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31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属于装胎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包括安装支架以及下抽头机构,所述下抽头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下抽头机构包括下抽头片以及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下抽头片连接,所述下抽头片围绕在轮毂的外围;安装时,轮胎往下移动之后所述下抽头片位于轮胎与轮毂之间,安装完毕后,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下抽头片抽离轮胎与轮毂之间,通过下抽头片与动力装置的配合,能准确地将轮胎安装到轮毂上,且方便下抽头片抽离轮胎与轮毂之间,增加工人们装胎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
本技术涉及装胎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
技术介绍
免充气轮胎是采用高性能弹性材料、专有工艺制造,内外胎一体,空腔结构,具有不怕扎、弹性好、耐磨、滚动阻力小等优点,使用寿命是充气胎的3倍以上;为保证轮胎的胎趾能够牢固的卡在轮辋槽内,因此,免充气轮胎的内圈一般比轮辋的直径要小很多,同时由于内外胎是一体,安装及其困难。传统的安装免充气轮胎的方式为保证轮胎能顺利安装到位,减少与轮辋间的摩擦,安装时,轮胎的毂内和轮辋的外表面需喷、涂润滑剂,润滑剂可选择常用的肥皂水、洗衣粉水等,有条件的可用轮胎专用润滑剂,但绝不能使用油脂类等工业常用润滑油等,因它们会溶胀橡胶,损坏轮胎。目前免充气轮胎的安装由人工在操作台操作完成,并不能准确地将轮胎安装到轮毂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通过下抽头片与动力装置的配合,能准确地将轮胎安装到轮毂上,且方便下抽头片抽离轮胎与轮毂之间,增加工人们装胎的工作效率。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包括安装支架以及下抽头机构,所述下抽头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下抽头机构包括下抽头片以及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下抽头片连接,所述下抽头片围绕在轮毂的外围;安装时,轮胎往下移动之后所述下抽头片位于轮胎与轮毂之间,安装完毕后,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下抽头片抽离轮胎与轮毂之间。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轮毂的轮毂底座,所述轮毂底座通过若干个立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下抽头机构位于所述轮毂底座内。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轮毂底座上开设有用于所述下抽头片抽离所述轮毂底座的凹槽,使得所述下抽头机构能够在所述轮毂底座内活动。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抽头机构还包括第一感应开关以及第二感应开关,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以及所述第二感应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一油缸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位于所述第二感应开关的上方;当所述第一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第一油缸时,所述第一油缸停止上升,当所述第二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第一油缸时,所述第一油缸停止下降。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扩张锥台以及压轮圈,所述压轮圈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扩张锥台位于所述下抽头机构的上方,且所述压轮圈的内径大于所述扩张锥台的最大外径。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压轮圈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压轮圈上下活动的第二油缸。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配置有第三感应开关以及第四感应开关,所述第三感应开关以及所述第四感应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二油缸的一侧,且所述第三感应开关位于所述第四感应开关的上方;当所述第三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第二油缸时,所述第二油缸停止上升,当所述第四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第二油缸时,所述第二油缸停止下降。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配置有油泵,所述油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上配置有若干个按键,分别控制所述动力装置、所述第二油缸以及所述油泵。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配置有若干个光轴,若干个所述光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油缸以及所述第二油缸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属于装胎机
,包括安装支架以及下抽头机构,所述下抽头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下抽头机构包括下抽头片以及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下抽头片连接,所述下抽头片围绕在轮毂的外围;安装时,轮胎往下移动之后所述下抽头片位于轮胎与轮毂之间,安装完毕后,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下抽头片抽离轮胎与轮毂之间,通过下抽头片与动力装置的配合,能准确地将轮胎安装到轮毂上,且方便下抽头片抽离轮胎与轮毂之间,增加工人们装胎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轮毂底座与下抽头片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下抽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支架;2、下抽头机构;21、下抽头片;22、动力装置;221、第一油缸;23、第一感应开关;24、第二感应开关;3、轮毂底座;31、凹槽;4、立柱;5、扩张锥台;6、压轮圈;61、第二油缸;7、第三感应开关;8、第四感应开关;9、油泵;10、电控箱;101、按键;11、光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包括安装支架1以及下抽头机构2,下抽头机构2安装在安装支架1上;下抽头机构2包括下抽头片21以及动力装置22,动力装置22的动力输出端与下抽头片21连接,下抽头片21围绕在轮毂的外围;安装时,轮胎往下移动之后下抽头片21位于轮胎与轮毂之间,安装完毕后,动力装置22带动下抽头片21抽离轮胎与轮毂之间。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支撑轮毂的轮毂底座3,轮毂底座3通过若干个立柱4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1上,下抽头机构2位于轮毂底座3内。优选地,轮毂底座3上开设有用于下抽头片21抽离轮毂底座3的凹槽31,使得下抽头机构2能够在轮毂底座3内活动。优选地,下抽头机构2还包括第一感应开关23以及第二感应开关24,动力装置22包括第一油缸221,第一感应开关23以及第二感应开关24安装在第一油缸221的一侧,且第一感应开关23位于第二感应开关24的上方;当第一感应开关23感应到第一油缸221时,第一油缸221停止上升,当第二感应开关24感应到第一油缸221时,第一油缸221停止下降。优选地,还包括扩张锥台5以及压轮圈6,压轮圈6活动安装在安装支架1上,扩张锥台5位于下抽头机构2的上方,且压轮圈6的内径大于扩张锥台5的最大外径。优选地,压轮圈6包括用于带动压轮圈6上下活动的第二油缸61。优选地,还配置有第三感应开关7以及第四感应开关8,第三感应开关7以及第四感应开关8安装在第二油缸61的一侧,且第三感应开关7位于第四感应开关8的上方;当第三感应开关7感应到第二油缸61时,第二油缸61停止上升,当第四感应开关8感应到第二油缸61时,第二油缸61停止下降。优选地,还配置有油泵9,油泵9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1上。优选地,还包括电控箱10,电控箱10上配置有若干个按键101,分别控制动力装置22、第二油缸61以及油泵9。优选地,还配置有若干个光轴11,若干个光轴11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1上,且位于第一油缸221以及第二油缸61的两侧。使用本设备之前,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其特征在于:/n包括安装支架(1)以及下抽头机构(2),所述下抽头机构(2)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1)上;/n所述下抽头机构(2)包括下抽头片(21)以及动力装置(22),所述动力装置(2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下抽头片(21)连接,所述下抽头片(21)围绕在轮毂的外围;/n安装时,轮胎往下移动之后所述下抽头片(21)位于轮胎与轮毂之间,安装完毕后,所述动力装置(22)带动所述下抽头片(21)抽离轮胎与轮毂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安装支架(1)以及下抽头机构(2),所述下抽头机构(2)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1)上;
所述下抽头机构(2)包括下抽头片(21)以及动力装置(22),所述动力装置(2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下抽头片(21)连接,所述下抽头片(21)围绕在轮毂的外围;
安装时,轮胎往下移动之后所述下抽头片(21)位于轮胎与轮毂之间,安装完毕后,所述动力装置(22)带动所述下抽头片(21)抽离轮胎与轮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支撑轮毂的轮毂底座(3),所述轮毂底座(3)通过若干个立柱(4)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1)上,所述下抽头机构(2)位于所述轮毂底座(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毂底座(3)上开设有用于所述下抽头片(21)抽离所述轮毂底座(3)的凹槽(31),使得所述下抽头机构(2)能够在所述轮毂底座(3)内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免充气轮胎的自动装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抽头机构(2)还包括第一感应开关(23)以及第二感应开关(24),所述动力装置(22)包括第一油缸(221);
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3)以及所述第二感应开关(24)安装在所述第一油缸(22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3)位于所述第二感应开关(24)的上方;
当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3)感应到所述第一油缸(221)时,所述第一油缸(221)停止上升,当所述第二感应开关(24)感应到所述第一油缸(221)时,所述第一油缸(221)停止下降。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剑豪段淼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德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