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双伸缩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91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矿用液压支架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冲击双伸缩立柱。所述抗冲击双伸缩立柱包括外缸、中缸、活柱、底阀、活塞和充气嘴。活柱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插装在中缸内,活柱与中缸之间限定出中缸上腔和中缸下腔,活柱具有向上伸出中缸的活柱头。活塞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插装在活柱内,活塞、活柱和中缸限定出活柱下腔,活塞和活柱限定出活柱上腔,活柱下腔与中缸下腔连通,活柱上设有第二通道以及与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三口和第四口,第三口与活柱上腔连通,第四口设在活柱头的外部,充气嘴设在所述第四口上。当发生冲击矿压时,乳化液压力升高引起活塞移动,吸收缓冲顶板释放的冲击能量,当冲击压力消失时,活塞复位。

Impact resistant double telescopic colum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ining hydraulic support support, in particular to an impact resistant double telescopic column. The impact resistant double telescopic column comprises an outer cylinder, a middle cylinder, a movable column, a bottom valve, a piston and an inflation nozzle. The movable column is slidably inserted in the middle cylinder along the up-down direction, the upper cavity and the lower cavity of the middle cylinder are defined between the movable column and the middle cylinder, and the movable column has a movable column head extending upward out of the middle cylinder. The piston is slidably inserted into the movable column along the up-down direction, the piston, the movable column and the middle cylinder define the lower cavity of the movable column, the piston and the movable column define the upper cavity of the movable column, the lower cavity of the movable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cavity of the middle cylinder, the movabl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hannel and a third port and a fourth port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hannel, the third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cavity of the movable column, and the fourth port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movable column head, The inflation nozzle is arranged on the fourth port. When rock burst occurs, the increase of emulsion pressure causes the piston to move and absorb the impact energy released by the buffer roof. When the impact pressure disappears, the piston res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冲击双伸缩立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用液压支架支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冲击双伸缩立柱。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煤矿开采强度和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矿井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日益凸显,冲击地压矿井的数目逐年增加,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有效的预防冲击地压事故,需提高液压支架主要动力元件,即立柱的抗冲击性能。相关技术中的抗冲击双伸缩立柱依靠安全阀实现抗冲击,具有响应时间慢和缓冲能力有限等缺点,容易出现缸筒胀缸、缸盖开裂等形式的失效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抗冲击双伸缩立柱,以缩短抗冲击双伸缩立柱的相应时间、提高抗冲击双伸缩立柱的缓冲能力。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抗冲击双伸缩立柱包括:外缸,所述外缸上设有第一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口和第二口,所述第二口设在所述外缸的外部,所述第二口上设有液控单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上设有进回液口、控制液口和在第一设定压力下开启的第一安全阀;中缸,所述中缸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外缸内,所述中缸和所述外缸之间限定出外缸上腔和外缸下腔,所述第一口与所述外缸下腔连通;活柱,所述活柱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中缸内,所述活柱与所述中缸之间限定出中缸上腔和中缸下腔,所述活柱具有向上伸出所述中缸的活柱头;底阀,所述底阀设在所述中缸的下端部,所述中缸下腔能够通过所述底阀与所述外缸下腔连通;活塞,所述活塞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活柱内,所述活塞、所述活柱和所述中缸限定出活柱下腔,所述活塞和所述活柱限定出活柱上腔,所述活柱下腔与所述中缸下腔连通,所述活柱上设有第二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三口和第四口,所述第三口与所述活柱上腔连通,所述第四口设在所述活柱头的外部;和充气嘴,所述充气嘴设在所述第四口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抗冲击双伸缩立柱具有响应时间短、安全性高和抗冲击性能好等优点。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在所述充气嘴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挡环,所述挡环设在所述活柱下腔的内部,所述挡环与所述活柱的内壁面相连,所述活塞设在所述挡环的上方,所述活塞的下端部用于抵靠在所述挡环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环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活柱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挡环与所述活柱的内壁面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柱头上设有第三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的第五口和第六口,所述第五口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六口位于所述活柱头的外部,所述第六口上设有在第二设定压力下开启的第二安全阀,所述第二设定压力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活柱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通道对称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缸的下端部设有第四通道以及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的第七口和第八口,所述第七口与所述外缸下腔连通,所述第八口能够通过所述底阀与所述中缸下腔连通;所述外缸上设有第五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五通道连通的第九口和第十口,所述第九口设在所述外缸的外部,所述第十口与所述外缸上腔连通;所述中缸上设有第六通道以及与所述第六通道连通的第十一口和第十二口,所述第十一口与所述外缸上腔连通,所述第十二口与所述中缸上腔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密封圈,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上设有密封环槽,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密封环槽内,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所述活柱的内壁面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密封圈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设在所述密封圈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撑环设在所述密封圈的下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抗冲击双伸缩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活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抗冲击双伸缩立柱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抗冲击双伸缩立柱的另一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抗冲击双伸缩立柱100;外缸1;外缸上腔101;第一通道102;第一口1021;第二口1022;液控单向阀103;第一安全阀1031;进回液口1032;控制液口1033;进液接头105;第五通道106;中缸2;中缸上腔201;中缸下腔202;底阀203;第六通道205;活柱3;活柱头301;活柱下腔302;活柱上腔303;活塞304;挡环305;充气嘴306;第二安全阀307;保护罩308;第二通道309;第一部分3091;第二部分3092;第三口3093;第四口3094;第三通道310;密封圈311;第一支撑环312;第二支撑环313;第一导向套4;第二导向套5;顶板200;煤壁300;围岩4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抗冲击双伸缩立柱100包括外缸1、中缸2、活柱3、底阀203、活塞304和充气嘴306。外缸1上设有第一通道102以及与第一通道102连通的第一口1021和第二口1022,第二口1022设在外缸1的外部,第二口1022上设有液控单向阀103,液控单向阀103上设有进回液口1032、控制液口1033和在第一设定压力下开启的第一安全阀1031。中缸2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插装在外缸1内,中缸2和外缸1之间限定出外缸上腔101和外缸下腔,第一口1021与外缸下腔连通。活柱3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插装在中缸2内,活柱3与中缸2之间限定出中缸上腔201和中缸下腔202,活柱3具有向上伸出中缸2的活柱头301。底阀203设在中缸2的下端部,中缸下腔202能够通过底阀203与外缸下腔连通。活塞304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插装在活柱3内,活塞304、活柱3和中缸2限定出活柱下腔302,活塞304和活柱3限定出活柱上腔303,活柱下腔302与中缸下腔202连通,活柱3上设有第二通道309以及与第二通道309连通的第三口3093和第四口3094,第三口3093与活柱上腔303连通,第四口3094设在活柱头301的外部。充气嘴306设在第四口3094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抗冲击双伸缩立柱100工作前,利用充气嘴306向活柱上腔303中充入气体,使活动上腔302内的压强在第一预设压强范围内,该气体可以是氮气、氦气等。抗冲击双伸缩立柱100进行升柱作业时,向控制液口1033通控制液控制液控单向阀103的进回液口1032开启,利用进回液口1032向外缸下腔通入乳化液,乳化液推动中缸2带动活柱3向上移动;当中缸2向上移动到中缸2的最高位置时停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双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缸,所述外缸上设有第一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口和第二口,所述第二口设在所述外缸的外部,所述第二口上设有液控单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上设有进回液口、控制液口和在第一设定压力下开启的第一安全阀;/n中缸,所述中缸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外缸内,所述中缸和所述外缸之间限定出外缸上腔和外缸下腔,所述第一口与所述外缸下腔连通;/n活柱,所述活柱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中缸内,所述活柱与所述中缸之间限定出中缸上腔和中缸下腔,所述活柱具有向上伸出所述中缸的活柱头;/n底阀,所述底阀设在所述中缸的下端部,所述中缸下腔能够通过所述底阀与所述外缸下腔连通;/n活塞,所述活塞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活柱内,所述活塞、所述活柱和所述中缸限定出活柱下腔,所述活塞和所述活柱限定出活柱上腔,所述活柱下腔与所述中缸下腔连通,所述活柱上设有第二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三口和第四口,所述第三口与所述活柱上腔连通,所述第四口设在所述活柱头的外部;和/n充气嘴,所述充气嘴设在所述第四口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双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缸,所述外缸上设有第一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口和第二口,所述第二口设在所述外缸的外部,所述第二口上设有液控单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上设有进回液口、控制液口和在第一设定压力下开启的第一安全阀;
中缸,所述中缸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外缸内,所述中缸和所述外缸之间限定出外缸上腔和外缸下腔,所述第一口与所述外缸下腔连通;
活柱,所述活柱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中缸内,所述活柱与所述中缸之间限定出中缸上腔和中缸下腔,所述活柱具有向上伸出所述中缸的活柱头;
底阀,所述底阀设在所述中缸的下端部,所述中缸下腔能够通过所述底阀与所述外缸下腔连通;
活塞,所述活塞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插装在所述活柱内,所述活塞、所述活柱和所述中缸限定出活柱下腔,所述活塞和所述活柱限定出活柱上腔,所述活柱下腔与所述中缸下腔连通,所述活柱上设有第二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三口和第四口,所述第三口与所述活柱上腔连通,所述第四口设在所述活柱头的外部;和
充气嘴,所述充气嘴设在所述第四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双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在所述充气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双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挡环,所述挡环设在所述活柱下腔的内部,所述挡环与所述活柱的内壁面相连,所述活塞设在所述挡环的上方,所述活塞的下端部用于抵靠在所述挡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冲击双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活柱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挡环与所述活柱的内壁面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生李明忠张赛马英杜尚宇赵志礼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