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池充电站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604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电池充电站散热装置。本申请要解决的是汽车电池充电站在充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能,现有技术中的风冷散热方式排风路径不畅导致的充电效率低、损害车载电池寿命以及充电元器件在高温下易老化损坏的技术问题。本方案包括包括风室,风室一侧壁设有风机,风机另一侧设有引风室,引风室通过风机与风室相连通,引风室底部设有进气口;与风机相对的风室侧壁上设有排风槽;风室顶部外壁上设有抽风机;抽风机与风罩一端密封连通,风罩另一端向下弯曲延伸至排风槽远离风室的一侧,通过对风室、引风室、风机、排风槽、抽风机和风罩的合理布局,散热效率高,适合大型且能量聚集快的散热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池充电站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电池充电站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其中,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虽然它已有186年的悠久历史,但一直仅限于某些特定范围内应用,市场较小,原因是由于各种类别的蓄电池,普遍存在价格高、寿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电时间长等缺点。此外,充电站不如加油站普及也是限制其发展的原因之一。汽车充电站和汽车加油站相类似,是一种“加电”的设备。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发展是必然的,但电动汽车走入寻常百姓家不是短期内容易做到的。一个完整的充电站需要配电室、中央监控室、充电区、更换电池区和电池维护间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现有的电动车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普及,机房设备的使用已经朝着集约化、低成本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发展,随着集聚型机房的岀现,对进线室的设计和制造及机房的散热、隔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充电站多采风冷的方式进行降温,这种降温效率较低,降温效果较差,尤其是对一些快速充电的充电器来说,降温效果十分不明显。此外,充电站机柜内设置有大量的硬盘以及其他元件,工作时散发出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没有及时散出,容易造成机柜内设备的损坏。近几年来,风冷式系统以其模块化组合方便、系统易维护和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等特点,赢得市场的青睐。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多数建筑物屋顶室外机无法直接安装,有的配备液冷相辅的系统冷媒管路过长,既影响设备性能,又提高造价。经检索,中国技术授权公告号CN205637717U,申请日为2016年05月05日,名称为:一种一体化自然风冷机房,公开了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机房主体顶部的散热铝管结构和隔热防雨棚,通过增加散热铝管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利用自然风通过散热铝制管心带走热量进行散热的目的,该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机房或充电站的散热问题,但其依靠热气流本身的流动,散热效率不高,不适合热量聚集较快的场景。将室外机置于建筑转换层、靠外墙的制冷机房、以及三面设墙的平台分层安装为大多数场景所采纳,但有着机组排风不畅,进、排风短路,噪音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站在充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能,现有技术中的风冷散热方式排风路径不畅导致的充电效率低、损害车载电池寿命以及充电元器件在高温下易老化损坏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种汽车电池充电站散热装置,通过风室、引风室、风机、排风槽、抽风机和风罩的合理布局,散热效率高,特别适合大型且能量聚集快的散热使用场景。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电池充电站散热装置,包括风室,所述风室一侧壁设有风机,所述风机另一侧设有引风室,所述引风室通过风机与风室相连通,所述引风室底部设有进气口;与所述风机相对的风室侧壁上设有排风槽;所述风室顶部外壁上设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风罩一端密封连通,所述风罩另一端向下弯曲延伸至排风槽远离风室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引风室仅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风机与风室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排风槽设中设有置物架。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架至少为两个。进一步地,所述风机至少为台,以四宫格的方式排布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风机沿着出风的方向与水平面之间呈向上的夹角。进一步地,所述夹角为30~45°。进一步地,所述风机通过与其铰接的丝杠实现倾角调节;所述丝杠外配合套有丝杠套,所述丝杠套相对于丝杠转动,对丝杠伸出长度进行调节;丝杠套的转动由电机通过齿轮组驱动。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处设有空气过滤装置。进一步地,与所述风机相邻的任一风室侧壁上设有可拆卸的检修封板。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汽车电池充电站散热装置,风冷的路径为:引风室底部的进气口、引风室、散热装置内部、排风槽、散热装置外、风罩下以及抽风机,最终排出充电站。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依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被动散热路径,本方案通过风室、引风室、风机、排风槽、抽风机和风罩的合理布局,采用主动加引导的方式合理规划热风流出的路径,散热效率高,特别适合大型且能量聚集快的散热使用场景。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风冷效能不够,需配合液冷系统导致的大多数建筑物屋顶室外机无法直接安装室外机组,本方案的抽风机简单便捷,易于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第一视角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第二视角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第三视角示意图。图中:1、风室;2、风机;3、引风室;4、抽风机;5、风罩;6、置物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电池充电站散热装置,包括风室1,所述风室1一侧壁设有风机2,所述风机2另一侧设有引风室3,所述引风室3通过风机2与风室1相连通,所述引风室3底部设有进气口;与所述风机2相对的风室1侧壁上设有排风槽。当充电站工作聚集大量热量时,装置开启,风机2旋转,在引风室3内形成负压,洁净的新风从引风室3底部的进气口进入引风室3,在风机2的作用下,吹向排风槽,将充电站内的电池或充电元器件所散发的热量,排出散热装置外。所述风室1顶部外壁上设有抽风机4;所述抽风机4与风罩5一端密封连通,所述风罩5另一端向下弯曲延伸至排风槽远离风室1的一侧,排出散热装置外的热空气,在扩散一段距离后,由于向前的动力变小,聚集于散热装置排风槽周围,并上升,在风罩5的阻隔下,配合抽风机4的作用,将热空气完全排出充电站。整个过程,风冷的路径既自下而上,又在额外的动力下,消除了散热装置顶部的阻挡,不同于现有技术中依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被动散热模式,更加高效,适合大型场景中热量聚集较快的而又需要散热的情形。进一步地,所述排风槽设中设有置物架6,所述置物架6至少为两个。将置物架6设置在排风槽中,节约了散热装置内部的空间,既可以容纳更多的电池或充电元器件,避免元器件在散热装置内堆积形成死角导致风冷路径不畅通,也使得当元器件摆在置物架6上时,元器件的走线可以更加合理的布局,方便查找维护。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处设有空气过滤装置。空气过滤装置保持了散热装置内部的洁净环境,减少清理次数,同时,少灰尘的工作环境也使得元器件的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增加,避免了充电站的故障频次过多。进一步地,与所述风机2相邻的任一风室1侧壁上设有可拆卸的检修封板。当需要对散热装置中的元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池充电站散热装置,包括风室(1),所述风室(1)一侧壁设有风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另一侧设有引风室(3),所述引风室(3)通过风机(2)与风室(1)相连通,所述引风室(3)底部设有进气口;与所述风机(2)相对的风室(1)侧壁上设有排风槽;所述风室(1)顶部外壁上设有抽风机(4);所述抽风机(4)与风罩(5)一端密封连通,所述风罩(5)另一端向下弯曲延伸至排风槽远离风室(1)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池充电站散热装置,包括风室(1),所述风室(1)一侧壁设有风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另一侧设有引风室(3),所述引风室(3)通过风机(2)与风室(1)相连通,所述引风室(3)底部设有进气口;与所述风机(2)相对的风室(1)侧壁上设有排风槽;所述风室(1)顶部外壁上设有抽风机(4);所述抽风机(4)与风罩(5)一端密封连通,所述风罩(5)另一端向下弯曲延伸至排风槽远离风室(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充电站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室(3)仅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风机(2)与风室(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充电站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槽设中设有置物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充电站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6)至少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宇清雷建业王卫叶高高樊瑞吴鹏窦本洋
申请(专利权)人:泽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