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46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气囊纠偏装置属于固液分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囊纠偏装置,包括滤布、纠偏辊、检测机构、纠偏机构和电磁换向阀,所述纠偏辊架设于所述滤布的下方,并与所述滤布抵触设置,纠偏机构包括调整部件和旋转部件,分别设置于纠偏辊的两端,能够对纠偏辊进行旋转,通过与滤布成一定角度的纠偏辊的摩擦力,实现滤布的纠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复位件使纠偏辊与滤布垂直,避免纠偏辊的持续往复运动,大大提高滤布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纠偏装置
本技术属于固液分离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气囊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压滤、过滤设备在对物料进行固液分离时,由于投料均匀程度差异、设备加工及安装误差等原因,滤布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向其运动方向的一侧倾斜的情况,此时,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对滤布进行纠偏,使滤布重新回正。现有申请号为201821810624.X的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名称:一种机控式纠偏装置,公开了一种纠偏结构,能够实现滤布的自动纠偏,但是利用上述纠偏装置在纠偏过程中,纠偏装置会使滤布处于跑偏再纠偏的持续往复状态,此时,滤布始终处于向一侧倾斜到另一侧倾斜不断交替的倾斜状态,此种情况下,纠偏装置持续不断动作,严重影响纠偏装置以及滤布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气囊纠偏装置,能够实现滤布有效纠偏。一种气囊纠偏装置,包括滤布与具有轴承座的纠偏辊;所述纠偏辊架设于所述滤布的下方;所述纠偏辊与所述滤布抵触设置,所述纠偏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纠偏机构和电磁换向阀;所述检测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滤布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纠偏机构包括:调整部件和旋转部件;所述调整部件包括移动座、固定座、气囊和复位件;所述调整部件与所述纠偏辊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部件与所述纠偏辊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与所述气囊连通。优选的,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移动座两端,用于推动所述移动座沿其预定路径往复移动;所述气囊为2件。优选的,所述复位件设置于所述移动座两端;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气囊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所述复位件设置于所述气囊腔体内。优选的,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优选的,所述旋转部件包括旋转板和旋转轴,所述旋转板绕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板与所述纠偏辊轴承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位于所述滤布移动方向的所述纠偏辊的前方。优选的,所述电磁换向阀为中泄式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有益效果:一种气囊纠偏装置利用气囊推动移动座,使纠偏辊与滤布形成一定角度,来实现滤布的纠偏。同时,利用复位件在滤布处于不跑偏的正中位置情况下,推动移动座回到初始位置,使纠偏辊与滤布恢复垂直,使滤布处于不跑偏的正中位置持续运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滤布持续跑偏再纠偏的往复状态,提高了滤布运行的稳定性,延长纠偏装置以及滤布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整部件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旋转部件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滤布;2、纠偏辊;3、调整部件;301、气囊;302、弹簧;303、移动座;304、固定座;4、电磁换向阀;5、气源;6、检测机构;7、旋转部件;701、旋转板;702、旋转轴;8、轴承座;9、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此描述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能以任何形式理解成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气囊纠偏装置,包括滤布1与具有轴承座8的纠偏辊2,纠偏辊2架设于滤布1的下方,且纠偏辊2与滤布1抵触设置。检测机构6包括传感器,与外部PLC电性连接。检测机构6对称设置于滤布1的两侧,在滤布1跑偏的状态下,跑偏侧的传感器能够感应到滤布1并发出相应的电信号。传感器优选采用市售常规型号的电容式接近感应开关。纠偏机构包括:调整部件3和旋转部件7。调整部件3与旋转部件7通过轴承座8分别与纠偏辊2的下端与上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检测机构6设置于滤布1移动方向的纠偏辊2的前方,更能够将不断运动的滤布1的跑偏状态进行检测,在纠偏动作时间内,对滤布1进行更有效的纠偏。如图2所示,调整部件3包括气囊301、弹簧302、移动座303以及固定座304。固定座304固定于机架9上,包括竖向且平行设置的两限位板(图中未示出),移动座303置于固定座304的两限位板之间,能够在两限位板之间按照预定轨道自由滑动。气囊301具有2件,气囊的一端与固定座304的限位板固定连接,气囊的另一端与移动座303固定连接,使得固定座304的限位板、气囊301、移动座303、气囊301以及固定座304的另一限位板依次顺序排布。气囊301为橡胶材质制成的具有空腔的囊结构,其一端具有通气孔(图中未示出),通入压缩气体后,气囊301膨胀。电磁换向阀4为中泄式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其进口端与能够提供压缩空气的气源5连通,其两出口端分别与两个气囊301的通气孔连通。电磁换向阀4的电磁阀线圈与PLC电性连接。复位部件包括弹簧302,对称设置于移动座303移动路径的前后两端。在滤布1处于正中位置,气囊301内不充气的状态下,弹簧302依靠其弹力对移动座303进行作用,使其位于纠偏辊2与滤布1垂直的初始位置,不对滤布进行纠偏,保证滤布1处于正中位置行进的稳定性。优选的,复位部件的弹簧302内置于气囊301腔体内,能够节省安装空间,且其作用力与气囊301形成互补,且依靠气囊301囊体的防护作用,不易腐蚀。优选的,弹簧302采用压缩弹簧,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如图3所示,旋转部件7包括旋转板701和旋转轴702。旋转板701与轴承座8固定连接,具有通孔(图中未示出)。旋转轴702固定于机架9上,并贯穿旋转板701的通孔,其上端部具有直径大于旋转轴702轴体的挡板,能够防止旋转板701脱落。使用时,检测机构6的其中一个传感器感应到滤布1跑偏,将信号传输至PLC,PLC发出相应信号至电磁换向阀4,使其一端的线圈带电,电磁换向阀4动作,将相应的单个气囊301的通气孔与气源5接通,相应的气囊301膨胀并推动移动座303运动,由于旋转板701能够绕旋转轴702转动,因此纠偏辊2与滤布1在水平方向形成一定倾斜角度。在纠偏辊2倾斜方向的摩擦力作用下,滤布1发生与跑偏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滤布纠偏。当滤布1在纠偏作用下回复正中位置后,检测机构6的相应传感器感不在发出信号,进而电磁换向阀4在线圈不得电的情况下处于中位,气囊1中的气体通过磁换向阀4的排气口排出,进而移动座303不再受到相应气囊1的推力,在弹簧302的弹力作用下,移动座303恢复至初始位置,纠偏辊2重新与滤布1垂直,滤布1在正中位置继续行走,直至滤布1再次跑偏,重复上述动作。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技术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技术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纠偏装置,包括滤布(1)和具有轴承座(8)的纠偏辊(2);所述纠偏辊(2)架设于所述滤布(1)的下方;所述纠偏辊(2)与所述滤布(1)抵触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6)、纠偏机构和电磁换向阀(4);/n所述检测机构(6)对称设置于所述滤布(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n所述纠偏机构包括:调整部件(3)和旋转部件(7);所述调整部件(3)包括移动座(303)、固定座(304)、气囊(301)和复位件;所述调整部件(3)与所述纠偏辊(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部件(7)与所述纠偏辊(2)另一端固定连接;/n所述电磁换向阀(4)与所述气囊(30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纠偏装置,包括滤布(1)和具有轴承座(8)的纠偏辊(2);所述纠偏辊(2)架设于所述滤布(1)的下方;所述纠偏辊(2)与所述滤布(1)抵触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6)、纠偏机构和电磁换向阀(4);
所述检测机构(6)对称设置于所述滤布(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纠偏机构包括:调整部件(3)和旋转部件(7);所述调整部件(3)包括移动座(303)、固定座(304)、气囊(301)和复位件;所述调整部件(3)与所述纠偏辊(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部件(7)与所述纠偏辊(2)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电磁换向阀(4)与所述气囊(30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01)设置于所述移动座(303)两端,用于推动所述移动座(303)沿其预定路径往复移动;所述气囊(301)为2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熟张国刚孙秀妮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万核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