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367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包括一底板与一第一支撑板,底板的一侧壁上设有支撑壳,支撑壳远离底板的一侧处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架设有散热架,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三支撑板,底板与支撑壳的顶端罩设有气阀罩,第三支撑板与气阀罩连接。该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具有减小零件占用的空间,便于安装,提高加工和生产效率,便于散热,减小机械手安装空间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
本技术涉及机械手
,特别是一种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
技术介绍
气阀盒内通常安装气阀,气阀盒由多个钣金焊接而成,气阀罩作为整个罩子罩设在气阀盒的顶端,这不便于拆装,驱动电机安装在气阀盒外侧,拖链与气阀盒底端不连接。使用多个钣金件,增加加工和焊接成本,气阀盒在纵横两个运动方向上是单独安装,增加安装空间,不便于安装操作。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用以解决以上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具有减小零件占用的空间,便于安装,提高加工和生产效率,便于散热,减小机械手安装空间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一侧处设有一第一支撑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设有一支撑壳,所述支撑壳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处设有一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架设有一散热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一第三支撑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壳的顶端罩设有一气阀罩,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气阀罩连接;所述支撑壳的一端处设有一第一风罩,所述第三支撑板的顶部位置处设有一第二风罩;所述底板的顶端处平行设有一第一带轮槽与一第二带轮槽,所述第一带轮槽与所述第二带轮槽的同一端处设有一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穿设有一横行电机。优选的,所述气阀罩靠近所述第一风罩的侧壁为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的顶端处分别设有多个水平的第一条形孔与多个水平的第二条形孔,所述气阀罩远离所述第一风罩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水平的第三条形孔。优选的,所述支撑壳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处设有多个竖向的第四条形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位置处依次水平设有多个第五条形孔与一蜂鸣指示灯,所述蜂鸣指示灯的下端处设有一蜂鸣器连接孔。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板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一所述第二风罩、一L形的拖链固定板与一拖链穿孔,所述第二风罩的一侧处设有一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散热架的顶端处设有一接口面板,所述接口面板长度方向的一侧处设有一控制板。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一端两角处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引拔电机连接孔与多个第二引拔电机连接孔。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端处设有多个横行滑槽。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限位开关固定孔,所述限位开关固定孔靠近所述横行滑槽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控制板、横行电机和引拔电机设置在气阀盒内,减小零部件占用的空间,同时便于安装;2.气阀罩与支撑壳等使用一次冲压成型的钣金,提高加工和生产效率;3.各风罩和条形孔的设置,便于空气流通,散热;4.拖链从拖链穿孔内穿过气阀盒,便于零部件集中安装,减小所需的生产空间。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第三支撑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的底端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所述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1至附图4中,一种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包括一底板20。底板20的顶端一侧处设有一第一支撑板40,底板20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设有一支撑壳30。支撑壳30远离底板20的一侧处设有一第二支撑板50。第一支撑板40与第二支撑板50之间架设有一散热架60。散热架60的顶端处设有一接口面板61。接口面板61长度方向的一侧处设有一控制板65。控制板65控制各电机动作。第一支撑板40与第二支撑板50之间设有一第三支撑板70。底板20与支撑壳30的顶端罩设有一气阀罩10。第三支撑板70与气阀罩10连接。为了便于空气流动散热,支撑壳30的一端处设有一第一风罩31,第三支撑板70的顶部位置处设有一第二风罩71。支撑壳30远离第一支撑板40的一端处设有多个竖向的第四条形孔32。为了便于气阀盒的水平移动,底板20的顶端处平行设有一第一带轮槽21与一第二带轮槽22。第一带轮槽21与第二带轮槽22的同一端处设有一电机支架23,电机支架23上穿设有一横行电机24。底板20的一端两角处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引拔电机连接孔25与多个第二引拔电机连接孔26。底板20的底端处设有多个横行滑槽28。底板20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限位开关固定孔27,限位开关固定孔27靠近横行滑槽28设置。气阀罩10靠近第一风罩31的侧壁为阶梯结构,阶梯结构的顶端处分别设有多个水平的第一条形孔11与多个水平的第二条形孔12。气阀罩10远离第一风罩3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水平的第三条形孔13。第一支撑板40的顶部位置处依次水平设有多个第五条形孔41与一蜂鸣指示灯42。蜂鸣指示灯42的下端处设有一蜂鸣器连接孔43。蜂鸣器在运行故障时蜂鸣报警。第三支撑板70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一第二风罩71、一L形的拖链固定板72与一拖链穿孔75,拖链穿设在拖链穿孔75内,减小占用的生产空间。第二风罩71的一侧处设有一传感器73,传感器73感温后启动风罩内的风扇散热。第一引拔电机连接孔25上安装第一引拔电机,第二引拔电机连接孔26上安装第二引拔电机,两引拔电机同时控制引拔臂上机械手的水平移动,横行电机24带动气阀盒通过横行滑槽28沿横行机构水平滑动,第一风罩31与第二风罩71以及各条形孔便于气阀盒内电机的散热,横行拖链穿过拖链穿孔75,并安装在拖链固定板72上,气阀盒与拖链同时移动。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一侧处设有一第一支撑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设有一支撑壳,所述支撑壳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处设有一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架设有一散热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一第三支撑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壳的顶端罩设有一气阀罩,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气阀罩连接;/n所述支撑壳的一端处设有一第一风罩,所述第三支撑板的顶部位置处设有一第二风罩;/n所述底板的顶端处平行设有一第一带轮槽与一第二带轮槽,所述第一带轮槽与所述第二带轮槽的同一端处设有一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穿设有一横行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一侧处设有一第一支撑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设有一支撑壳,所述支撑壳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处设有一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架设有一散热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一第三支撑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壳的顶端罩设有一气阀罩,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气阀罩连接;
所述支撑壳的一端处设有一第一风罩,所述第三支撑板的顶部位置处设有一第二风罩;
所述底板的顶端处平行设有一第一带轮槽与一第二带轮槽,所述第一带轮槽与所述第二带轮槽的同一端处设有一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穿设有一横行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罩靠近所述第一风罩的侧壁为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的顶端处分别设有多个水平的第一条形孔与多个水平的第二条形孔,所述气阀罩远离所述第一风罩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水平的第三条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型伺服机械手的气阀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处设有多个竖向的第四条形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艾尔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