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造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841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污泥造粒设备,污泥处理设备领域,包括进料腔、若干通孔的成型板、成型腔以及造粒腔。利用成型板将进料腔中的污泥进行初步成型,并依靠热风的风干作用实现自动成粒,并在造粒腔中实现自动移动运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污泥造粒效率高,且产生的污泥颗粒不会二次粘连,利用简单结构实现了污泥的自动造粒。动造粒。动造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造粒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泥造粒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开始加速发展。而如何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也成为社会所面临的新的难题。为了降低污泥处置成本,首先需要对污泥进行脱水,减小其重量和体积,现有的污泥处理工艺中一般采用固液分离设备对浓缩泥浆进行脱水,对于脱水后的污泥再进行进一步干化处理。由于污泥粒度较小,保水性好,且一般具有粘性,利用现有固液分离设备进行脱水过程中,滤布容易堵塞,脱水效率低,并且利用现有固液分离设备进行污泥脱水时,污泥泥浆内部含水量在脱水前后变化较小,不能从根本上降低污泥含水量,脱水效果差,并且脱水后的污泥颗粒容易发生二次粘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污泥造粒设备,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简单的结构,有效实现污泥造粒。
[0004]一种污泥造粒设备,包括进料腔、成型板、出料口、进气口、竖向设置的成型腔以及横向设置的造粒腔;
[0005]所述成型腔入口端与所述进料腔连通;所述成型腔出口端与所述造粒腔连通;
[0006]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造粒腔的一端;所述出料口设置于造粒腔的另一端;
[0007]所述成型板包括若干通孔;所述成型板设置于所述进料腔与所述成型腔之间;所述成型板将所述进料腔与所述成型腔隔离。
[0008]优选的,所述污泥造粒设备还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置于所述进料腔外壁。
[0009]优选的,所述污泥造粒设备还包括与所述造粒腔内部连通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设置于所述造粒腔的出料口一端。
[0010]优选的,所述排风口设置于所述造粒腔的上面或侧面上部。
[0011]优选的,所述造粒腔倾斜设置;所述造粒腔倾斜角度范围为1

30
°

[0012]另外,现有技术对于污泥造粒存在技术偏见,具体的,现有技术普遍认为,污泥造粒过程中,需要利用机械切割装置对污泥进行切割才能够形成污泥颗粒。本技术的污泥造粒设备,依靠热风对条状泥浆进行风干作用,自动造粒,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偏见。
[0013]有益效果:一种污泥造粒设备,利用污泥泥浆的自重通过成型板进行初步成型,依靠进气口进入热风的风干作用,初步成型的泥浆自动断裂成粒,并使泥浆的含水量降低至60%一下,防止造粒后的泥浆再次粘连,并能够通过热风实现造粒后污泥的自动移动运输。本技术结构简单,利用简单结构实现了污泥的自动造粒,污泥造粒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进料腔;2、成型板;3、成型腔;4、出料口;5、造粒腔;6、进气口;7、振动器;8、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此描述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能以任何形式理解成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污泥造粒设备,包括进料腔1、成型板2、出料口4、进气口6、竖向设置的成型腔3以及横向设置的造粒腔5。进料腔1为内部具有空腔且上下面均开口的圆台机构,其他上下面均开口且能够暂存污泥料浆的机构同样适用与本技术,例如倒金字塔结构、箱体结构、圆柱体结构、六棱柱结构、球形结构等同样适用。成型腔3上端与进料腔1连通,成型腔3下端与所述造粒腔5连通。成型腔3为内部具有空腔的箱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或六棱柱结构等,出口端不小于进口端的其他几何形状且具有空腔的结构同样适用。进料腔1与成型腔3之间具有成型板2,将进料腔1与成型腔3隔离开,成型板2上具有若干通孔(图中未示出),使得进料腔1中的泥浆能够通过通孔进入成型腔3中。进气口6设置于造粒腔5的左端,与外部热风源管道连接,出料口4设置于造粒腔5的右端。
[0021]工作原理:
[0022]进料腔1中的泥浆在重力以及自身的流动作用下,通过成型板2的通孔进入成型腔3内,在泥浆通过成型板2通孔过程中,会形成为长条状泥浆。条状泥浆由造粒腔5的进气口6进入的热风的风干作用,其水分蒸发,在泥浆水分蒸发过程中,由于内部水分含量的变化,条状泥浆内部粘接力减小,条状泥浆中含水量高的部位优先断裂,自动形成污泥颗粒,污泥颗粒在下落的过程继续风干,在此过程中,污泥颗粒水分能够降低到60%以下,并进入造粒腔5中。本领域的人员能够知晓,低于65%的泥浆呈塑态,且不会发生粘连。另外,风干过程中,条状泥浆表面的水分首先蒸发风干,使得污泥颗粒的造粒效果更好。造粒成型后的污泥颗粒在进气口6进入的热风的吹动作用下,沿造粒腔5向出料口4方向移动,并最终由出料口4排出,在移动过程中,造粒成型后的污泥颗粒进一步风干,水分继续降低。
[0023]实施例2
[0024]一种污泥造粒设备,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25]如图2所示,进料腔1的外壁上固定有振动器7。振动器7可以采用市售常规气动振动器或电动振动器,与外部气源或电源连接产生振动。振动器7能够对进料腔1进行振动,便于进料腔1中的泥浆通过成型板2进入成型腔3中。通过振动器7的振动作用,粘度大的泥浆能够有效进入成型腔3内。另外,由于振动器7的振动作用,其他类别的泥浆进入成型腔3的速度加快,提高了进料效率。
[0026]实施例3
[0027]一种污泥造粒设备,结构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0028]如图3所示,一种污泥造粒设备还包括与造粒腔5连通的排风口8,位于造粒腔5的出料口4的一端。具体的,排风口8位于造粒腔5的上面或者侧面上部,使得造粒腔5中的热风由排风口8排出,使得生成的污泥颗粒与热风分开排放,解决了热风由出料口4排出过程中,污泥颗粒收集困难,容易产生扬尘的问题。
[0029]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造粒腔5倾斜设置,倾斜角度范围为1

30
°
,具体为进气口6端高于出料口4端,更利于进入造粒腔5中的污泥颗粒在热风的带动下由出料口4排出。
[0030]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技术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技术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腔(1)、成型板(2)、出料口(4)、进气口(6)、竖向设置的成型腔(3)以及横向设置的造粒腔(5);所述成型腔(3)入口端与所述进料腔(1)连通;所述成型腔(3)出口端与所述造粒腔(5)连通;所述进气口(6)设置于所述造粒腔(5)的一端;所述出料口(4)设置于造粒腔(5)的另一端;所述成型板(2)包括若干通孔;所述成型板(2)设置于所述进料腔(1)与所述成型腔(3)之间;所述成型板(2)将所述进料腔(1)与所述成型腔(3)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熟张国刚孙秀妮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万核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