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洛地平缓释片生产用压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22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洛地平缓释片生产用压片机,支撑座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中部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中板,第一支撑柱的上方设置有顶板,顶板的底部与四个第一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顶板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冲,顶板的中心位置处由顶部至底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底部与上冲的顶部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气缸和第二液压缸使得上冲对于粉末的冲压分为两步,有效的避免了“扑粉”情况出现,以及通过调整挡片与中板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下冲位于型腔内部深度,简化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洛地平缓释片生产用压片机
本技术属于医药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非洛地平缓释片生产用压片机。
技术介绍
压片机主要用于制药工业的片剂工艺研究。压片机将颗粒状物压制成直径不大于13mm的圆形、异形和带有文字、符号,图形片状物的自动连续生产设备,但是现有的压片机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压片机在压片过程中,由于上冲对于粉末的冲击力较大,使得粉末容易出现粉末溢出(即“扑粉”)的情况,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导致药片剂量缺失的情况;2、现有的压片机虽然存在有调整下冲位于型腔内部深度的结构,但是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洛地平缓释片生产用压片机,通过设置有顶板,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冲,顶板的中心位置处由顶部至底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在使用过程中,利用气缸带动上冲竖直向下移动,使得上冲的底部嵌入型腔内部,启动第二液压缸,利用第二液压缸对上冲的顶部施加压力,使得粉末压片成型,由于上冲对于粉末的冲压分为两步,有效的减小了压片过程中粉末的“扑粉”,以及设置有中板,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和螺纹柱,螺纹柱底部的外周面上套接有挡片,挡片的顶部与下冲的底部贴合,当需要调整下冲位于型腔内部的深度时,通过调整挡片距离中板之间的距离,使得下冲上移或者下移,从而调整下冲于型腔内部深度,解决了现有的压片机压片过程中容易出现“扑粉”的情况和调整下冲位于型腔内部深度过程繁琐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非洛地平缓释片生产用压片机,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便于安放顶板,且第一支撑柱中部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中板,便于安放中模,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方设置有顶板,便于上冲的安放,且顶板的底部与四个第一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支撑柱,便于安放中板,且四个第二支撑柱两两位于同侧的第一支撑柱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与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增强中板的稳固性,所述支撑座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便于带动下冲移动,且第一液压缸的上方设置有下冲,便于对型腔的底部封堵。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自锁轮,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且四个万向自锁轮分别位于支撑座底部的四个拐角处。进一步地,所述中板的中心位置处贯穿嵌入连接有中模,且中模由顶部至底部阵列贯穿开设有型腔,便于药粉的成型,所述中板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线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便于送料缸的移动,且滑轨的一端套接有送料缸,便于输送药粉,所述中模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便于带动下冲恢复至初始状态,所述中板的底部关于其竖直中心线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对螺纹柱,便于挡片的安放,且螺纹柱的下方设置有挡片,便于对下冲形成抵触,所述挡片的两端分别套接于对应位置处螺纹柱的外周面上,且挡片的顶部与下冲的底部贴合。进一步地,所述中板背离送料缸一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料斗,且下料斗的宽度大于中模的宽度,避免成型的药片落入下料斗之外。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气缸,便于带动上冲移动,且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冲,便于对药粉的顶部冲压,所述顶板的中心位置处由顶部至底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便于调动上冲继续向下移动,且第二液压缸的底部与上冲的顶部贴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顶板,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冲,顶板的中心位置处由顶部至底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在使用过程中,利用气缸带动上冲竖直向下移动,使得上冲的底部嵌入型腔内部,启动第二液压缸,利用第二液压缸对上冲的顶部施加压力,使得粉末压片成型,由于上冲对于粉末的冲压分为两步,有效的减小了压片过程中粉末的“扑粉”,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扑粉”造成药片质量减小。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中板,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和螺纹柱,螺纹柱底部的外周面上套接有挡片,挡片的顶部与下冲的底部贴合,当需要调整下冲位于型腔内部的深度时,通过调整挡片距离中板之间的距离,使得下冲上移或者下移,从而调整下冲于型腔内部深度,简化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中板的顶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中板的底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座;101、万向自锁轮;102、第一支撑柱;103、第二支撑柱;104、第一液压缸;105、下冲;2、中板;201、中模;2011、型腔;202、滑轨;203、送料缸;204、下料斗;205、复位弹簧;206、螺纹柱;207、挡片;3、顶板;301、气缸;302、上冲;303、第二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非洛地平缓释片生产用压片机,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102,用于安放顶板3,且第一支撑柱102中部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中板2,用于安放中模201,第一支撑柱102的上方设置有顶板3,用于安放上冲302,且顶板3的底部与四个第一支撑柱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支撑柱103,且四个第二支撑柱103两两位于同侧的第一支撑柱102之间,第二支撑柱103的顶部与中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座1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104,且第一液压缸104的上方设置有下冲105,利用第二支撑柱103对中板2支撑,增加中板2的稳固性,启动第一液压缸104,使其带动下冲105向上移动,对药粉的下部施加压力,同时使得下冲105挤出成型的药片,支撑座1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自锁轮101,且四个万向自锁轮101分别位于支撑座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利用支撑座1底部固定连接的四个万向自锁轮101带动整个装置移动。其中如图3-4所示,中板2的中心位置处贯穿嵌入连接有中模201,且中模201由顶部至底部阵列贯穿开设有型腔2011,中板2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线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202,且滑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洛地平缓释片生产用压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102),且第一支撑柱(102)中部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中板(2),所述第一支撑柱(102)的上方设置有顶板(3),且顶板(3)的底部与四个第一支撑柱(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3)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气缸(301),且气缸(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冲(302),所述顶板(3)的中心位置处由顶部至底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303),且第二液压缸(303)的底部与上冲(302)的顶部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洛地平缓释片生产用压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102),且第一支撑柱(102)中部的外周面上套接固定有中板(2),所述第一支撑柱(102)的上方设置有顶板(3),且顶板(3)的底部与四个第一支撑柱(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板(3)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气缸(301),且气缸(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冲(302),所述顶板(3)的中心位置处由顶部至底部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303),且第二液压缸(303)的底部与上冲(302)的顶部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洛地平缓释片生产用压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支撑柱(103),且四个第二支撑柱(103)两两位于同侧的第一支撑柱(102)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柱(103)的顶部与中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1)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104),且第一液压缸(104)的上方设置有下冲(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洛地平缓释片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岗森屈团结常瑞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