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油室结构的充油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28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油室结构的充油电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向油室的内腔中充分注油致使机械密封不能充分润滑引起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油室的端壁上设置注油孔,所述注油孔设置在端面的周边位置,所述油室的端壁的壁厚从一侧向另外一侧由厚逐渐变薄,对应于所述注油孔的位置的壁厚最薄,远离所述注油孔的位置的壁厚最厚,即所述油室的端壁的内表面为倾斜面,倾斜油室内壁面从远离所述注油孔的一侧向靠近所述注油孔的一侧倾斜。其效果:改变油室结构,能够使机械密封能够完全浸润在机械油中,避免机械密封由于润滑不足而加剧磨损,避免因机械密封模式导致电机进水等故障的出现,减少电机维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油室结构的充油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油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改进油室结构的充油电机。
技术介绍
充油电机(如充油式潜水电机)由于电机腔内部需要充满机械油,使电机上端(使用时通常为直立放置,油室设置于电机的上端)的机械密封一直处于油环境中,避免机械密封由于润滑不足而加剧磨损,避免因机械密封模式导致电机进水等故障的出现。现有的油室的端壁(即使用时位于上端的端壁)的内表面与电机的轴线相垂直。电机抽真空后再向油室中注油,在理想状态下,机械密封能够浸润在继续油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存在各种因素,油室内腔上端会存在空气,机械油不能充满油室,导致加油量不足,机械密封往往不能完全沉浸在机械油里,影响机械油对机械密封的润滑效果,最终影响电机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油室结构的充油电机,改变油室结构,能够使机械密封能够完全浸润在机械油中,避免机械密封由于润滑不足而加剧磨损,避免因机械密封模式导致电机进水等故障的出现,减少电机维修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进油室结构的充油电机,包括机壳,设置在所述机壳一端的油室,设置在机壳内的上挡套、有绕组定子铁芯和转子,所述转子上的转轴穿过所述上挡套伸入所述油室的轴孔中,所述转轴上设置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位于所述轴孔中,所述上挡套隔离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和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室的端壁上设置注油孔,所述注油孔设置在端面的周边位置,所述油室的端壁的壁厚从一侧向另外一侧由厚逐渐变薄,对应于所述注油孔的位置的壁厚最薄,远离所述注油孔的位置的壁厚最厚,即所述油室的端壁的内表面为倾斜面,倾斜油室内壁面从远离所述注油孔的一侧向靠近所述注油孔的一侧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油室结构的充油电机,包括机壳,设置在所述机壳一端的油室,设置在机壳内的上挡套、有绕组定子铁芯和转子,所述转子上的转轴穿过所述上挡套伸入所述油室的轴孔中,所述转轴上设置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位于所述轴孔中,所述上挡套隔离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和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室的端壁上设置注油孔,所述注油孔设置在端面的周边位置,所述油室的端壁的壁厚从一侧向另外一侧由厚逐渐变薄,对应于所述注油孔的位置的壁厚最薄,远离所述注油孔的位置的壁厚最厚,即所述油室的端壁的内表面为倾斜面,倾斜油室内壁面从远离所述注油孔的一侧向靠近所述注油孔的一侧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油室结构的充油电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滕晓莫巧平胡杰蔡艇胡健彬
申请(专利权)人: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