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的自动化熬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58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阿胶的自动化熬制设备,其包括安装架体,安装架体上安装有筒体构件、入料装置、搅拌装置、过滤装置、排料装置,所述的筒体构件用于接收由入料装置导入的阿胶原料以及盛装熬制的融化状态的阿胶,所述的入料装置用于将固态阿胶原料导入至筒体构件内,所述的搅拌装置用于对熬制中的融化状态阿胶进行搅拌,所述的过滤装置用于对熬制中的融化状态阿胶的杂质进行过滤并去除排出,所述的排料装置用于将熬制完成的阿胶导出筒体构件;本设备能够自动对导入设备的固态阿胶原材料进行加热、熬煮、搅拌并除渣后导出,极大地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阿胶的生产加工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济效益。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阿胶的自动化熬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阿胶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阿胶的自动化熬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阿胶为我国的传统中药,是由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现代研究证明,阿胶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多肽和多种氨基酸,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具有滋阴润燥、补血止血的功效,对贫血心悸、燥咳、咯血、产后血虚无力等有极好的康复作用,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但是在传统的阿胶制备工艺中,需要将去毛的阿胶原料进行人工操作加热、翻料、熬煮并对融化状态的阿胶进行除渣,极其耗时、耗费人力,所以本专利技术提出阿胶的自动化熬制设备,可以自动对导入设备的阿胶原材料进行加热、熬煮、搅拌并除渣,极大地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阿胶的生产加工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阿胶的自动化熬制设备,可以自动对导入设备的阿胶原材料进行加热、熬煮、搅拌并除渣,极大地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阿胶的生产加工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阿胶的自动化熬制设备,其包括安装架体,安装架体上安装有筒体构件、入料装置、搅拌装置、过滤装置、排料装置,所述的筒体构件用于接收由入料装置导入的阿胶原料以及盛装熬制的融化状态的阿胶,所述的入料装置用于将固态阿胶原料导入至筒体构件内,所述的搅拌装置用于对熬制中的融化状态阿胶进行搅拌,所述的过滤装置用于对熬制中的融化状态阿胶的杂质进行过滤并去除排出,所述的排料装置用于将熬制完成的阿胶导出筒体构件。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0007]所述的筒体构件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体上,筒体构件包括贮料筒、上盖板、定位罩壳、下盖板,所述的下盖板为圆盘状结构,下盖板轴向竖直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体上,下盖板的下端面中心同轴设置有固定套筒一和固定套筒二,所述的固定套筒二位于固定套筒一的内侧,下盖板的中心开设有贯穿固定套筒一、固定套筒二的避让孔一,所述的下盖板的上端面为工作面;所述的贮料筒固定设置于下盖板的上端面,所述的贮料筒由两段同轴布置且呈圆柱状结构的壳体组成且分别为贮料筒一、贮料筒二,贮料筒一与贮料筒二均为上下开口结构,贮料筒二同轴固定安装于下盖板的上端面,贮料筒二的上开口端同轴向外延伸有排料台阶,排料台阶的外圆面与贮料筒一的下开口端内壁同轴固定;所述的贮料筒二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连接接通自身内腔的排料接口,排料接口靠近贮料筒二的下端开口设置,所述的排料接口沿贮料筒二的外圆面阵列设置有四个;所述的排料接口内设置有堵料塞,所述的堵料塞与排料接口构成密封连接配合,
所述的堵料塞设置有三个,未连接有堵料塞的排料接口为排料接口一;所述的贮料筒二上开设有连接接通自身内腔的入料接口,入料接口为圆柱状结构并且轴向水平,入料接口靠近贮料筒一与贮料筒二的连接处;所述的排料台阶的外圆面水平向外延伸有控制板,所述的排料台阶的上端面开设有除渣口;所述的控制板背离排料台阶的侧面开设有与除渣口接通的导向孔。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0009]所述的上盖板固定设置于贮料筒的上端开口处,上盖板为圆盘状结构且上盖板与下盖板同轴设置,所述的上盖板上开设有贯穿自身板面的进水接嘴和出气嘴,所述的上盖板的中心开设有贯穿自身板面的安装孔;所述的定位罩壳固定设置于上盖板的上端面,所述的定位罩壳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圆柱状壳体结构,定位罩壳与上盖板同轴,定位罩壳 封闭端偏心开设有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所述的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关于定位罩壳的轴线对称,定位罩壳的中心开设有定位孔三。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0011]所述的入料装置设置于贮料筒上并位于贮料筒的一侧,入料装置包括入料电机、入料构件、入料杆、入料丝杆,所述的入料构件固定设置于贮料筒上的入料接口上,所述的入料构件包括入料斗和入料柱 ,所述的入料柱为两端开口的圆柱状结构,入料柱与入料接口同轴固定连接接通;所述的入料斗固定设置于入料柱的外圆面的最高处;所述的入料杆设置于入料柱的内部,所述的入料杆包括入料杆一、入料杆二、入料杆三,所述的入料杆一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具有内部空腔的圆柱状结构,入料杆一的封闭端朝向贮料筒,入料杆一同轴设置于入料柱内并与入料柱通过连接件一构成沿入料柱轴向的滑动导向配合,连接件一包括设置于入料柱内壁的入料槽和设置于入料杆一靠近开口端外壁的入料块,入料块与入料槽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入料槽与贮料筒的最小距离等于入料杆一的长度;所述的入料杆一的初始位置位于入料斗背离贮料筒的一侧;所述的入料杆一的封闭端内侧设置有接触段一,所述的接触段一为圆柱状套筒结构且接触段一与入料杆一同轴;所述的入料杆二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柱状结构,入料杆二的开口端远离入料斗并与设置于入料柱开口端的端盖固定连接,入料杆二与入料柱同轴并位于入料柱内部,所述的入料杆二的封闭端开设有入料孔;所述的入料杆三设置于入料杆二内,入料杆三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柱状结构且入料杆三的开口端靠近入料斗设置,入料杆三与入料杆二同轴布置且绕自身轴向转动,入料杆三的开口端与入料杆二的封闭端内侧相抵触。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0013]所述的入料电机固定设置于入料杆二的开口端,入料电机的输出轴与入料杆二同轴,所述的入料电机与入料杆三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二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件二进行动力连接,连接件二包括设置于入料电机输出轴端的外花键一和设置于入料杆三封闭端的内花键
一;所述的入料丝杆同轴设置于入料杆三内,入料丝杆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接触段二,所述的接触段二穿过入料杆三的开口端、入料杆二的入料孔延伸至入料杆一的内腔并且接触段二固定套接于接触段一内;所述的入料丝杆与入料杆三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入料丝杆与入料杆二的入料孔通过连接件三构成沿入料丝杆轴向的滑动导向配合,入料丝杆外径小于入料孔直径,连接件三包括设置于入料丝杆上的引导方向与自身轴向平行的滑动槽和设置于入料孔内的滑动块,滑动槽与滑动块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滑动槽与滑动块对应设置有两组。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0015]所述的搅拌装置设置于安装架体上,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驱动机构、加热构件、连动块、连动部件、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为圆形板体结构,固定板同轴固定设置于固定套筒一的下端面,固定板的中心同轴开设有避让孔二;所述的加热构件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体上,加热构件为圆盘状结构,加热构件与下盖板同轴布置并且位于下盖板的下方,加热构件的中心同轴开设有用于避让固定套筒一的避让孔三,加热构件的下端面偏心设置有用于通天然气的进气接嘴;所述的搅拌电机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体上并且位于下盖板的下方,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轴向竖直;所述的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为上下开口的圆柱状结构且连接块与固定板同轴,连接块活动设置于安装架体上并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连动块固定设置于连接块的上端开口处,连动块为上下开口的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阿胶的自动化熬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架体,安装架体上安装有筒体构件、入料装置、搅拌装置、过滤装置、排料装置,所述的筒体构件用于接收由入料装置导入的阿胶原料以及盛装熬制的融化状态的阿胶,所述的入料装置用于将固态阿胶原料导入至筒体构件内,所述的搅拌装置用于对熬制中的融化状态阿胶进行搅拌,所述的过滤装置用于对熬制中的融化状态阿胶的杂质进行过滤并去除排出,所述的排料装置用于将熬制完成的阿胶导出筒体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胶的自动化熬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构件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体上,筒体构件包括贮料筒、上盖板、定位罩壳、下盖板,所述的下盖板为圆盘状结构,下盖板轴向竖直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体上,下盖板的下端面中心同轴设置有固定套筒一和固定套筒二,所述的固定套筒二位于固定套筒一的内侧,下盖板的中心开设有贯穿固定套筒一、固定套筒二的避让孔一,所述的下盖板的上端面为工作面;所述的贮料筒固定设置于下盖板的上端面,所述的贮料筒由两段同轴布置且呈圆柱状结构的壳体组成且分别为贮料筒一、贮料筒二,贮料筒一与贮料筒二均为上下开口结构,贮料筒二同轴固定安装于下盖板的上端面,贮料筒二的上开口端同轴向外延伸有排料台阶,排料台阶的外圆面与贮料筒一的下开口端内壁同轴固定;所述的贮料筒二的外圆面上开设有连接接通自身内腔的排料接口,排料接口靠近贮料筒二的下端开口设置,所述的排料接口沿贮料筒二的外圆面阵列设置有四个;所述的排料接口内设置有堵料塞,所述的堵料塞与排料接口构成密封连接配合,所述的堵料塞设置有三个,未连接有堵料塞的排料接口为排料接口一;所述的贮料筒二上开设有连接接通自身内腔的入料接口,入料接口为圆柱状结构并且轴向水平,入料接口靠近贮料筒一与贮料筒二的连接处;所述的排料台阶的外圆面水平向外延伸有控制板,所述的排料台阶的上端面开设有除渣口;所述的控制板背离排料台阶的侧面开设有与除渣口接通的导向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阿胶的自动化熬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板固定设置于贮料筒的上端开口处,上盖板为圆盘状结构且上盖板与下盖板同轴设置,所述的上盖板上开设有贯穿自身板面的进水接嘴和出气嘴,所述的上盖板的中心开设有贯穿自身板面的安装孔;所述的定位罩壳固定设置于上盖板的上端面,所述的定位罩壳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圆柱状壳体结构,定位罩壳与上盖板同轴,定位罩壳 封闭端偏心开设有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所述的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关于定位罩壳的轴线对称,定位罩壳的中心开设有定位孔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阿胶的自动化熬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装置设置于贮料筒上并位于贮料筒的一侧,入料装置包括入料电机、入料构件、入料杆、入料丝杆,所述的入料构件固定设置于贮料筒上的入料接口上,所述的入料构件包括入料斗和入料柱 ,所述的入料柱为两端开口的圆柱状结构,入料柱与入料接口同轴固定连接接通;所述的入料斗固定设置于入料柱的外圆面的最高处;所述的入料杆设置于入料柱的内部,所述的入料杆包括入料杆一、入料杆二、入料杆三,所述的入料杆一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具有内部空腔的圆柱状结构,入料杆一的封闭
端朝向贮料筒,入料杆一同轴设置于入料柱内并与入料柱通过连接件一构成沿入料柱轴向的滑动导向配合,连接件一包括设置于入料柱内壁的入料槽和设置于入料杆一靠近开口端外壁的入料块,入料块与入料槽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入料槽与贮料筒的最小距离等于入料杆一的长度;所述的入料杆一的初始位置位于入料斗背离贮料筒的一侧;所述的入料杆一的封闭端内侧设置有接触段一,所述的接触段一为圆柱状套筒结构且接触段一与入料杆一同轴;所述的入料杆二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柱状结构,入料杆二的开口端远离入料斗并与设置于入料柱开口端的端盖固定连接,入料杆二与入料柱同轴并位于入料柱内部,所述的入料杆二的封闭端开设有入料孔;所述的入料杆三设置于入料杆二内,入料杆三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柱状结构且入料杆三的开口端靠近入料斗设置,入料杆三与入料杆二同轴布置且绕自身轴向转动,入料杆三的开口端与入料杆二的封闭端内侧相抵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阿胶的自动化熬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电机固定设置于入料杆二的开口端,入料电机的输出轴与入料杆二同轴,所述的入料电机与入料杆三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二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件二进行动力连接,连接件二包括设置于入料电机输出轴端的外花键一和设置于入料杆三封闭端的内花键一;所述的入料丝杆同轴设置于入料杆三内,入料丝杆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接触段二,所述的接触段二穿过入料杆三的开口端、入料杆二的入料孔延伸至入料杆一的内腔并且接触段二固定套接于接触段一内;所述的入料丝杆与入料杆三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入料丝杆与入料杆二的入料孔通过连接件三构成沿入料丝杆轴向的滑动导向配合,入料丝杆外径小于入料孔直径,连接件三包括设置于入料丝杆上的引导方向与自身轴向平行的滑动槽和设置于入料孔内的滑动块,滑动槽与滑动块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滑动槽与滑动块对应设置有两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阿胶的自动化熬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设置于安装架体上,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驱动机构、加热构件、连动块、连动部件、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为圆形板体结构,固定板同轴固定设置于固定套筒一的下端面,固定板的中心同轴开设有避让孔二;所述的加热构件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体上,加热构件为圆盘状结构,加热构件与下盖板同轴布置并且位于下盖板的下方,加热构件的中心同轴开设有用于避让固定套筒一的避让孔三,加热构件的下端面偏心设置有用于通天然气的进气接嘴;所述的搅拌电机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体上并且位于下盖板的下方,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轴向竖直;所述的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为上下开口的圆柱状结构且连接块与固定板同轴,连接块活动设置于安装架体上并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连动块固定设置于连接块的上端开口处,连动块为上下开口的圆柱状结构,连动块的上端面与固定板的下端面接触,连动块与固定板同轴线;所述的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端同轴固定设置有搅拌齿轮一,所述的连动块的外侧套设有搅拌齿轮二,所述的搅拌齿轮二靠近连动块的下端开口设置并且搅拌齿轮二与设置于连动
块下端开口处的外置台阶一相抵触,搅拌齿轮一与搅拌齿轮二相啮合且两者传动比大于一;所述的连动块与搅拌齿轮二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四并且两者通过连接件四进行动力连接,连接件四包括设置于连动块外侧的外花键二和设置于搅拌齿轮二内侧的内花键二;所述的连动块的内侧设置有内置台阶一且内置台阶一靠近连动块的上端面,内置台阶一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阿胶的自动化熬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动部件设置于固定套筒一内且连动部件的底端穿过设置于固定板上的避让孔二以及连动块的上开口端并位于连动块内;所述的连动部件包括测试杆、测试板、连接板、测试元件,所述的测试杆为圆柱状杆体结构且测试杆与连动块同轴线,测试杆的下端位于连动块内并与连接架抵触,测试杆的外圆面水平向外延伸有接触杆,所述的接触杆靠近测试杆的上端面并且接触杆沿测试杆的外圆面阵列设置有四个;所述的测试杆与连动块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五且两者通过连接件五进行动力连接,所述的连接件五包括设置于测试杆外圆面的外花键三和设置于连动块内侧的内花键三;所述的测试板套接于测试杆的外侧,测试板为圆盘状结构且测试板与测试杆同轴,测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A二三L三三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蒙翠旭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