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冲压轮护面
本专利技术属于客车外覆盖件应用
,具体是一种客车冲压轮护面。
技术介绍
目前客车生产模式为“点单式”生产,即客户选配置下单,客车企业根据客户配置单进行设计生产,使得客车悬架状态多,进而导致轮区护面状态极多,轮护面模具种类、数量繁多,导致开模成本高、设计任务重、生产效率低。同时现今客车轮轮护面材质使用铝制,原材料成本贵、材料利用率低。多项因素叠加导致客车轮护面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冲压轮护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冲压轮护面,包括左挡泥板、左斜撑、外板、上横梁、铰链、右斜撑和右挡泥板,所述上横梁的一端焊接有左挡泥板,所述上横梁的另一端焊接有右挡泥板,所述左挡泥板与上横梁之间焊接有左斜撑,所述右挡泥板与上横梁之间焊接有右斜撑,即左挡泥板、左斜撑、上横梁、右斜撑和右挡泥板之间形成敞口式的整体骨架Q,所述整体骨架Q的内侧耦合有外板,所述上横梁的两端经螺栓安装有铰链。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冲压轮护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挡泥板(1)、左斜撑(2)、外板(3)、上横梁(4)、铰链(5)、右斜撑(6)和右挡泥板(7),所述上横梁(4)的一端焊接有左挡泥板(1),所述上横梁(4)的另一端焊接有右挡泥板(7),所述左挡泥板(1)与上横梁(4)之间焊接有左斜撑(2),所述右挡泥板(7)与上横梁(4)之间焊接有右斜撑(6),即左挡泥板(1)、左斜撑(2)、上横梁(4)、右斜撑(6)和右挡泥板(7)之间形成敞口式的整体骨架Q,所述整体骨架Q的内侧耦合有外板(3),所述上横梁(4)的两端经螺栓安装有铰链(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冲压轮护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挡泥板(1)、左斜撑(2)、外板(3)、上横梁(4)、铰链(5)、右斜撑(6)和右挡泥板(7),所述上横梁(4)的一端焊接有左挡泥板(1),所述上横梁(4)的另一端焊接有右挡泥板(7),所述左挡泥板(1)与上横梁(4)之间焊接有左斜撑(2),所述右挡泥板(7)与上横梁(4)之间焊接有右斜撑(6),即左挡泥板(1)、左斜撑(2)、上横梁(4)、右斜撑(6)和右挡泥板(7)之间形成敞口式的整体骨架Q,所述整体骨架Q的内侧耦合有外板(3),所述上横梁(4)的两端经螺栓安装有铰链(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冲压轮护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3)与整体骨架Q之间通过表面粘接和立面点焊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冲压轮护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3)包括外板加强翻边圈(31)、外板大面(32)和外板轮眉(33),所述外板加强翻边圈(31)设置在外板(3)的边界位置,所述外板大面(32)的外侧连接有外板加强翻边圈(31),所述外板大面(32)内侧连接有外板轮眉(33),所述外板轮眉(33)呈圆弧拱形结构,所述外板加强翻边圈(31)与外板大面(32)及外板轮眉(33)与外板大面(32)之间均具有高度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客车冲压轮护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4)包括上横梁铰链避让缺口(41)、上横梁粘接面A(42)、上横梁粘接面B(43)、上横梁焊接面C(44)、上横梁轮眉避让缺口(45)、上横梁焊接面D(46)和上横梁排液孔(47),所述上横梁(4)的两端开设有便于铰链(5)安装的上横梁铰链避让缺口(41),所述上横梁粘接面A(42)、上横梁粘接面B(43)、上横梁焊接面C(44)弧度与外板大面(32)弧度匹配,所述上横梁焊接面D(46)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信晴,王冰清,李杨,唐锐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