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检测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604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包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检测管理系统,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循环水泵,所述上壳体可与下壳体密封配合安装,所述下壳体上安装有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第一电池模组和十个第二电池模组,且每五个第二电池模组并排设置为一组,所述下壳体上还安装有电池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每个模组的侧壁上均设置热管,并在下壳体的内部设置与循环水泵连接的循环管,热管具有高导热性能,能够将电池充放电以及过充过放时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至下壳体上,循环水泵使得循环管内的冷却液不断循环流动,从而将下壳体的热量带走,有效对电池包起到散热作用,延长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检测管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池包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检测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对于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来说,电池至关重要。在汽车电池的工作中,需要对电池进行实时监控以及日常的维护检测,以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检测管理系统能够对电池包的电芯单体的电流、电压、温度等进行实时检测,当过充或过放时,会控制保护板对其进行断电保护,然而,电池过充温度较高时,断电后令其自行降温速度较慢,且充电过程中也未对其进行有效的散热处理,电池长时间温度较高会使内部正极材料结构发生变化,造成容量损失,从而降低电池使用寿命,甚至发生爆炸的风险,经济效益和安全性能较低,此外,当电池内部的电流、电压、温度等指标发生异常时,电池管理系统自行对其进行保护,然而情况严重需要人工解决时,不能及时通知人们电池包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检测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检测管理系统对电池包的温度保护措施效果差和电池包情况严重时无法及时通知人们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检测管理系统,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循环水泵,所述上壳体可与下壳体密封配合安装,所述下壳体上安装有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第一电池模组和十个第二电池模组,且每五个第二电池模组并排设置为一组,所述下壳体上还安装有电池管理系统,且电池管理系统位于两组第二电池模组之间,并与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热管,每两个相邻所述第二电池模组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热管,且第二热管的两侧壁分别与其两侧的第二电池模组接触,所述下壳体的三个相邻侧壁内部嵌设有循环管,且循环管的两端均延伸至下壳体外部,并分别连接至循环水泵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内固定有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且固定板一位于第一电池模组与第二电池模组之间,固定板二位于下壳体靠近循环管端部的一侧边缘处,所述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内均嵌设有分管,且每个分管的两端均连接至循环管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总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单体电压检测模块、通讯检测模块等检测模块,且每个检测模块均与电池包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一上安装有LED模组,所述LED模组包括五个不同颜色的LED,且五个LED分别与总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单体电压检测模块、通讯检测模块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上等距开设有五个通孔,且当上壳体与下壳体配合安装后,每个LED均穿过一个通孔,并裸露于上壳体的外部。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一保护板,且第一保护板与第一电池模组的所有电芯电性连接,每个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一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二保护板,且每个第二保护板均与一个第二电池模组的所有电芯电性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每个模组的侧壁上均设置热管,并在下壳体的内部设置与循环水泵连接的循环管,热管具有高导热性能,能够将电池充放电以及过充过放时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至下壳体上,循环水泵使得循环管内的冷却液不断循环流动,从而将下壳体的热量带走,有效对电池包起到散热作用,避免电芯内部正极材料结构发生造成容量损失,延长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和安全指数。(2)本技术通过在固定板一上安装LED模组,包括五个不同颜色的LED,分别对应总电压、电流、温度、单体电压、通讯五个指标,当这五个指标某一项发生不可控异常时,电池管理系统传递信号,令异常指标对应的LED亮起,并向驾驶者提供故障信号,令驾驶者处理电池包的故障,且LED能够给驾驶者提供准确的故障方向,令其快速找到故障并解决,避免电池包情况越来越严重发生爆炸,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壳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壳体的俯视图;图中:下壳体-1、上壳体-2、第一电池模组-3、第二电池模组-4、第一热管-5、第二热管-6、LED模组-7、循环水泵-8、循环管-9、第一保护板-10、第二保护板-11、电池管理系统-12、分管-13、通孔-14、固定板一-15、固定板二-16、电池包-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检测管理系统,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和循环水泵8,上壳体2可与下壳体1密封配合安装,下壳体1上安装有电池包17,电池包17包括第一电池模组3和十个第二电池模组4,且每五个第二电池模组4并排设置为一组,每个电池模组均由至少十个电芯串联而成,下壳体1上还安装有电池管理系统12,且电池管理系统12位于两组第二电池模组4之间,并与第一电池模组3和第二电池模组4电性连接,电池管理系统12用于实施检测电池包17的工作状况,并加以管理,第一电池模组3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热管5,每两个相邻第二电池模组4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热管6,且第二热管6的两侧壁分别与其两侧的第二电池模组4接触,每个热管的一端均连接至下壳体1上,热管具备高导热性,能够快速高效地将电池包17的热量传递至下壳体1上,下壳体1的三个相邻侧壁内部嵌设有循环管9,且循环管9的两端均延伸至下壳体1外部,并分别连接至循环水泵8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循环管9内填充有冷却液,循环水泵8与电池管理系统12的线路板电性连接,其型号采用PLD-1201,令冷却液不断循环流动,从而将下壳体1上的热量带走,有效对电池包17起到散热作用,避免电池包17过热发生爆炸,提高安全性。进一步的,下壳体1内固定有固定板一15和固定板二16,且固定板一15位于第一电池模组3与第二电池模组4之间,固定板二16位于下壳体1靠近循环管9端部的一侧边缘处,固定板一15和固定板二16内均嵌设有分管13,且每个分管13的两端均连接至循环管9的侧壁上,增加冷却液在下壳体1内的流动路程,增强散热效果。更进一步的,电池管理系统12包括总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单体电压检测模块、通讯检测模块等检测模块,且每个检测模块均与电池包17电性连接,分别对电池包17进行实时检测,以保障电池包17使用的安全。具体的,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检测管理系统,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和循环水泵(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可与下壳体(1)密封配合安装,所述下壳体(1)上安装有电池包(17),所述电池包(17)包括第一电池模组(3)和十个第二电池模组(4),且每五个第二电池模组(4)并排设置为一组,所述下壳体(1)上还安装有电池管理系统(12),且电池管理系统(12)位于两组第二电池模组(4)之间,并与第一电池模组(3)和第二电池模组(4)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热管(5),每两个相邻所述第二电池模组(4)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热管(6),且第二热管(6)的两侧壁分别与其两侧的第二电池模组(4)接触,所述下壳体(1)的三个相邻侧壁内部嵌设有循环管(9),且循环管(9)的两端均延伸至下壳体(1)外部,并分别连接至循环水泵(8)的进水端与出水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检测管理系统,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和循环水泵(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可与下壳体(1)密封配合安装,所述下壳体(1)上安装有电池包(17),所述电池包(17)包括第一电池模组(3)和十个第二电池模组(4),且每五个第二电池模组(4)并排设置为一组,所述下壳体(1)上还安装有电池管理系统(12),且电池管理系统(12)位于两组第二电池模组(4)之间,并与第一电池模组(3)和第二电池模组(4)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热管(5),每两个相邻所述第二电池模组(4)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热管(6),且第二热管(6)的两侧壁分别与其两侧的第二电池模组(4)接触,所述下壳体(1)的三个相邻侧壁内部嵌设有循环管(9),且循环管(9)的两端均延伸至下壳体(1)外部,并分别连接至循环水泵(8)的进水端与出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检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内固定有固定板一(15)和固定板二(16),且固定板一(15)位于第一电池模组(3)与第二电池模组(4)之间,固定板二(16)位于下壳体(1)靠近循环管(9)端部的一侧边缘处,所述固定板一(15)和固定板二(16)内均嵌设有分管(13),且每个分管(13)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水平羊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悦达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