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菌米饭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672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菌米饭生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送米装置、储米装置、洗米装置、灌装装置、灭菌装置、注水装置、一次封装装置、蒸煮装置、充气装置、二次封装装置、检测装置及输出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托盘和控制装置;由控制系统控制无菌米饭生产装置的稳定适配运行,运行速度可调节,实现不断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灭菌装置及充气装置的安装,弥补了传统包装米饭货架期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设备使用方便、适应性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无菌米饭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米饭生产装置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无菌米饭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工作和生活节奏也在加快,方便食品的需求量以及品质要求的需求逐渐增大,方面米饭的生产则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无菌米饭,即无菌方便米饭,是指由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一种高品质快餐米饭,米饭经过高温高压环境灭菌后,在无菌无尘的环境下直接封入含有清洁氮气的包装容器中,使其能够长期保存,可进行直接或者简单加热后食用。目前研究多集中在无菌米饭生产工艺和保鲜方面,对于无菌米饭生产装置的研究鲜有报道;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得知,现有的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而且主要由蒸煮装置或紫外杀菌装置,这只能杀死发育完整的细菌或真菌,但对其包括孢子等后代却无法杀灭,大大缩短了包装米饭的货架期;因此,设计一种操作简便、能够完全杀死完整细菌及孢子的无菌米饭生产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无菌米饭生产装置,将装有米饭包装盒的托盘在各装置间依次运行,运行速度可调节,实现不断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灭菌装置及充气装置的安装,弥补了传统包装米饭货架期短的缺陷,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无菌米饭生产装置。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包括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首先提供一种无菌米饭生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送米装置、储米装置、洗米装置、灌装装置、灭菌装置、注水装置、一次封装装置、蒸煮装置、充气装置、二次封装装置、检测装置及输出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托盘和控制装置;所述送米装置、储米装置、洗米装置、灌装装置、灭菌装置、注水装置、一次封装装置、蒸煮装置、充气装置、二次封装装置、检测装置及输出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性相连;所述送米装置包括送米斗和垂直提升机;所述垂直提升机包含传送装置;所述送米斗内的米粒通过垂直提升机的传送装置运送至储米装置;所述储米装置包括储米斗一、电机一和螺旋杆;储米斗一的内部下端连接有螺旋杆,螺旋杆顶端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带动螺旋杆转动;所述储米斗一的正下方为洗米装置;所述洗米装置包括洗米槽、螺旋装置、电机二及网罩;所述洗米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洗米槽内设置有螺旋装置,电机二安装于螺旋装置的一端,由电机二的输出轴带动螺旋装置运转;所述螺旋装置倾斜设置,两端分别与洗米槽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相连,相连的区域分别记为A区域和B区域,且A区域高于B区域;洗米槽靠近送米装置壁面为第二壁面,与第二壁面相对应的为第一壁面;所述螺旋装置外层由网罩包裹,网罩表面设有均匀的通孔,通孔的直径为0.2-1mm;所述网罩设有开口端和封口端,开口端的位置高于封口端,所述开口端位于A区域内,贯通洗米槽的连接壁面;且开口端位置高于洗米槽内水的液面,所述封口端与储米斗一的下端连通,连接处进行密封;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与洗米槽的壁面上;所述进水口高于网罩的开口端,且与开口端设在同一洗米槽壁面;所述出水口设于洗米槽的下壁面;所述网罩开口端的正下方为灌装装置;灌装装置下方设有传送带一;记托盘进入灌装装置的端口为C端,出灌装装置的端口为D端;所述灌装装置包括储米斗二、平铺锤、灌装喷头一、计量器一;洗米槽内的米粒经网罩的开口端流入储米斗二;储米斗二的下端连接有多组计量器一;多组计量器一的两端,即所述灌装装置的C端和D端均设有平铺锤;所述计量器一下端连接灌装喷头一;灌装喷头一下方为传送带一;通过灌装喷头一对传送带一运输的包装盒进行灌装;灌装装置通过传送带一与灭菌装置相连;所述灭菌装置主要由多组灭菌釜及适配装置构成;所述灭菌釜包括截止阀、泄压阀、长方体外壳、密封圈和电吸门;所述长方体外壳外部的上壁面设有截止阀,下壁面设置有泄压阀;电吸门设于入口和出口处,包括进端电吸门和出端电吸门;所述适配装置包括推送装置和机械手;所述推送装置与进端电吸门相连,用于将传送带一运输的托盘推入灭菌釜;所述机械手与出端电吸门相连;经灭菌釜灭菌后,出端电吸门开启,机械手用于抓取托盘回至传送带一,通过传送带一连接注水装置;所述传送带一从注水装置下方穿过,记托盘进入注水装置的一端为E端,托盘出注水装置的一端为F端;所述注水装置包括储水箱、灌装喷头二、计量器二和搅拌器;所述储水箱下端连接多组计量器二;所述灌装喷头二连接在计量器二的下端;所述计量器二用于计量单个包装盒内的注水量;搅拌器设置在注水装置的F端,用于将包装盒内的米粒与水搅拌均匀;注水装置通过传送带一与一次封装装置相连;记托盘进入一次封装装置的一端为G端,托盘出一次封装装置的一端为H端;所述一次封装装置包括电机、主滚轴、辅滚轴、多个加热密封板一和切刀;所述多个加热密封板一的两端,即G端和H端设有主滚轴和辅滚轴;所述主滚轴由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进而带动辅滚轴;所述辅滚轴高于托盘内包装盒,用于将密封膜下压至包装盒的密封沿位置;所述单个控制加热板一的尺寸与单个包装盒的尺寸适配,用于包装盒密封;且控制加热密封板一的一组对角没有加热区,即保留包装盒的一组对角不被密封;所述切刀与控制加热板一相连,用于对密封后包装盒的密封膜进行切割;一次封装装置通过传送带一与蒸煮装置相连;在蒸煮装置入口处设有送入装置;所述托盘通过送入装置进入蒸煮装置;所述蒸煮装置包括蒸煮箱体、蒸汽发生装置、推出装置、传送链轮装置、排水系统和通风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排水装置和通风装置均与蒸煮箱体相连通;所述传输链轮装置设于蒸煮箱体的内部,呈S形排列;在蒸煮装置入口处还设有送入装置;所述托盘通过送入装置进入蒸煮装置的传输链轮装置,带动托盘呈S型向前移动;所述蒸煮箱体的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蒸煮箱体内温度;在所述S形传送链轮装置的末端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位于蒸煮箱体的壁面上,同时与传送带二对接;同时,在蒸煮箱体内部还设有推出装置,所述推出装置与传送带二高度一致,以便将蒸煮完毕的托盘平稳推至传送带二;蒸煮箱体通过送带二与充气装置相连;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外壳、紫外灯、氮气填充装置和抽风装置;所述外壳内部上壁安装紫外灯;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抽风管和风量调节阀;所述抽风装置与外壳相连通,设置在外壳侧壁,用于内外气体的交换;所述氮气填充装置包括氮气调节阀和氮气输送管,设置在充气装置的出口处;所述氮气输送管通过包装盒密封膜的一处未封口处输送氮气,将包装盒内的空气排出,以延长货架期;充气装置通过传送带二与二次封装装置连接;所述二次封装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多组加热密封板二和托盘包装盒分离装置;托盘包装盒分离装置通过送带二与检测装置相连;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重量检测器、金属检测器、压力检测器和剔除装置;所述压力检测器、重量检测器、金属检测器和剔除装置依次排列,相互电连;所述剔除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弹簧装置,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重量检测器、金属检测器和压力检测器的检测信息;所述控制器和弹簧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剔除装置通过传送带二与输出装置相连;所述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菌米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送米装置、储米装置、洗米装置、灌装装置、灭菌装置、注水装置、一次封装装置、蒸煮装置、充气装置、二次封装装置、检测装置及输出装置;/n所述装置还包括托盘(20)和控制装置;所述送米装置、储米装置、洗米装置、灌装装置、灭菌装置、注水装置、一次封装装置、蒸煮装置、充气装置、二次封装装置、检测装置及输出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性相连;/n所述送米装置包括送米斗(1)和垂直提升机(2);所述垂直提升机(2)包含传送装置;所述送米斗(1)内的米粒通过垂直提升机(2)的传送装置运送至储米装置;/n所述储米装置包括储米斗一(3)、电机一(251)和螺旋杆(28);储米斗一(3)的内部下端连接有螺旋杆(28),螺旋杆(28)顶端设有电机一(251);所述电机一(251)的输出轴带动螺旋杆(28)转动;/n所述储米斗一(3)的正下方为洗米装置;/n所述洗米装置包括洗米槽(4)、螺旋装置(5)、电机二(252)及网罩(30);所述洗米槽(4)设有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洗米槽(4)内设置有螺旋装置(5),电机二(252)安装于螺旋装置(5)的一端,由电机二(252)的输出轴带动螺旋装置(5)运转;所述螺旋装置(5)倾斜设置,两端分别与洗米槽(4)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相连,相连的区域分别记为A区域和B区域,且A区域高于B区域;洗米槽(4)靠近送米装置壁面为第二壁面,与第二壁面相对应的为第一壁面;/n所述螺旋装置(5)外层由网罩(30)包裹,网罩(30)表面设有均匀的通孔,通孔的直径为0.2-1 mm;所述网罩(30)设有开口端和封口端,开口端的位置高于封口端,所述开口端位于A区域内,贯通洗米槽(4)的连接壁面;且开口端位置高于洗米槽(4)内水的液面,所述封口端与储米斗一(3)的下端连通,连接处进行密封;/n所述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设与洗米槽(4)的壁面上;所述进水口(23)高于网罩(30)的开口端,且与开口端设在同一洗米槽(4)壁面;所述出水口(24)设于洗米槽(4)的下壁面;/n所述网罩(30)开口端的正下方为灌装装置;灌装装置下方设有传送带一(271)记托盘(20)进入灌装装置的端口为C端,出灌装装置的端口为D端;/n所述灌装装置包括储米斗二(6)、平铺锤(22)、灌装喷头一(211)和计量器一(81);所述储米斗二(6)的下端连接有多组计量器一(81);多组计量器一(81)的两端,即所述灌装装置的C端和D端均设有平铺锤(22);所述计量器一(81)下端连接灌装喷头一(211);所述灌装喷头一(211)下方为传送带一(271);/n灌装装置通过传送带一(271)与灭菌装置相连;/n所述灭菌装置主要由多组灭菌釜(9)及适配装置构成;所述灭菌釜(9)包括截止阀(10)、泄压阀(19)、长方体外壳(35)、密封圈和电吸门;所述长方体外壳(35)外部的上壁面设有截止阀(10),下壁面设置有泄压阀(19);电吸门包括进端电吸门(33)和出端电吸门(34);/n所述适配装置包括推送装置(31)和机械手(32);所述推送装置(31)与进端电吸门(33)相连;所述机械手(32)与出端电吸门(34)相连;/n灭菌装置通过传送带一(271)连接注水装置;所述传送带一(271)从注水装置下方穿过,记托盘(20)进入注水装置的一端为E端,托盘(20)出注水装置的一端为F端;/n所述注水装置包括储水箱(7)、灌装喷头二(212)、计量器二(82)和搅拌器(29);所述储水箱(7)下端连接多组计量器二(82);所述灌装喷头二(212)连接在计量器二(82)的下端;所述搅拌器(29)设置在注水装置的F端;/n注水装置通过传送带一(271)与一次封装装置相连;记托盘(20)进入一次封装装置的一端为G端,托盘(20)出一次封装装置的一端为H端;/n所述一次封装装置包括电机、主滚轴(361)、辅滚轴(362)、多个加热密封板一(12)和切刀;所述多个加热密封板一(12)的两端,即G端和H端设有主滚轴(361)和辅滚轴(362);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滚轴(361)转动,进而带动辅滚轴(362);/n所述加热密封板一(12)的尺寸与单个包装盒的尺寸适配,所述加热密封板一(12)的一组对角不设加热区,即保留包装盒的一组对角不被密封;所述切刀与加热密封板一(12)相连,用于对密封后包装盒的密封膜进行切割;/n一次封装装置通过传送带一(271)与蒸煮装置相连;/n所述蒸煮装置包括蒸煮箱体(13)、蒸汽发生装置、推出装置(182)、传送链轮装置(37)、排水系统和通风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排水装置和通风装置均与蒸煮箱体(13)相连通;/n所述传送链轮装置(37)设于蒸煮箱体(13)的内部,呈S形排列;在蒸煮装置入口处还设有送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米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送米装置、储米装置、洗米装置、灌装装置、灭菌装置、注水装置、一次封装装置、蒸煮装置、充气装置、二次封装装置、检测装置及输出装置;
所述装置还包括托盘(20)和控制装置;所述送米装置、储米装置、洗米装置、灌装装置、灭菌装置、注水装置、一次封装装置、蒸煮装置、充气装置、二次封装装置、检测装置及输出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性相连;
所述送米装置包括送米斗(1)和垂直提升机(2);所述垂直提升机(2)包含传送装置;所述送米斗(1)内的米粒通过垂直提升机(2)的传送装置运送至储米装置;
所述储米装置包括储米斗一(3)、电机一(251)和螺旋杆(28);储米斗一(3)的内部下端连接有螺旋杆(28),螺旋杆(28)顶端设有电机一(251);所述电机一(251)的输出轴带动螺旋杆(28)转动;
所述储米斗一(3)的正下方为洗米装置;
所述洗米装置包括洗米槽(4)、螺旋装置(5)、电机二(252)及网罩(30);所述洗米槽(4)设有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洗米槽(4)内设置有螺旋装置(5),电机二(252)安装于螺旋装置(5)的一端,由电机二(252)的输出轴带动螺旋装置(5)运转;所述螺旋装置(5)倾斜设置,两端分别与洗米槽(4)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相连,相连的区域分别记为A区域和B区域,且A区域高于B区域;洗米槽(4)靠近送米装置壁面为第二壁面,与第二壁面相对应的为第一壁面;
所述螺旋装置(5)外层由网罩(30)包裹,网罩(30)表面设有均匀的通孔,通孔的直径为0.2-1mm;所述网罩(30)设有开口端和封口端,开口端的位置高于封口端,所述开口端位于A区域内,贯通洗米槽(4)的连接壁面;且开口端位置高于洗米槽(4)内水的液面,所述封口端与储米斗一(3)的下端连通,连接处进行密封;
所述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设与洗米槽(4)的壁面上;所述进水口(23)高于网罩(30)的开口端,且与开口端设在同一洗米槽(4)壁面;所述出水口(24)设于洗米槽(4)的下壁面;
所述网罩(30)开口端的正下方为灌装装置;灌装装置下方设有传送带一(271)记托盘(20)进入灌装装置的端口为C端,出灌装装置的端口为D端;
所述灌装装置包括储米斗二(6)、平铺锤(22)、灌装喷头一(211)和计量器一(81);所述储米斗二(6)的下端连接有多组计量器一(81);多组计量器一(81)的两端,即所述灌装装置的C端和D端均设有平铺锤(22);所述计量器一(81)下端连接灌装喷头一(211);所述灌装喷头一(211)下方为传送带一(271);
灌装装置通过传送带一(271)与灭菌装置相连;
所述灭菌装置主要由多组灭菌釜(9)及适配装置构成;所述灭菌釜(9)包括截止阀(10)、泄压阀(19)、长方体外壳(35)、密封圈和电吸门;所述长方体外壳(35)外部的上壁面设有截止阀(10),下壁面设置有泄压阀(19);电吸门包括进端电吸门(33)和出端电吸门(34);
所述适配装置包括推送装置(31)和机械手(32);所述推送装置(31)与进端电吸门(33)相连;所述机械手(32)与出端电吸门(34)相连;
灭菌装置通过传送带一(271)连接注水装置;所述传送带一(271)从注水装置下方穿过,记托盘(20)进入注水装置的一端为E端,托盘(20)出注水装置的一端为F端;
所述注水装置包括储水箱(7)、灌装喷头二(212)、计量器二(82)和搅拌器(29);所述储水箱(7)下端连接多组计量器二(82);所述灌装喷头二(212)连接在计量器二(82)的下端;所述搅拌器(29)设置在注水装置的F端;
注水装置通过传送带一(271)与一次封装装置相连;记托盘(20)进入一次封装装置的一端为G端,托盘(20)出一次封装装置的一端为H端;
所述一次封装装置包括电机、主滚轴(361)、辅滚轴(362)、多个加热密封板一(12)和切刀;所述多个加热密封板一(12)的两端,即G端和H端设有主滚轴(361)和辅滚轴(362);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滚轴(361)转动,进而带动辅滚轴(362);
所述加热密封板一(12)的尺寸与单个包装盒的尺寸适配,所述加热密封板一(12)的一组对角不设加热区,即保留包装盒的一组对角不被密封;所述切刀与加热密封板一(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小波郭子昂黄晓玮李志华石吉勇李闯杨志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