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868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包括:副车架,包括后架体、前架体、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后架体设有呈U字形布置的横向肢和两条纵向肢,所述前架体设有两个,所述前架体和所述纵向肢之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两个所述前架体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连接体;悬置总成,包括左前悬置、右前悬置和后悬置,所述左前悬置和所述右前悬置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前架体上,所述后悬置设置在所述横向肢;和电机总成,设置在所述左前悬置、所述右前悬置和所述后悬置上。前架体和纵向肢之间连接第一连接体,两个前架体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体,拓展时只需要更换两侧第一连接体,即可达提高动力系统承载结构的可拓展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在当前的汽车产业环境下,国家大力推行纯电动车的发展,销量及产业规模逐年递增,技术路线在前几年还是通过传统车平台改制,现今,全新开发适应三电系统的纯电动平台已经成为趋势,然而当前国内汽车产业内对于纯电动平台的开发还并未完全的走向成熟,各类电动车平台方案及布置形式同时存在且有待验证,并且主流的布置形式不能满足平台化和高扩展性的整车需求。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布置形式按照电机输出轴的旋转方向划分可以分为前旋和后旋,按照悬置形式划分可以分为承载式悬置和吊装式悬置,按照副车架结构划分可以分为铸铝一体式的副车架和传统钢制焊接副车架,当前国内主机厂主要应用的动力总成布置形式均是从这几种技术形式组合出来的,仍受传统车动力总成布置形式的影响并不符合电动车动力总成平台化扩展的特性。针对平台化的开发需求,平台车型的动力总成衍生需求,需要有一种符合出电动车动力输出特性,满足高扩展性的平台化动力总成布置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副车架(1),包括后架体(101)、前架体(102)、第一连接体(103)和第二连接体(104),所述后架体(101)设有呈U字形布置的横向肢和两条纵向肢,所述前架体(102)设有两个,所述前架体(102)和所述纵向肢之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103),两个所述前架体(102)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连接体(104);/n悬置总成,包括左前悬置(2)、右前悬置(3)和后悬置(4),所述左前悬置(2)和所述右前悬置(3)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前架体(102)上,所述后悬置(4)设置在所述横向肢;和/n电机总成(5),设置在所述左前悬置(2)、所述右前悬置(3)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副车架(1),包括后架体(101)、前架体(102)、第一连接体(103)和第二连接体(104),所述后架体(101)设有呈U字形布置的横向肢和两条纵向肢,所述前架体(102)设有两个,所述前架体(102)和所述纵向肢之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103),两个所述前架体(102)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连接体(104);
悬置总成,包括左前悬置(2)、右前悬置(3)和后悬置(4),所述左前悬置(2)和所述右前悬置(3)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前架体(102)上,所述后悬置(4)设置在所述横向肢;和
电机总成(5),设置在所述左前悬置(2)、所述右前悬置(3)和所述后悬置(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架体(101)和所述前架体(102)均设置为铸铝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体(103)和所述第二连接体(104)均设置为铝型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悬置(2)和所述右前悬置(3)分别与其连接的所述前架体(102)为一体成型的铸铝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03)焊接于所述后架体(101)和所述前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忠青李大鹏张显波石强张尚明夏弋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