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用的膜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51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用的膜体机构,包括铜箔组件、沿第一方向分别位于所述铜箔组件相对两侧的泡棉组件和保护膜组件;所述铜箔组件包括铜箔、涂覆在所述铜箔第一表面上的第一胶层;所述泡棉组件包括泡棉本体、涂覆在所述泡棉本体背离所述铜箔一侧的表面上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能够和所述泡棉本体粘合,其中,所述泡棉本体采用亚克力发泡体为基材制成,所述保护膜组件能够与所述铜箔的第二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铜箔组件和泡棉组件之间,且能够分别与所述铜箔组件和泡棉组件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优点:利用铜箔组件能够在保证较薄厚度的情况下有效进行散热,通过泡棉组件的设置则能够有效进行缓冲减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屏用的膜体机构
本技术涉及了显示辅助件
,具体的是一种显示屏用的膜体机构。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技术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日益发展,手机厚度变薄、尺寸变大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且随着硬件技术的革新,手机的硬件配置越来越高,例如单核、双核、四核等及电池容量的不断扩大、整体尺寸的变大等,手机等消费类的电子产品的发热问题日益成为设计人员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中发热问题严重会影响手机的寿命、消费者的使用感及安全性。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导热硅散热、单体金属片散热、石墨散热等,其中导热硅散热效果差且厚度胶厚;石墨散热成本高、且石墨因为分子结构易碎及分层的问题需要用双面胶包边,大大降低了加工效率及良率。另外,上述的散热方式仅仅具备散热的效果,并不具备缓冲防震等功能。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用的膜体机构,其利用铜箔组件能够在保证较薄厚度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进行散热,且通过泡棉组件的设置则能够有效进行缓冲减震的效果。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用的膜体机构,包括铜箔组件、沿第一方向分别位于所述铜箔组件相对两侧的泡棉组件和保护膜组件;所述铜箔组件包括铜箔、涂覆在所述铜箔第一表面上的第一胶层;所述泡棉组件包括泡棉本体、涂覆在所述泡棉本体背离所述铜箔一侧的表面上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能够和所述泡棉本体粘合,其中,所述泡棉本体采用亚克力发泡体为基材制成,所述保护膜组件能够与所述铜箔的第二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铜箔组件和泡棉组件之间,且能够分别与所述铜箔组件和泡棉组件抵接。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膜组件包括膜体、涂覆在所述膜体表面上的聚氨酯胶粘剂,所述聚氨酯胶粘剂能够与所述铜箔的第二表面粘合。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铜箔组件和泡棉组件之间的双面胶组件,所述双面胶组件包括采用PI材料制成的基体,所述基体的相对两表面均涂覆有分别与第一胶层和泡棉本体粘合的第三胶层。进一步地,与所述第一胶层粘合的所述第三胶层的厚度小于与所述泡棉本体粘合的所述第三胶层。进一步地,所述铜箔组件和所述双面胶组件沿第一方向上对应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处填充有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可为垫片。进一步地,还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二胶层粘合的离型膜,所述离型膜朝向所述第二胶层的表面上凸起有多个网格点。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膜组件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够供操作者作用的撕手部。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的铜箔组件,所述铜箔导热性能佳,能够有效地将手机电池、屏幕等部位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且根据铜箔的厚度较薄、质地柔软等属性,能够便于弯曲,有效配合后续工艺中的安装需求、降低安装难度;2、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的泡棉组件,所述泡棉本体的材质属性具有较佳的冲击吸收性、且柔软性好、具有优越的对凹凸表面的填充性;上述的性能不仅能够保证铜箔各处受力的均匀性,且能够对所述铜箔起到保护作用。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铜箔;2、泡棉本体;3、第二胶层;4、膜体;5、基体;6、垫片;7、离型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用的膜体4机构,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等产品上。该膜体4机构包括铜箔1组件、位于所述铜箔1组件上侧且与所述铜箔1组件粘合的保护膜组件、以及位于所述铜箔1组件下侧且与所述铜箔1组件粘合的泡棉组件。其中,所述铜箔1组件在手机使用过程中主要起到的是散热效果;所述泡棉组件在手机使用的过程中主要起到的是缓冲防震的效果。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铜箔1组件包括呈片状体的铜箔1,优选地,所述铜箔1的厚度可为35μm。铜箔1导热性能佳,能够有效地将手机电池、屏幕等部位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且根据铜箔1的厚度较薄、质地柔软等属性,能够便于弯曲,有效配合后续工艺中的安装需求、降低安装难度。其中,所述铜箔1的第一表面(即下侧表面)上涂覆有第一胶层,优选地,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可为15μm。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膜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铜箔1上方的膜体4,其中所述膜体4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铜箔1的截面积。其中,所述膜体4朝向所述铜箔1的表面上涂覆有聚氨酯胶粘剂,所述膜体4通过上述的所述聚氨酯胶粘剂能够与所述铜箔1粘合。本方式中,优选地,所述膜体4与所述铜箔1之间的粘合力可控制在3-6g/25mm之间。由于后期工艺所述保护膜需要与所述铜箔1之间进行分离,此处的所述粘合力的数值控制,能够使得所述保护膜在外力作用下易于和铜箔1分离,且通过胶体性质的选择,上述的所述聚氨酯胶粘剂在分离后不会残留在铜箔1表面上,进而不会影响所述铜箔1的后期使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铜箔1组件和所述泡棉组件之间设置有双面胶层,所述双面胶层包括采用PI材料制成的基体5,优选地,所述基体5的厚度可为25μm。所述基体5的上下两表面上均涂覆有胶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所述PI基体5的上表面上涂覆有能够与所述铜箔1下表面上涂覆的第一胶层粘合的第三胶层,厚度可为5μm;所述PI基体5的下表面上涂覆有能够与所述泡棉组件粘合的另一第三胶层,此处的第三胶层的厚度可为26μm。由于胶体与胶体之间的直接粘合、胶体与泡棉组件之间的粘合两处的粘合表面的粗糙度不同,上述采用不同厚度的第三胶体的控制,能够使得所述铜箔1与所述PI基体5之间的粘合力、所述泡棉组件与所述PI基体5之间的粘合力,两处的粘合力基本相同,进而在保证厚度较薄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避免在后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屏用的膜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箔组件、沿第一方向分别位于所述铜箔组件相对两侧的泡棉组件和保护膜组件,以及支撑组件;/n所述铜箔组件包括铜箔、涂覆在所述铜箔第一表面上的第一胶层;/n所述泡棉组件包括泡棉本体、涂覆在所述泡棉本体背离所述铜箔一侧的表面上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能够和所述泡棉本体粘合,其中,所述泡棉本体采用亚克力发泡体为基材制成,/n所述保护膜组件能够与所述铜箔的第二表面固定连接;/n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铜箔组件和泡棉组件之间,且能够分别与所述铜箔组件和泡棉组件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屏用的膜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箔组件、沿第一方向分别位于所述铜箔组件相对两侧的泡棉组件和保护膜组件,以及支撑组件;
所述铜箔组件包括铜箔、涂覆在所述铜箔第一表面上的第一胶层;
所述泡棉组件包括泡棉本体、涂覆在所述泡棉本体背离所述铜箔一侧的表面上的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能够和所述泡棉本体粘合,其中,所述泡棉本体采用亚克力发泡体为基材制成,
所述保护膜组件能够与所述铜箔的第二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铜箔组件和泡棉组件之间,且能够分别与所述铜箔组件和泡棉组件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用的膜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组件包括膜体、涂覆在所述膜体表面上的聚氨酯胶粘剂,所述聚氨酯胶粘剂能够与所述铜箔的第二表面粘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用的膜体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浩成钱健俞志超李保国崔旭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展新胶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