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东虎专利>正文

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67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包括支撑立柱、伸缩千斤顶、支撑千斤顶、多组支撑顶梁。所述多组支撑顶梁半圆形分布在支撑立柱的上端,所述支撑千斤顶控制所述支撑顶梁的展开与闭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超前液压支架的横、纵梁支撑改变为伞型支撑,解决了现有支护范围小和顶梁反复支撑所引起的巷道顶板破碎问题,有效增强了巷道顶板的支护效果,除此之外,支架整体体积和重量远小于传统超前支架,更易于井下搬运和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巷道超前支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组支撑顶梁的超前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超前液压支架主要用于煤矿回采巷道的超前临时支护,以保障煤矿开采过程中巷道顶板的稳定性,不仅提高了综采工作面巷道超前支护效率及安全性,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综采工作面机械化程度。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空区不断扩大,矿井的运输条件和工作面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因此对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结构形式及适应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单体液压立柱、工字钢金属支架等联合支护的形式,二是采用超前支护液压支架,能够提供足够的的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单体液压支柱存在支护强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搬运困难、效率低等缺点,逐渐被煤矿弃用;现有的各种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的部件尺寸较大,转场运输不方便,支护面积小,推移过程中对巷道顶板反复支撑破坏,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专利技术专利201811075888.X公开了一种智能自适应超前液压支架,其主体结构包括底座、支撑立柱、姿态调整组合顶梁、顶梁可旋转复位装置以及智能自适应控制系统,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复杂,支护面积较小,并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超前液压支架存在的结构复杂、搬运困难、支护面积小等问题,专利技术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包含四个相同的半伞型液压支架,每个半伞型液压支架包括支撑立柱、支撑千斤顶、多组支撑顶梁。四个相同的半伞型液压支架之间通过伸缩千斤顶连接,通过控制伸缩千斤顶实现四个半伞型液压支架横向和纵向间距,以此调节顶梁的支撑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伞型可折叠的超前液压支架,该超前液压支架的四个半伞型液压支架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多组支撑顶梁可以自由展开和闭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包含四个相同的半伞型液压支架、伸缩千斤顶,每个半伞型液压支架包括支撑立柱、支撑千斤顶、多组支撑顶梁。进一步的,所述四个相同的半伞型液压支架分别为第一液压支架、第二液压支架、第三液压支架和第四液压支架,所述四个相同的半伞型液压支架呈矩形排列。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压支架与第二液压支架之间、第二液压支架与第三液压支架之间、第三液压支架与第四液压支架之间、第四液压支架与第一液压支架之间均通过伸缩千斤顶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千斤顶通过伸缩控制所述四个半伞型液压支架之间的横向和径向间距。更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半伞型液压支架包括一个支撑立柱,不少于三个支撑千斤顶以及不少于三个的支撑顶梁。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千斤顶的一端通过耳板与所述支撑立柱铰接,另一端通过耳板与所述支撑顶梁铰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顶梁围绕所述支撑立柱圆周排列,所述支撑顶梁之间的角度在30°~80°之间。再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半伞型液压支架的多组支撑顶梁的中心线在所述四个半伞型液压支架围成的矩形的对角线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1)能够实现液压支架的纵向移动,推进支护工作的前进,同时也可以调节液压支架的横向距离,调整支护的面积;(2)能够控制支撑顶梁的折叠,并且具有较大的支撑面积;(3)整套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搬运和安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设,实施和操作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的第一半伞形液压支架展开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的第一半伞形液压支架折叠示意图;其中,1、2、3、4-半伞形液压支架,5-横向伸缩千斤顶,6-纵向伸缩千斤顶,101-立柱底座,102-立柱缸体,103-立柱顶梁,111、112、113-支撑顶梁,121、122、123-支撑千斤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参见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主要适用于回采工作面巷道支护。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包括四个半伞形液压支架(1、2、3、4),横向伸缩千斤顶(5),纵向伸缩千斤顶(6),每个半伞形液压支架包含立柱底座(101)、立柱缸体(102)、立柱顶梁(103)、不少于3个支撑顶梁(111、112、113)和不少于3个支撑千斤顶(121、122、123)。四个半伞形液压支架(1、2、3、4)为超前液压支架的主体部分,四个半伞形液压支架(1、2、3、4)通过横向伸缩千斤顶(5)和纵向伸缩千斤顶(6)连接,并呈矩形分布;支撑顶梁(111、112、113)围绕着立柱均匀分布,并且主要分布在四个半伞形液压支架(1、2、3、4)所围成的矩形内;立柱缸体(102)控制立柱整体的高度;横向伸缩千斤顶(5)控制横向两个半伞形液压支架(1与2或3与4)之间的间距;纵向伸缩千斤顶(6)控制纵向两个半伞形液压支架(2与3或4与1)之间的间距。如图2所示,为第一半伞形液压支架(1)展开工作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千斤顶(121、122、123)对支撑顶梁(111、112、113)起到支撑作用,支撑顶梁(111、112、113)的上表面与工作面接触,达到支护效果;如图3所示,为第一半伞形液压支架(1)收缩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千斤顶(121、122、123)收缩,支撑顶梁(111、112、113)向内闭合。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不工作状态下,立柱缸体(102)下降,支撑顶梁(111、112、113)向内闭合;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工作时,立柱缸体(102)升高,支撑顶梁(111、112、113)向外展开,当开采工作面前时,位于前端的两个半伞形液压支架(1、2)的支撑顶梁(111、112、113)闭合,立柱缸体(102)下降到最低,纵向伸缩千斤顶(6)控制两个半伞形液压支架(1、2)向前移动,移动到确定位置后,立柱缸体(102)上升到合适位置,支撑千斤顶(121、122、123)将支撑顶梁(111、112、113)支起展开,位于后端的两个半伞形液压支架(3、4)移动原理相同。横向伸缩千斤顶(5)可以调节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的横向间距,改变到合适的支护范围。以上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有效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含四个相同的半伞型液压支架、伸缩千斤顶;每个半伞型液压支架包括支撑立柱、支撑千斤顶、多组支撑顶梁;所述每个半伞型液压支架包括一个支撑立柱,不少于三个支撑千斤顶以及不少于三个的支撑顶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含四个相同的半伞型液压支架、伸缩千斤顶;每个半伞型液压支架包括支撑立柱、支撑千斤顶、多组支撑顶梁;所述每个半伞型液压支架包括一个支撑立柱,不少于三个支撑千斤顶以及不少于三个的支撑顶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相同的半伞型液压支架分别为第一液压支架、第二液压支架、第三液压支架和第四液压支架,所述四个相同的半伞型液压支架呈矩形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伞型超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支架与第二液压支架之间、第二液压支架与第三液压支架之间、第三液压支架与第四液压支架之间、第四液压支架与第一液压支架之间均通过伸缩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东虎
申请(专利权)人:钟东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