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27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52
本申请涉及有刷直流电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子组件,其包括定子机壳、安装于定子机壳内壁的两个磁瓦,两个磁瓦竖直方向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间隙设置有弹性部,所述第二间隙设置有消音部,所述弹性部和消音部用于使两个磁瓦彼此非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间隙的间隙宽度比第二间隙的间隙宽度小5.3‑5.6mm。本申请具有减弱有刷直流电机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轴承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组件
本申请涉及有刷直流电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子组件。
技术介绍
在有刷直流电机的结构中,如图1所示,定子组件包括定子机壳1和两个磁瓦2。磁瓦2一般都被制作成圆环形,定子机壳1的外表面都制作成圆柱形状,采用粘结剂把圆环形磁瓦2固定于定子机壳1内壁,两个磁瓦2围合成的中轴线和定子机壳1的中轴线重合。两个磁瓦2间隔且对称设置,其中一个磁瓦2沿平行于定子机壳1中轴线方向的两侧和另一个磁瓦2沿平行于定子机壳1中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将两个磁瓦2之间的两个沿平行于中轴线方向的间隙分别命名为第一间隙3和第二间隙4;定子机壳1具有前端5和后端6,前端5开设有供电机轴承穿设的轴承孔7,磁瓦2和定子机壳1的前端5抵触,磁瓦2和定子机壳1的后端6设有间距。在有刷直流电机的加工过程中,电机轴承不可避免难以完美和轴承孔匹配,因此电机轴承和轴承孔内壁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间隙,当有刷直流电机工作时,电机轴承在转动过程中快速和轴承孔内壁碰撞,从而产生轴承噪音,即机械噪音,久而久之影响有刷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弱有刷直流电机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轴承音,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组件。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定子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定子组件,包括包括定子机壳、安装于定子机壳内壁的两个磁瓦,两个磁瓦竖直方向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间隙设置有弹性部,所述第二间隙设置有消音部,所述弹性部和消音部用于使两个磁瓦彼此非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间隙的间隙宽度比第二间隙的间隙宽度小5.3-5.6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间隙的间隙宽度小于第二间隙的间隙宽度,从而使得两个磁瓦呈非对称设置,非对称分布后的两个磁瓦产生的磁力指向第二间隙,当电机启动后,两个磁瓦产生的磁力使轴承向靠近消音部的方向略微倾斜,减少了轴承在轴承孔内晃动而产生噪音,从而改善了有刷直流电机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轴承音。优选的,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条、第二弹性条、以及连接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的弧形条,所述第一弹性条、第二弹性条分别用于和两个磁瓦靠近第一间隙的一侧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性条将相邻的磁瓦往第二间隙的方向施加弹力,第二弹性条将相邻的磁瓦往第二间隙的方向施加弹力,从而保证两个磁瓦处于非对称分布,结构简单。优选的,所述弹性部的开口大小从靠近弧形条的一端到远离弧形条的一端逐渐增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对两个磁瓦施加足够的弹力,从而使得两个磁瓦更稳定的安装于定子机壳内。优选的,所述弹性部的开口朝向定子机壳的后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弹性部的安装。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条、第二弹性条和弧形条的横截面呈矩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弹性部更稳定的支撑两个磁瓦。优选的,所述消音部包括第一蝴蝶翅和第二蝴蝶翅,所述第一蝴蝶翅和第二蝴蝶翅对称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蝴蝶翅用于和相邻的磁瓦远离弹性部的一侧抵触,所述第二蝴蝶翅用于和相邻的磁瓦远离弹性部的一侧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蝴蝶翅和第二蝴蝶翅配合第一弹性条和第二弹性条,使得两个磁瓦更稳定的安装于定子机壳内。优选的,所述第一蝴蝶翅用于和相邻的磁瓦抵触的一侧设有直型部和倾斜部,所述直型部位于第一蝴蝶翅靠近轴承孔的一端,所述倾斜部位于第一蝴蝶翅远离轴承孔的一端;所述直型部用于和相邻的磁瓦抵触,所述倾斜部和相邻的磁瓦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磁瓦往倾斜部的倾斜方向敲入定子机壳内即可,倾斜部使得磁瓦更方便的安装于定子机壳内,直型部用于对磁瓦进行稳定支撑。优选的,所述倾斜部远离第二蝴蝶翅的一侧从第一蝴蝶翅向靠近第二蝴蝶翅的方向倾斜,所述倾斜部从定子机壳前端向定子机壳后端的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磁瓦跟方便的从倾斜部滑入定子机壳内。优选的,所述倾斜部靠近相邻的磁瓦的一侧设置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的设置减少磁瓦沿倾斜部滑入定子机壳的过程中擦伤。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将两个磁瓦设置成非对称分布,使得两个磁瓦产生的磁力指向第二间隙,当电机启动后,两个磁瓦产生的磁力使轴承向靠近消音部的方向略微倾斜,减少了轴承在轴承孔内晃动而产生噪音,从而改善了有刷直流电机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轴承音;2.通过设置弹性部和消音部,使得两个磁瓦始终处于非对称分布的状态,减弱了轴承音的产生,结构简单,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相关技术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弹性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磁瓦、消音部的位置关系、以及定子机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定子机壳;2、磁瓦;3、第一间隙;4、第二间隙;5、前端;6、后端;7、轴承孔;8、弹性部;81、第一弹性条;82、第二弹性条;83、弧形条;9、消音部;91、第一消音孔;92、第二消音孔;93、第一蝴蝶翅;94、第二蝴蝶翅;95、直型部;96、倾斜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定子组件。参照图2和图3,定子组件包括定子机壳1、安装于定子机壳1内壁的两个磁瓦2。在电机的转动过程中,两块磁瓦2被同时充磁,其中一块磁瓦2在工作气隙内呈N极,另一块磁瓦2在工作气隙内呈S极。第一间隙3设置有弹性部8,第二间隙4设置有用于消除轴承噪音的消音部9。参照图3和图4,弹性部8的形状呈类U形,弹性部8包括第一弹性条81、第二弹性条82、以及连接第一弹性条81和第二弹性条82的弧形条83,第一弹性条81、第二弹性条82和弧形条83一体设置,第一弹性条81、第二弹性条82和弧形条83形成一个呈U形的弹性部8,弹性部8的开口大小从靠近弧形条83的一端到远离弧形条83的一端逐渐增大。弹性部8的开口朝向定子机壳1的后端6。两个磁瓦2靠近第一间隙3的一侧分别和第一弹性条81、第二弹性条82抵触。第一弹性条81、第二弹性条82和弧形条83的横截面呈矩形,使得弹性部8更稳定的支撑两个磁瓦2。参照图5和图6,消音部9包括第一消音孔91、第二消音孔92、第一蝴蝶翅93和第二蝴蝶翅94,第一消音孔91和第二消音孔92间隔设置,第一消音孔91和第二消音孔92对称设置,第一蝴蝶翅93和第二蝴蝶翅94分别位于第一消音孔91和第二消音孔92,第一蝴蝶翅93和第二蝴蝶翅94对称设置。第一蝴蝶翅93远离第二蝴蝶翅94的一侧向内凹陷,第一蝴蝶翅93远离第二蝴蝶翅94的一侧用于和相邻的磁瓦2远离弹性部8的一侧抵触;第二蝴蝶翅94远离第一蝴蝶翅93的一侧向内凹陷,第二蝴蝶翅94远离第一蝴蝶翅93的一侧用于和相邻的磁瓦2远离弹性部8的一侧抵触。参照图3和图6,将第一蝴蝶翅93和相邻的磁瓦2抵触的一侧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机壳(1)、安装于定子机壳(1)内壁的两个磁瓦(2),两个磁瓦(2)竖直方向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两个磁瓦(2)之间的两个沿平行于中轴线方向的间隙分别为第一间隙(3)和第二间隙(4),所述第一间隙(3)设置有弹性部(8),所述第二间隙(4)设置有消音部(9),所述弹性部(8)和消音部(9)用于使两个磁瓦(2)彼此非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间隙(3)的间隙宽度比第二间隙(4)的间隙宽度小5.3-5.6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机壳(1)、安装于定子机壳(1)内壁的两个磁瓦(2),两个磁瓦(2)竖直方向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两个磁瓦(2)之间的两个沿平行于中轴线方向的间隙分别为第一间隙(3)和第二间隙(4),所述第一间隙(3)设置有弹性部(8),所述第二间隙(4)设置有消音部(9),所述弹性部(8)和消音部(9)用于使两个磁瓦(2)彼此非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间隙(3)的间隙宽度比第二间隙(4)的间隙宽度小5.3-5.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8)包括第一弹性条(81)、第二弹性条(82)、以及连接第一弹性条(81)和第二弹性条(82)的弧形条(83),所述第一弹性条(81)、第二弹性条(82)分别用于和两个磁瓦(2)靠近第一间隙(3)的一侧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8)的开口大小从靠近弧形条(83)的一端到远离弧形条(83)的一端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8)的开口朝向定子机壳(1)的后端(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条(81)、第二弹性条(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戈张志刘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高精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