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58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其步骤在于:安装在筒体构件上的入料装置运转将固态阿胶原料持续导入至贮料筒内,同时,安装在安装架体上的搅拌装置运转对下盖板的工作面进行预热并持续提供热量将下盖板的工作面上固态阿胶原料熔化,接着,搅拌装置持续运转对熬制中的融化状态阿胶进行搅拌,与此同时,安装在筒体构件上的过滤装置运转并将熬制中的阿胶所含的杂质过滤并排出,搅拌装置运转并通过与自身电连接的浓度测试设备对贮料筒内阿胶的浓度进行持续监测,当浓度测试设备检测到阿胶浓度达到预设值时,排料装置运转并将贮料筒内的阿胶导出;阿胶熬制完成后,过滤装置的清洗机构运转并将高压自来水导入对筒体构件内部进行清洗。体构件内部进行清洗。体构件内部进行清洗。

Automatic boiling process of solid donkey hide gelat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阿胶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阿胶又称作阿井胶、陈阿胶、驴皮胶、传致胶,始于秦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驴皮煎煮浓缩后的固体动物胶,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中医学里,阿胶是滋阴补血、安胎、治疗经产病的妇科良药,已有2500年的制作用药历史。但是在传统的阿胶制备工艺中,需要将去毛的阿胶原料进行人工操作加热、翻料、熬煮并对融化状态的阿胶进行除渣,极其耗时、耗费人力,所以本专利技术提出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可以自动对导入装置的阿胶原材料进行加热、熬煮、搅拌、除渣并导出使用,节约了人力、物力,也提高了阿胶的生产加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可以自动对导入装置的阿胶原材料进行加热、熬煮、搅拌、除渣并导出使用,节约了人力、物力,也提高了阿胶的生产加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其步骤在于:S1:安装在筒体构件上的入料装置运转并将固态阿胶原料持续导入至贮料筒内;所述的入料丝杆同轴设置于入料杆三内,入料丝杆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接触段二,所述的接触段二穿过入料杆三的开口端、入料杆二的入料孔延伸至入料杆一的内腔并且接触段二固定套接于接触段一内;所述的入料丝杆与入料杆三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入料丝杆与入料杆二的入料孔通过连接件三构成沿入料丝杆轴向的滑动导向配合,入料丝杆外径小于入料孔直径,连接件三包括设置于入料丝杆上的引导方向与自身轴向平行的滑动槽和设置于入料孔内的滑动块,滑动槽与滑动块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滑动槽与滑动块对应设置有两组;操作者将固态的阿胶原料投进入料斗内,阿胶原料随即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入料柱内,与此同时,入料电机运转并带动入料杆三转动,入料杆转动驱使入料丝杆沿自身轴向向远离入料电机一侧运动,入料丝杆穿过入料杆二的开口端并带动入料杆一沿自身轴向向远离入料电机一侧运动,入料杆一与阿胶原料接触并推动阿胶原料朝向贮料筒运动,阿胶原料经过入料接口被导入贮料筒的内部空腔,在该过程中,入料杆一对入料斗与入料柱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封堵;入料电机反转并带动入料杆一返回至初始位置,入料杆一撤销对入料斗与入料柱之间连接处的封堵,入料斗内的阿胶原料继续掉落至入料柱内,入料装置循环运动持续将阿胶导入至贮料筒内;S2:上述步骤S1中,安装在安装架体上的搅拌装置运转并对下盖板的工作面进行
预热;所述的加热构件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体上,加热构件为圆盘状结构,加热构件与下盖板同轴布置并且位于下盖板的下方,加热构件的中心同轴开设有用于避让固定套筒一的避让孔三,加热构件的下端面偏心设置有用于通天然气的进气接嘴;固态阿胶原料在被导入至贮料筒内的同时,天然气接通并通过加热构件的进气接嘴被导入并点燃,加热构件将热量传导至下盖板的工作面并将工作面预热;S3:搅拌装置运转并持续提供热量将下盖板的工作面上固态阿胶原料熔化,搅拌装置持续运转并对熬制中的融化状态阿胶进行搅拌;所述的搅拌构件设置于贮料筒的腔底,所述的搅拌构件包括搅拌杆、密封板、桨叶、连接套筒一、连接套筒二,所述的搅拌杆为圆柱状结构且搅拌杆与连动块同轴,搅拌杆的上端为搅拌段一、下端为搅拌段二,搅拌段一位于下盖板的上方并且搅拌段一的下端面与下盖板的工作面相接触,搅拌段二贯穿固定套筒二并延伸至固定套筒一内,搅拌段二的下端设置于连接板的连接套筒三内,搅拌段二与连接套筒三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六且两者通过连接件六进行动力连接,连接件六包括设置于搅拌段二外侧的外花键四和设置于连接套筒三内侧的内花键四;所述的搅拌段一的上端面同轴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的密封板同轴安装于放置槽的槽口处;所述的桨叶设置在搅拌段一上,桨叶包括连接轴和叶片,所述的连接轴水平活动安装于搅拌段一上并绕自身轴向转动,且连接轴的动力输入端位于放置槽内、动力输出端穿过放置槽槽壁并位于贮料筒内,所述的叶片安装于连接轴的动力输出端,叶片的底部靠近下盖板的工作面,叶片沿自身延伸方向并背离连接轴的端部靠近贮料筒的内侧壁;工作面持续将加热构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固态阿胶原料并将阿胶原料融化;与此同时,搅拌电机转动并通过搅拌齿轮一、搅拌齿轮二带动连动块转动,连动块转动带动连动部件转动,连动部件转动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转动带动桨叶同步转动且此时桨叶的转动为公转;同时,旋转电机转动带动连动杆转动,连动杆转动带动连接套筒二转动,连接套筒二转动带动连接套筒一转动,连接套筒一转动带动桨叶绕连接轴轴向转动并改变叶片与下盖板工作面的倾角,当叶片与工作面垂直时,叶片与工作面接触并将工作面上的阿胶刮起;当叶片与工作面不垂直时,叶片驱使相接触的阿胶向上运动,使得温度可以向上传导,此时的桨叶转动为自转;通过桨叶的公转与自转实现对融化状态的阿胶进行搅拌,阿胶熬制中蒸发产生的气体通过上盖板的出气嘴向外排出;S4:上述步骤S3中,安装在筒体构件上的过滤装置运转并将熬制中的阿胶所含的杂质过滤并排出;所述的除渣构件设置于贮料筒上,除渣构件包括除渣板、引导板,所述的除渣板为矩形板体结构,除渣板活动设置于控制板的导向孔内,所述的控制板上还设置有锁紧旋钮,锁紧旋钮用于通过设置于控制板上的锁紧孔对除渣板进行锁紧;所述的引导板倾斜固定安装于排料台阶的下端面,且引导板的顶端位于设置于排料台阶上的排渣口正下方;
所述的过滤机构设置于筒体构件内,过滤机构包括过滤丝杆、过滤盘、刮渣构件,所述的刮渣构件活动设置于上盖板上,刮渣构件包括刮渣杆和扇叶,所述的刮渣杆为圆柱状结构且刮渣杆与上盖板同轴布置,刮渣杆的中心同轴开设有躲避孔,所述的刮渣杆的顶端活动套设于安装孔内并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扇叶固定设置于刮渣杆的外圆面,所述的扇叶为弧形状板体结构且设置于贮料筒的贮料筒一的内腔,扇叶的底部与排料台阶上端面接触,所述的扇叶沿刮渣杆的外圆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过滤电机运转并通过过滤齿轮一、过滤齿轮二带动过滤丝杆转动,过滤丝杆转动驱动过滤盘沿过滤丝杆轴向向上运动,过滤盘上升的过程中通过滤渣孔带动阿胶中直径大于滤渣孔的杂质向上运动,当过滤盘上升至刮渣构件的扇叶下端时,过滤电机停止转动,过滤盘停止运动;与此同时,刮渣电机转动并通过刮渣齿轮一、刮渣齿轮二带动刮渣构件的扇叶绕刮渣杆轴向旋转,扇叶与过滤盘的上端面贴合并将过滤盘上的杂质驱动并导向贮料筒的内壁,接着,操作者旋松锁紧旋钮并将除渣板向外抽动,排料台阶的除渣口与引导板正对,扇叶带动杂质运动至除渣口上方并将杂质通过引导板导向排出;过滤电机反转并带动过滤盘返回初始位置;过滤电机如此持续运行,使过滤盘持续对熬制过程中融化状态阿胶进行过滤除渣;S5:上述步骤S4中,搅拌装置运转并通过与自身电连接的浓度测试设备对贮料筒内阿胶的浓度进行持续监测;所述的连动部件包括测试杆、测试板、连接板、测试元件,所述的测试杆为圆柱状杆体结构且测试杆与连动块同轴线,测试杆的下端位于连动块内并与连接架抵触,测试杆的外圆面水平向外延伸有接触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其步骤在于:S1:安装在筒体构件上的入料装置运转并将固态阿胶原料持续导入至贮料筒内;操作者将固态的阿胶原料投进入料斗内,阿胶原料随即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入料柱内,与此同时,入料电机运转并带动入料杆三转动,入料杆转动驱使入料丝杆沿自身轴向向远离入料电机一侧运动,入料丝杆穿过入料杆二的开口端并带动入料杆一沿自身轴向向远离入料电机一侧运动,入料杆一与阿胶原料接触并推动阿胶原料朝向贮料筒运动,阿胶原料经过入料接口被导入贮料筒的内部空腔,在该过程中,入料杆一对入料斗与入料柱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封堵;入料电机反转并带动入料杆一返回至初始位置,入料杆一撤销对入料斗与入料柱之间连接处的封堵,入料斗内的阿胶原料继续掉落至入料柱内,入料装置循环运动持续将阿胶导入至贮料筒内;S2:上述步骤S1中,安装在安装架体上的搅拌装置运转并对下盖板的工作面进行预热;固态阿胶原料在被导入至贮料筒内的同时,天然气接通并通过加热构件的进气接嘴被导入并点燃,加热构件将热量传导至下盖板的工作面并将工作面预热;S3:搅拌装置运转并持续提供热量将下盖板的工作面上固态阿胶原料熔化,搅拌装置持续运转并对熬制中的融化状态阿胶进行搅拌;工作面持续将加热构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固态阿胶原料并将阿胶原料融化;与此同时,搅拌电机转动并通过搅拌齿轮一、搅拌齿轮二带动连动块转动,连动块转动带动连动部件转动,连动部件转动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转动带动桨叶同步转动且此时桨叶的转动为公转;同时,旋转电机转动带动连动杆转动,连动杆转动带动连接套筒二转动,连接套筒二转动带动连接套筒一转动,连接套筒一转动带动桨叶绕连接轴轴向转动并改变叶片与下盖板工作面的倾角,当叶片与工作面垂直时,叶片与工作面接触并将工作面上的阿胶刮起;当叶片与工作面不垂直时,叶片驱使相接触的阿胶向上运动,使得温度可以向上传导,此时的桨叶转动为自转;通过桨叶的公转与自转实现对融化状态的阿胶进行搅拌,阿胶熬制中蒸发产生的气体通过上盖板的出气嘴向外排出;S4:上述步骤S3中,安装在筒体构件上的过滤装置运转并将熬制中的阿胶所含的杂质过滤并排出;过滤电机运转并通过过滤齿轮一、过滤齿轮二带动过滤丝杆转动,过滤丝杆转动驱动过滤盘沿过滤丝杆轴向向上运动,过滤盘上升的过程中通过滤渣孔带动阿胶中直径大于滤渣孔的杂质向上运动,当过滤盘上升至刮渣构件的扇叶下端时,过滤电机停止转动,过滤盘停止运动;与此同时,刮渣电机转动并通过刮渣齿轮一、刮渣齿轮二带动刮渣构件的扇叶绕刮渣杆轴向旋转,扇叶与过滤盘的上端面贴合并将过滤盘上的杂质驱动并导向贮料筒的内壁,接着,操作者旋松锁紧旋钮并将除渣板向外抽动,排料台阶的除渣口与引导板正对,扇叶带动杂质运动至除渣口上方并将杂质通过引导板导向排出;过滤电机反转并带动过滤盘返回初始位置;过滤电机如此持续运行,使过滤盘持续对熬制过程中融化状态阿胶进行过滤除渣;
S5:上述步骤S4中,搅拌装置运转并通过与自身电连接的浓度测试设备对贮料筒内阿胶的浓度进行持续监测;阿胶熬制的过程中,阿胶与桨叶接触并施加给桨叶反作用力,反作用力通过搅拌杆、连接板、测试板传递至测试元件,测试元件上的测试触头与接触杆接触并沿测试块的测试孔向孔内运动,测试触头沿测试孔运动的距离通过电信号传递至浓度测试设备并被转化为浓度值;S6:当浓度测试设备检测到融化状态的阿胶浓度达到预设值时,阿胶熬制完成,排料装置运转并将贮料筒内的阿胶导出;排料电机转动并带动排料柱向远离贮料筒一侧运动,排料管二与排料管一接通,熬制完成的融化状态阿胶由排料接口进入排料管一并从排料管二导出;S7:重复上述步骤,持续对固态阿胶原料进行熬制过程并导出收集;S8:阿胶熬制完成后,过滤装置的清洗机构运转并将高压自来水导入对筒体构件内部进行清洗;打开电磁阀一和电磁阀二,清洗水源通过进水管、水管二、水管一、水管三将高压自来水导向进水接口一和进水接口二,进入进水接口二的自来水穿过上盖板的进水接嘴被导入贮料筒内并对贮料筒的底部进行冲洗;进入进水接口一的自来水通过过滤丝杆的上端开口进入过滤丝杆的内腔,过滤电机旋转并带动过滤丝杆转动和过滤盘竖直运动,过滤丝杆内腔的高压自来水通过出水接口向贮料筒的侧壁喷淋清洗,过滤盘的运动使得自身与自来水接触并被冲洗干净,清洗过程中的废水通过排料装置向外导出并收集,净化后循环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构件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体上,筒体构件包括贮料筒、上盖板、定位罩壳、下盖板,所述的下盖板为圆盘状结构,下盖板轴向竖直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体上,下盖板的下端面中心同轴设置有固定套筒一和固定套筒二,所述的固定套筒二位于固定套筒一的内侧,下盖板的中心开设有贯穿固定套筒一、固定套筒二的避让孔一,所述的下盖板的上端面为工作面;所述的贮料筒固定设置于下盖板的上端面,所述的贮料筒由两段同轴布置且呈圆柱状结构的壳体组成且分别为贮料筒一、贮料筒二,贮料筒一与贮料筒二均为上下开口结构,贮料筒二同轴固定安装于下盖板的上端面,贮料筒二的上开口端同轴向外延伸有排料台阶,排料台阶的外圆面与贮料筒一的下开口端内壁同轴固定;所述的贮料筒二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连接接通自身内腔的排料接口,排料接口靠近贮料筒二的下端开口设置,所述的排料接口沿贮料筒二的外圆面阵列设置有四个;所述的排料接口内设置有堵料塞,所述的堵料塞与排料接口构成密封连接配合,所述的堵料塞设置有三个,未连接有堵料塞的排料接口为排料接口一;所述的贮料筒二上开设有连接接通自身内腔的入料接口,入料接口为圆柱状结构并且轴向水平,入料接口靠近贮料筒一与贮料筒二的连接处;所述的排料台阶的外圆面水平向外延伸有控制板,所述的排料台阶的上端面开设有除渣口;所述的控制板背离排料台阶的侧面开设有与除渣口接通的导向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板固
定设置于贮料筒的上端开口处,上盖板为圆盘状结构且上盖板与下盖板同轴设置,所述的上盖板上开设有贯穿自身板面的进水接嘴和出气嘴,所述的上盖板的中心开设有贯穿自身板面的安装孔;所述的定位罩壳固定设置于上盖板的上端面,所述的定位罩壳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圆柱状壳体结构,定位罩壳与上盖板同轴,定位罩壳 封闭端偏心开设有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所述的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关于定位罩壳的轴线对称,定位罩壳的中心开设有定位孔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装置设置于贮料筒上并位于贮料筒的一侧,入料装置包括入料电机、入料构件、入料杆、入料丝杆,所述的入料构件固定设置于贮料筒上的入料接口上,所述的入料构件包括入料斗和入料柱 ,所述的入料柱为两端开口的圆柱状结构,入料柱与入料接口同轴固定连接接通;所述的入料斗固定设置于入料柱的外圆面的最高处;所述的入料杆设置于入料柱的内部,所述的入料杆包括入料杆一、入料杆二、入料杆三,所述的入料杆一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具有内部空腔的圆柱状结构,入料杆一的封闭端朝向贮料筒,入料杆一同轴设置于入料柱内并与入料柱通过连接件一构成沿入料柱轴向的滑动导向配合,连接件一包括设置于入料柱内壁的入料槽和设置于入料杆一靠近开口端外壁的入料块,入料块与入料槽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入料槽与贮料筒的最小距离等于入料杆一的长度;所述的入料杆一的初始位置位于入料斗背离贮料筒的一侧;所述的入料杆一的封闭端内侧设置有接触段一,所述的接触段一为圆柱状套筒结构且接触段一与入料杆一同轴;所述的入料杆二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柱状结构,入料杆二的开口端远离入料斗并与设置于入料柱开口端的端盖固定连接,入料杆二与入料柱同轴并位于入料柱内部,所述的入料杆二的封闭端开设有入料孔;所述的入料杆三设置于入料杆二内,入料杆三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柱状结构且入料杆三的开口端靠近入料斗设置,入料杆三与入料杆二同轴布置且绕自身轴向转动,入料杆三的开口端与入料杆二的封闭端内侧相抵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态阿胶原料的自动熬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电机固定设置于入料杆二的开口端,入料电机的输出轴与入料杆二同轴,所述的入料电机与入料杆三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二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件二进行动力连接,连接件二包括设置于入料电机输出轴端的外花键一和设置于入料杆三封闭端的内花键一;所述的入料丝杆同轴设置于入料杆三内,入料丝杆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接触段二,所述的接触段二穿过入料杆三的开口端、入料杆二的入料孔延伸至入料杆一的内腔并且接触段二固定套接于接触段一内;所述的入料丝杆与入料杆三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入料丝杆与入料杆二的入料孔通过连接件三构成沿入料丝杆轴向的滑动导向配合,入料丝杆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A六一K三五三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蒙翠旭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