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佳磊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U型棚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68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矿井施工领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U型棚支护结构,包括沿着井道两侧铺设的轨道,所述轨道内安装有可滑动的若干支腿,两端支腿顶端支撑设有U型钢,所述U型钢之间通过两根前探梁连接,两根前探梁分布在U型钢的顶部两侧并通过前探梁卡子与U型钢固定连接,所述U型钢的顶部设有拉杆,所述支腿之间通过抽拉装置连接,所述轨道包括铺设在地面的轨道垫梁,所述轨道垫梁的高度可调节。通过在高度可调节的轨道垫梁上安装U型棚支护结构,便于安装拆卸,通过抽拉装置可以起到固定U型棚支护结构的作用,还可以在拆卸时通过液压杆的作用直接将支护收起,不需要工人进入矿井里部,减少工人劳动力,保障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U型棚支护结构
本技术矿井施工领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U型棚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矿井“U”型棚支护替棚作业前,必须先对固定“U”型卡固定螺栓、螺母进行卸压,然后方可开始作业。替棚作业必须四人以上配合作业,并指定一名安全负责人。作业前必须备好工具,备足物料。替棚时,需要操作人员密切配合,动作迅速,无法单人作业。抬运“U”型钢时需要两人要同肩,动作协调一致,规定好相同的号子,起、放要稳,替棚作业费时费力,并且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U型棚支护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U型棚支护结构,包括沿着井道两侧铺设的轨道,所述轨道内安装有可滑动的若干支腿,两端支腿顶端支撑设有U型钢,所述U型钢之间通过两根前探梁连接,两根前探梁分布在U型钢的顶部两侧并通过前探梁卡子与U型钢固定连接,所述U型钢的顶部设有拉杆,所述支腿之间通过抽拉装置连接,所述轨道包括铺设在地面的轨道垫梁,所述轨道垫梁的高度可调节。进一步,所述抽拉装置包括与支腿配合卡接连接卡,所述连接卡之间通过抽拉轴连接,所述抽拉轴中部开设有贯通的抽拉槽,所述连接卡上开设有螺槽,所述抽拉轴和连接卡通过螺栓穿过抽拉槽和连接卡上对应的螺槽固定,所述螺栓和抽拉槽之间设有垫块,所述抽拉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后封端和前封端,所述前封端一侧的抽拉槽上套设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固定在地面,所述固定块上固设有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与前封端抵靠连接,进一步,所述支腿的底端固设有定掌,所述轨道垫梁的两端固设有与支腿相配合的轨道卡座,所述定掌可卡入轨道卡座内,所述轨道卡座内设有可抽动的固定垫块,所述定掌通过固定垫块插入轨道卡座内固定。进一步,所述轨道垫梁由上下两块垫板之间夹设滑板构成,所述滑板上下两面设有凸起的滑条,所述垫板对应面设有与滑条对应的滑槽。有益效果通过在高度可调节的轨道垫梁上安装U型棚支护结构,便于安装拆卸,通过抽拉装置可以起到固定U型棚支护结构的作用,还可以在拆卸时通过液压杆的作用直接将支护收起,不需要工人进入矿井里部,减少工人劳动力,保障施工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轨道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的轨道布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U型棚支护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沿着井道两侧铺设的轨道5,所述轨道5内安装有可滑动的若干支腿1,所述轨道5包括铺设在地面的轨道垫梁51,所述轨道垫梁51的高度可调节,所述轨道垫梁51由上下两块垫板5101之间夹设滑板5102构成,所述滑板5102上下两面设有凸起的滑条,所述垫板5101对应面设有与滑条对应的滑槽,所述支腿1的底端固设有定掌11,所述轨道垫梁51的两端固设有与支腿1相配合的轨道卡座52,所述定掌11可卡入轨道卡座52内,所述轨道卡座52内设有可抽动的固定垫块53,所述定掌11通过固定垫块53插入轨道卡座52内固定。两端支腿1顶端支撑设有U型钢3,所述U型钢3之间通过两根前探梁4连接,两根前探梁4分布在U型钢3的顶部两侧并通过前探梁卡子41与U型钢3固定连接,所述U型钢3的顶部设有拉杆6,所述支腿1之间通过抽拉装置2连接,所述抽拉装置2包括与支腿1配合卡接连接卡23,所述连接卡23之间通过抽拉轴21连接,所述抽拉轴21中部开设有贯通的抽拉槽22,所述连接卡23上开设有螺槽,所述抽拉轴21和连接卡23通过螺栓29穿过抽拉槽22和连接卡23上对应的螺槽固定,所述螺栓29和抽拉槽22之间设有垫块28,所述抽拉轴21的两端分别设有后封端25和前封端26,所述前封端26一侧的抽拉槽22上套设有一固定块24,所述固定块24的底端固定在地面,所述固定块24上固设有有液压杆27,所述液压杆27的另一端与前封端26抵靠连接。安装时,先安装轨道5,按照预设支腿1的距离对应的在轨道垫梁51的两侧安装轨道卡座52并固定好轨道卡座52后,将轨道5沿矿井掘进方向放置在两侧并固定在矿井地面,分别将支腿1底端的定掌11卡入对应的轨道卡座52内,然后将固定垫块53卡入定掌11与轨道卡座52的空隙内固定支腿1,不需要螺丝固定,安装方便,通常支腿1与U型钢3为一体设置,支腿1固定好了后通过前探梁卡子41将前探梁4安装在U型钢3的顶部两端,稳定U型棚结构,然后安装抽拉装置2,先在前端的支腿1上卡入连接卡23,将抽拉轴21通过垫块28、螺栓29固定在支腿1上,然后依次分别将后端的连接卡23卡入支腿1上,依次将抽拉轴21通过垫块28、螺栓29固定在支腿1上,使得U型棚结构更加稳定。拆卸时,先在所回U型钢3棚梁下用单体液压支柱打好点柱,所回U型钢3棚用联锁绳与相邻两架U型钢3梁上、下联锁好,先拆除前探梁4,然后安装固定块24,使得液压杆27与前封端26抵靠连接,松开螺栓29与支腿1的连接,再将固定垫块53抽拉出来,使支腿1可以在轨道5上滑动,将滑板5102抽出,U型棚下沉,启动液压杆27使得抽拉轴21向前移动,后封端25从里向外带动支腿1沿着轨道5向外滑动,直到将支腿1归集到前端,然后在前端的支护保护下进行后端U型棚的拆卸工作,不需要人员在U型棚内拆卸,保障安全。人员进入替棚段作业时,应先检查巷道支护情况,巷道空帮空顶处要先刹顶背帮,压力大、顶板破碎处要在原棚间加套木圆梁。替棚作业坚持由里向外、先套后回、逐棚进行,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π型梁(两根2.2mπ型梁用两道ø30mm的“U”型卡固定在一起长度根据巷道宽度进行调整)一梁两柱进行替棚;回撤棚子前,必须在沿所回的梁下面打牢点柱、戗柱,确保支架完好,并检查瓦斯,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回撤。机、风两巷每天要保持有5m的替棚长度,保证满足每天的生产需要。回“U”型钢棚子时,要先在所回“U”型钢棚梁下用单体液压支柱打好点柱,所回“U”型钢棚必须用联锁绳与相邻两架“U”型钢梁上、下联锁好,方可用风动扳手卸卡缆螺丝,卸卡缆螺丝时人员侧身进行,卸掉卡缆后人工清挖两帮腿窝,将腿根掏空回掉,或用手拉葫芦将其拉出,在挖掏腿根和用手拉葫芦拉棚腿时,应将棚腿进行联锁,防止棚腿歪倒伤人。两腿回掉后方可下棚梁,下梁时人员要站在有支护、顶板完整可靠的一侧,使用钎杆回柱下梁,然后四人以上配合扶好梁,解掉联锁绳。下梁时,应先将棚梁下方的杂物清理干净,防止落梁弹跳以及落梁砸飞其它物品伤及人身。下梁时保护好两巷电缆、液压管及电气设备,在机巷下梁和架梁时,必须停止转载机运转。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升圆梁时,要使用铁丝将圆梁固定在“U”型钢棚上,防止圆梁滚落伤人。在所替的拱形梁下(中心位置)打一根单体液压支柱支护,要求单体液压支柱升紧背实,并和相邻的两架棚子联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U型棚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井道两侧铺设的轨道,所述轨道内安装有可滑动的若干支腿,两端支腿顶端支撑设有U型钢,所述U型钢之间通过两根前探梁连接,两根前探梁分布在U型钢的顶部两侧并通过前探梁卡子与U型钢固定连接,所述U型钢的顶部设有拉杆,所述支腿之间通过抽拉装置连接,所述轨道包括铺设在地面的轨道垫梁,所述轨道垫梁的高度可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U型棚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井道两侧铺设的轨道,所述轨道内安装有可滑动的若干支腿,两端支腿顶端支撑设有U型钢,所述U型钢之间通过两根前探梁连接,两根前探梁分布在U型钢的顶部两侧并通过前探梁卡子与U型钢固定连接,所述U型钢的顶部设有拉杆,所述支腿之间通过抽拉装置连接,所述轨道包括铺设在地面的轨道垫梁,所述轨道垫梁的高度可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U型棚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装置包括与支腿配合卡接连接卡,所述连接卡之间通过抽拉轴连接,所述抽拉轴中部开设有贯通的抽拉槽,所述连接卡上开设有螺槽,所述抽拉轴和连接卡通过螺栓穿过抽拉槽和连接卡上对应的螺槽固定,所述螺栓和抽拉槽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佳磊郭明生赵晓举马召辉刘照辉牛积战宁华伟段淑远
申请(专利权)人:赵佳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