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垛机器人末端关节走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15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1
一种码垛机器人末端关节走线装置,包括单向拖链、双向拖链、固定支架、旋转支架、导向板。固定支架将拖链固定与机器人固定端;旋转支架将拖链与机器人末端旋转轴联接;导向板用于对拖链导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单向拖链与双向拖链组合的方法,解决了码垛机器人末端关节走线的问题。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且紧凑,运动灵活,重量轻。良好的适用了机器人高速旋转运行工况,同时较少增加机器人负载,并保证电缆扭转无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码垛机器人末端关节走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码垛
,涉及一种码垛机器人末端关节走线装置。
技术介绍
机器人码垛已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机器人码垛采用关节机器人或三坐标机器人,抓取码放物料通常采用吸具或机械抓手,吸具或机械抓手与机器人末端关节联接。电缆从机器人本身走线至吸具或机械抓手,在末端关节处特别易磨损。在机器人高速运行的工况下,如何保护电缆且走线灵活;现有技术的码垛机器人末端关节走线装置,采用波纹软管垂挂,可以保护电缆且走线灵活。但其有两个缺点:只能在250度范围内旋转灵活;增高了机器人运行空间高度,有净高限制的场所,波纹软管垂挂的方法无法使用。现有其它设备的回转走线装置采用拖链回转走线,但其需要较大的内外托盘用来支撑导向,结构较大且重量偏重。这类回转走线装置的重量比吸具抓手自重还重,因机器人以承载能力分挡,导致机器人选型需要增大一档,会增加较多的项目成本。所以此类回转走线装置不适用于机器人末端关节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码垛机器人末端关节走线装置,结构简单且紧凑,运动灵活,重量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码垛机器人末端关节走线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单向拖链、双向拖链、旋转支架、导向板;固定支架与机器人固定孔联接;单向拖链的一头与固定支架联接,另一头与双向拖链联接;双向拖链另一头与旋转支架联接。旋转支架为圆桶形,桶底开孔与机器人末端旋转端螺栓联接。导向板用于导向双向拖链。所述的旋转支架成圆桶形,桶底开孔与机器人联接。本技术采用单向拖链、双向拖链组成的方法解决机器人末端关节走线,其有益效果是:在机器人高速运行的工况下,本技术的在400度范围内运转灵活,有效地保护电缆,且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机器人末端关节走线装置示意图。图2为技术码垛机器人末端关节走线装置示意图。图3为技术走线装置示意图。图4为机器人零点位时新型走线装置示意图。图5为机器人旋转-200度时新型走线装置示意图。图6为机器人旋转+200度时新型走线装置示意图。图中:1-固定支架,2-单向拖链,3-双向拖链,4-旋转支架,5-导向板,6-机器人,7-抓手,8-波纹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案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2、图3,一种码垛机器人末端关节走线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单向拖链(2)、双向拖链(3)、旋转支架(4)、导向板(5)。固定支架(1)与机器人(6)的固定孔联接;单向拖链(2)的一头与固定支架联接,另一头与双向拖链(3)联接;双向拖链(3)另一头与旋转支架(4)联接。旋转支架(4)为圆桶形,桶底开孔与机器人(6)末端旋转端螺栓联接。导向板(5)用于导向双向拖链。参见图4,机器人没有转动处于零点位时,固定支架(1)与旋转支架(4)处相同位置。参见图5,机器人向左旋转-200度时,固定支架(1)固定不动,旋转支架(4)牵引双向拖链(3)旋转至-200度。双向拖链(3)反向沿旋转支架(4)圆桶外圈弯曲。参见图6,机器人向右旋转+200度时,固定支架(1)固定不动,旋转支架(4)牵引双向拖链(3)旋转至+200度。双向拖链(3)跟单向拖链(2)同向弯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码垛机器人末端关节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单向拖链(2)、双向拖链(3)、旋转支架(4)、导向板(5);固定支架(1)与机器人固定孔联接;单向拖链的一头与固定支架联接,另一头与双向拖链联接;双向拖链另一头与旋转支架联接;旋转支架与机器人末端旋转端联接;导向板用于导向双向拖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码垛机器人末端关节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单向拖链(2)、双向拖链(3)、旋转支架(4)、导向板(5);固定支架(1)与机器人固定孔联接;单向拖链的一头与固定支架联接,另一头与双向拖链联接;双向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海浪陈建谭志新庄海龙张春磊李连杰严普刘贵黄水根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长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