示出),柔性密封件设置于密封块2与液板层9之间的接触面上,用于增加出液块4与液板层9之间的密封性。柔性密封件优选为橡胶密封件或硅胶密封件。使用时,如图4所示,并参考图5,将压滤机出液口置于与其相适应的滤液板层9的围挡91上的缺口中,依靠限位块1的限位作用,进行定位,同时限位块1与密封块2的共同限定作用,将压滤机出液口固定于围挡91上,另外,由于压滤机在工作过程中滤液板层9与其他相邻的板层之间能够相互压紧,因此在滤液板层9的厚度方向上,可以不用固定。但是,为了防止压滤机的过滤布在移动过程中影响压滤机出液口的固定,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等可拆卸固定形式进行辅助固定。容纳腔92中的液体能够通过排液管3将其中的液体排出滤液板层9外部。当压滤机出液口磨损不能正常工作之后,只需将辅助固定的固定连接件拆除,将拆卸压滤机出液口拆卸更换为新的压滤机出液口后,压滤机便可继续正常工作。实施例2一种压滤机出液口,其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一种压滤机出液口还包括集液部。集液部包括集液块6和集液口7。集液块6内部具有空腔,其进口端与排液管3连通,其出口端与集液口7连通。集液口7的出口端固定有连接盘8,方便压滤机出液口与外部管道进行连接。连接盘8可以优选标准法兰或腰型法兰。限位板5设置于集液块6与出液块4之间,并与两者固定。限位板5与滤液板层9相接触的面为压紧面,与滤液板层9的外壁相适应。限位板5能够连接集液块6与出液块4,增加两者的连接强度,并且能够对压滤机出液口进行进一步限位和固定。优选的,集液部与出液块4一体成型,能够增加两者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压滤机出液口的耐压力。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技术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技术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滤机出液口,设置于具有容纳腔(92)的滤液板层(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出液口包括出液块(4)、限位块(1)、密封块(2)以及若干排液管(3);/n所述限位块(1)设置于所述出液块(4)一端;/n所述密封块(2)设置于所述出液块(4)与所述滤液板层(9)的接触面上;/n所述排液管(3)设置于所述出液块(4)内部,所述排液管(3)贯通所述出液块(4),所述排液管(3)与所述容纳腔(92)内部连通;/n所述压滤机出液口与所述滤液板层(9)相适应,所述压滤机出液口固定于所述滤液板层(9)上,所述压滤机出液口能够拆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滤机出液口,设置于具有容纳腔(92)的滤液板层(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出液口包括出液块(4)、限位块(1)、密封块(2)以及若干排液管(3);
所述限位块(1)设置于所述出液块(4)一端;
所述密封块(2)设置于所述出液块(4)与所述滤液板层(9)的接触面上;
所述排液管(3)设置于所述出液块(4)内部,所述排液管(3)贯通所述出液块(4),所述排液管(3)与所述容纳腔(92)内部连通;
所述压滤机出液口与所述滤液板层(9)相适应,所述压滤机出液口固定于所述滤液板层(9)上,所述压滤机出液口能够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出液口还包括集液部;所述集液部包括具有空腔的集液块(6)和集液口(7);所述集液块(6)一端与所述排液管(3)连通;所述集液块(6)另一端与所述集液口(7)连通。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刚孙秀妮李继熟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万核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