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铸造用浇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338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铸造用浇注装置,包括支承底座,支承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滚轮,支承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承侧板,支承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的内腔通过弧形滑块滑动连接有浇注箱,浇注箱与左右两侧的支承侧板之间设置有连接驱动装置,浇注箱的右侧壁与支承底座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浇注箱的顶部左侧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顶部设置有保温盖,浇注箱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顶部连接有电机,转动轴的外侧壁设置有搅匀装置,浇注箱的内腔侧壁设置有加热板,浇注箱的外侧壁设置有两组浇注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保证效果的浇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铸造用浇注装置
本技术涉及浇注设备
,具体为一种机械铸造用浇注装置。
技术介绍
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铸造是金属热加工工艺中的一种,中国的铸造技术已有6000历史,至今依然是金属热加工中的重要加工技术。现有技术中,浇注工作通常由工人将浇注液对准浇注口进行浇注,由于浇注液温度高,容易导致工人烫伤,同时工人浇注效率低,且浇注过程需要保持浇注液的温度。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机械铸造用浇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铸造用浇注装置,以解决上述装置浇注液温度高,容易导致工人烫伤,同时工人浇注效率低,且浇注过程需要保持浇注液的温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铸造用浇注装置,包括支承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滚轮,所述支承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承侧板,所述支承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的内腔通过弧形滑块滑动连接有浇注箱,所述浇注箱与左右两侧的支承侧板之间设置有连接驱动装置,所述浇注箱的右侧壁与支承底座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浇注箱的顶部左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顶部设置有保温盖,所述浇注箱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部连接有电机,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设置有搅匀装置,所述浇注箱的内腔侧壁设置有加热板,所述浇注箱的外侧壁设置有两组浇注管。优选的,所述连接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两组支承侧板相互贴近一侧的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与浇注箱之间均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连接板之间相固接,两组所述固定轴相互远离一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连接板靠近浇注箱一侧开设有圆形限位槽,所述浇注箱的左右两侧壁均匀设置有与圆形限位槽滑动连接有支承杆。优选的,右侧所述支承侧板的右侧壁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优选的,所述搅匀装置呈螺旋状,所述搅匀装置包括等间距设置于转动轴外侧壁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连接杆,多组所述连接杆从上到下尺寸依次减小,所述连接杆两两之间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多组搅拌件。优选的,所述浇注箱的内腔右侧壁顶部设置于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浇注管的出口端呈斜角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1.本技术设置有连接驱动装置,代替人工浇注,通过控制面板,使固定轴转动的同时带动浇注箱转动进行浇注工作,能够很好的把握浇注的角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设置于搅匀装置,当浇注液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控制加热板进行加热,时浇注液达到指定温度,保证浇注的效果,提高浇注质量;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保证效果的浇注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承底座,2-滑动滚轮,3-支承侧板,4-弧形滑槽,5-弧形滑块,6-浇注箱,7-连接驱动装置,71-连接板,72-固定轴,73-限位板,74-圆形限位槽,75-支承杆,8-限位弹簧,9-进料口,10-保温盖,11-转动轴,12-电机,13-搅匀装置,131-固定块,132-连接杆,133-活动杆,134-搅拌件,14-加热板,15-控制面板,16-温度传感器,17-浇注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铸造用浇注装置,包括支承底座1,其特征在于:支承底座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滚轮2,支承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承侧板3,支承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滑槽4,弧形滑槽4的内腔通过弧形滑块5滑动连接有浇注箱6,浇注箱6与左右两侧的支承侧板3之间设置有连接驱动装置7,浇注箱6的右侧壁与支承底座1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8,浇注箱6的顶部左侧开设有进料口9,进料口9的顶部设置有保温盖10,浇注箱6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转动轴11的顶部连接有电机12,转动轴11的外侧壁设置有搅匀装置13,浇注箱6的内腔侧壁设置有加热板14,浇注箱6的外侧壁设置有两组浇注管17。其中,连接驱动装置7包括设置于两组支承侧板3相互贴近一侧的连接板71,两组连接板71与浇注箱6之间均设置有固定轴72,固定轴72与连接板71之间相固接,两组固定轴72相互远离一侧设置有限位板73,连接板71靠近浇注箱6一侧开设有圆形限位槽74,浇注箱6的左右两侧壁均匀设置有与圆形限位槽74滑动连接有支承杆75,代替人工浇注,效率高。其中,右侧支承侧板3的右侧壁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5,便于操作。其中,搅匀装置13呈螺旋状,搅匀装置13包括等间距设置于转动轴11外侧壁的固定块131,固定块131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连接杆132,多组连接杆132从上到下尺寸依次减小,连接杆132两两之间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杆133,活动杆133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多组搅拌件134,均匀加热。其中,浇注箱6的内腔右侧壁顶部设置于与控制面板15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6,检测浇注液温度。其中,浇注管17的出口端呈斜角状,便于浇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装置为一种机械铸造用浇注装置,主要适用于机械铸造,使用时,打开保温盖10,将浇注液通过进料口9加入到浇注箱1中,通过温度传感器16将检测到的温度,并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15,当浇注液温度偏低时,控制面板15控制加热板14对浇注液进行加热处理,电机12带动转动轴11转动,使连接杆132带动活动杆133转动的同时使搅拌件134对浇注液进行搅拌,搅拌过程浇注液呈螺旋搅拌状,使浇注液受热更加均匀,保证浇注液的温度,提高浇注的效果,通过控制面板15控制限位板73的转动,使固定轴72带动浇注箱1倾斜一定的角度,通过支承杆75沿着圆形限位槽74滑动,并对浇注箱1起一个支承作用,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并打开顶部浇注管17的开关,使浇注液浇注到对应的模具当中,实现机械铸造的浇注工作,操作简便,且无人人工操作,避免温度过高,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铸造用浇注装置,包括支承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底座(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滚轮(2),所述支承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承侧板(3),所述支承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滑槽(4),所述弧形滑槽(4)的内腔通过(5)滑动连接有浇注箱(6),所述浇注箱(6)与左右两侧的支承侧板(3)之间设置有连接驱动装置(7),所述浇注箱(6)的右侧壁与支承底座(1)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8),所述浇注箱(6)的顶部左侧开设有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的顶部设置有保温盖(10),所述浇注箱(6)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的顶部连接有电机(12),所述转动轴(11)的外侧壁设置有搅匀装置(13),所述浇注箱(6)的内腔侧壁设置有加热板(14),所述浇注箱(6)的外侧壁设置有两组浇注管(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铸造用浇注装置,包括支承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底座(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滚轮(2),所述支承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承侧板(3),所述支承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滑槽(4),所述弧形滑槽(4)的内腔通过(5)滑动连接有浇注箱(6),所述浇注箱(6)与左右两侧的支承侧板(3)之间设置有连接驱动装置(7),所述浇注箱(6)的右侧壁与支承底座(1)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8),所述浇注箱(6)的顶部左侧开设有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的顶部设置有保温盖(10),所述浇注箱(6)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的顶部连接有电机(12),所述转动轴(11)的外侧壁设置有搅匀装置(13),所述浇注箱(6)的内腔侧壁设置有加热板(14),所述浇注箱(6)的外侧壁设置有两组浇注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铸造用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驱动装置(7)包括设置于两组支承侧板(3)相互贴近一侧的连接板(71),两组所述连接板(71)与浇注箱(6)之间均设置有固定轴(72),所述固定轴(72)与连接板(71)之间相固接,两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文龙叶章明叶建华陈维勇叶华周范军张秋华陈景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平市建阳区湛卢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