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转轴的压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70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子转轴的压槽装置,涉及电机定子加工的技术领域,改善了定子片不便于从凹模板的凹槽内取出的问题,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凹模板,所述下模座于安装凹模板的位置开设有供凹模板容置的容置槽,所述凹模板的内圈具有一圈均匀分布的槽孔,所述凹模板内设置有定子片,所述相邻槽孔之间设置有贯穿凹模板设置的插孔,所述下模座内部设置有贯穿插孔设置的推杆,所述下模座内部设置有驱动推杆相对下模座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所述推杆处于最高的位置时延伸至插孔的上端边沿。本申请具有便于将定子片从凹模板的凹槽内取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转轴的压槽装置
本申请涉及电机定子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子转轴的压槽装置。
技术介绍
定子转轴是定子的重要部件,也是电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定子转轴使用硅钢片冲压成型。授权公告号为CN207756736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片的冲压扭槽模具,包括下模组件和上模组件,在下模组件中包含有凹模板和套在凹模板外圈并可带动定子片旋转的转盘。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中的冲压模具在对定子硅钢片进行冲压的过程中,定子硅钢片容置在凹模板内部,当定子硅钢片冲压完成后,定子片不便于从凹模板的凹槽内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便于将定子片从凹模板的凹槽内取出,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转轴的压槽装置。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转轴的压槽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定子转轴的压槽装置,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凹模板,所述下模座于安装凹模板的位置开设有供凹模板容置的容置槽,所述凹模板的内圈具有一圈均匀分布的槽孔,所述凹模板内设置有定子片,所述相邻槽孔之间设置有贯穿凹模板设置的插孔,所述下模座内部设置有贯穿插孔设置的推杆,所述下模座内部设置有驱动推杆相对下模座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所述推杆处于最高的位置时延伸至插孔的上端边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定子片的冲模操作时,将凹模板放置在容置槽内部,使得推杆与插孔处于同一轴线上,将定子片放置于凹模板的凹槽内,驱动上模组件向下压动进行冲模的操作,操作完成后,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推杆移动至上端延伸至插孔的上端,从而实现对加工完成的定子片从凹模板的凹槽内推出的操作,从而实现便于将定子片从凹模板的凹槽内取出。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推杆下端的第一凸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第一凸轮相对下模座旋转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转轴转动的手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柄带动转轴转动,当凸轮远离转轴的一端抵接于推杆的下端时,实现第一凸轮向上推动推杆延伸出插孔的上端,从而实现对定子片的推动作用。可选的,所述推杆以凹模板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推杆,便于实现推杆对定子片多个角度的均匀的施加推力。可选的,所述相邻推杆之间连接有连板,所述第一凸轮设置于连板的下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板的设置,便于实现对多个推杆之间的同步推动作用。可选的,所述容置槽内部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凹模板的侧壁开设有供定位杆插接的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杆及定位孔的设置,便于实现推杆与插孔的快速定位。可选的,所述推杆上连接有抵接于凹模板下板面的抵板,所述下模座内部设置有驱动抵板推动凹模板脱离容置槽的第二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抵板,便于实现将凹模板脱离下模座。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转轴上的第二凸轮,第二凸轮远离转轴的一端到转轴的距离大于第一凸轮远离转轴的一端到转轴的距离,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第二凸轮相对转轴转动的转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杆驱动第二凸轮相对转轴旋转,当第二凸轮远离转轴的一端抵接于连板时,推动抵板抵接于凹模板的下侧面,从而实现凹模板从容置槽内脱离。可选的,所述转杆延伸至下模座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带动转杆旋转的转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柄的设置,便于实现转杆带动第二凸轮相对转轴的旋转。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当进行定子片的冲模操作时,将凹模板放置在容置槽内部,使得推杆与插孔处于同一轴线上,将定子片放置于凹模板的凹槽内,驱动上模组件向下压动进行冲模的操作,操作完成后,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推杆移动至上端延伸至插孔的上端,从而实现对加工完成的定子片从凹模板的凹槽内推出的操作,从而实现便于将定子片从凹模板的凹槽内取出;2.通过转杆驱动第二凸轮相对转轴旋转,当第二凸轮远离转轴的一端抵接于连板时,推动抵板抵接于凹模板的下侧面,从而实现凹模板从容置槽内脱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凸显下模座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凸显第一驱动组件的剖示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凸显第一凸轮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凸显第二凸轮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组件;2、下模座;21、容置槽;22、通孔;23、定位杆;3、凹模板;31、凹槽;32、槽孔;33、插孔;34、定位孔;4、定子片;5、推杆;51、抵板;6、连板;7、第一驱动组件;71、第一凸轮;72、转轴;73、手柄;8、轴承;9、第二驱动组件;91、第二凸轮;92、转杆;93、转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定子转轴的压槽装置。参照图1,定子转轴的压槽装置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座2,下模座2上开设有容置槽21,容置槽21内部安装有凹模板3,凹模板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定子片4的凹槽31。参照图2,凹模板3的内圈具有一圈均匀分布的槽孔32,相邻的槽孔32之间设置有贯穿凹模板3设置的插孔33,容置槽21的底部开设有与插孔33同轴设置的通孔22,容置槽21内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定位杆23,凹模板3对应定位杆23的位置开设有供定位杆23插接的定位孔34。通过定位杆23与定位孔34的设置,便于实现凹模板3的插孔33与通孔22处于同轴的位置。参照图2和图3,插孔33以凹模板3的周向均匀设置,且插孔33均设置于相邻的槽孔32之间,通孔22对应插孔33的数目设置,同时,插孔33与通孔22之间设置有推杆5,相邻推杆5远离凹模板3的一端连接有连板6,连板6的下端设置有推动推杆5移动至凹模板3的上端的第一驱动组件7。参照图3和图4,第一驱动组件7包括设置于连板6下端的第一凸轮71,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凸轮71上的转轴72,转轴72的轴线与第一凸轮71的中心不重合,转轴72延伸至下模座2的外部,转轴72与下模座2接触的位置均设置有轴承8。转轴72延伸至下模座2外部的一端连接有手柄73,通过手柄73及转轴72带动第一凸轮71转动,当第一凸轮71远离转轴72的一端转动至与连板6接触时,推杆5的上端延伸至插孔33的上端,从而推动加工完成的定子片4移动至凹模板3的上部,从而便于实现定子片4便捷的拿取。参照图5,推杆5上设置有抵接于凹模板3下侧壁的抵板51,连板6的下部设置有驱动凹模板3向远离容置槽21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9,第二驱动组件9包括转动连接于转轴72上的第二凸轮91,第二凸轮91与转轴72之间设置有轴承8,轴承8的内圈与转轴72固定连接,轴承8的外圈与第二凸轮91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组件9还包括连接于第二凸轮91上的转杆92,转杆92套设在转轴72的外部,转杆92延伸至下模座2外部的位置设置有带动转杆92旋转的转柄93,转柄93设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转轴的压槽装置,包括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上设置有凹模板(3),所述下模座(2)于安装凹模板(3)的位置开设有供凹模板(3)容置的容置槽(21),所述凹模板(3)的内圈具有一圈均匀分布的槽孔(32),所述凹模板(3)内设置有定子片(4),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槽孔(32)之间设置有贯穿凹模板(3)设置的插孔(33),所述下模座(2)内部设置有贯穿插孔(33)设置的推杆(5),所述下模座(2)内部设置有驱动推杆(5)相对下模座(2)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7),在第一驱动组件(7)的作用下,所述推杆(5)处于最高的位置时延伸至插孔(33)的上端边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转轴的压槽装置,包括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上设置有凹模板(3),所述下模座(2)于安装凹模板(3)的位置开设有供凹模板(3)容置的容置槽(21),所述凹模板(3)的内圈具有一圈均匀分布的槽孔(32),所述凹模板(3)内设置有定子片(4),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槽孔(32)之间设置有贯穿凹模板(3)设置的插孔(33),所述下模座(2)内部设置有贯穿插孔(33)设置的推杆(5),所述下模座(2)内部设置有驱动推杆(5)相对下模座(2)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7),在第一驱动组件(7)的作用下,所述推杆(5)处于最高的位置时延伸至插孔(33)的上端边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转轴的压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包括设置在推杆(5)下端的第一凸轮(71),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还包括驱动第一凸轮(71)相对下模座(2)旋转的转轴(72),所述转轴(72)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转轴(72)转动的手柄(7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转轴的压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以凹模板(3)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子转轴的压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方玲张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高精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