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定量表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021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29
一种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定量表征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检测技术领域。该表征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可能影响因子;步骤二、确定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关键影响因子;步骤三、获取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定量表征取值范围;步骤四、待评估棒、线材,检测获得所述关键影响因子的具体数值,判断所述具体数值是否满足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定量表征取值范围,若满足,计算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并验证是否落入最优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取值范围,如是,则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满足要求。具有可综合评价棒、线材试样加工硬化性能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定量表征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金属材料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定量表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国内评价材料加工硬化的标准较为常用的为GB/T5028《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测定》及ISO12075《Metallic materials—Sheet and strip—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strain hardening exponent》,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份标准均针对薄板和薄带材料,尚无特别针对长棒线材的加工硬化评价方法的通用规范性标准。目前,几乎没有棒、线材加工硬化评价方法方面的资料介绍,对棒、线材加工硬化的影响因素还不清楚,没有评价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是否合适的方法,更没有对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是否合适的评价。棒、线材试样直径不同,强度等性能相差大、不同试验机的性能具有不同特点,针对薄材的加工硬化指数表征不能适应棒、线材试样的加工硬化指数表征等,均对表征长棒材试样加工硬化带来不利的影响。
[0003]因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针对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进行评价的方法,可综合评价棒、线材试样加工硬化性能,能更真实反映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从而评价出加工硬化现象比较轻,有较好的拉拔、冷镦性能,综合性能好的棒、线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定量表征方法,可综合评价棒、线材试样加工硬化性能,能更真实反映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具有评价更客观、多种性能指标综合定量表征避免单一指标评价弊端,更真实反映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等优点。
[0005]本申请示例提供了一种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确定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可能影响因子,所述可能影响因子与棒、线材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指标、力学性能指标中的至少一个因素相关,分别计算至少一个可能影响因子对应的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n1~n
m
,m为大于1的整数;
[0007]步骤二、建立所述至少一个可能影响因子与所述对应的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n1~n
m
之间的拟合线性关系,根据所述拟合线性关系,确定出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关键影响因子,所述关键影响因子包括碳当量Ceq、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洛氏硬度、维氏硬度、晶粒度级别,获得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影响因子对应的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n1~n
p
,p为大于1且小于m的整数;
[0008]步骤三、获取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定量表征取值范围:从所述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n1~n
p
中从大到小依次选取设定比例的数值,得到最优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取值范围,由选取的所述设定比例的加工硬化指数对应的关键影响因子中至少一个的取值集合确
定出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关键影响因子中至少一个的取值范围,即为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定量表征取值范围;
[0009]步骤四、待评价棒、线材,检测获得所述关键影响因子的具体数值,判断所述具体数值是否满足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定量表征取值范围,若满足,计算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并验证是否落入最优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取值范围,如是,则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满足要求。
[0010]本申请示例提供的一种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定量表征方法,有益效果包括:
[0011]该制备方法通过将棒、线材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指标、力学性能指标分别与其各自对应的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建立拟合线性关系确定出棒、线材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指标、力学性能指标中影响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关键影响因子,找出了更能准确表征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确定最优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取值范围进而确定出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定量表征取值范围,从而可综合定量评价棒、线材试样加工硬化性能,能更真实反映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具有评价更客观、多种性能指标综合定量表征避免单一指标评价弊端,更真实反映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3]图1碳当量与n值的关系;
[0014]图2晶粒度与n值的关系;
[0015]图3断后伸长率与n值的关系;
[0016]图4屈服强度与n值的关系;
[0017]图5抗拉强度与n值的关系;
[0018]图6洛氏硬度(HRB)与n值的关系;
[0019]图7表面维氏硬度(HV
0.2
)与n值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应视为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所用检测方法未特别说明者,按照国标或者常规检测方法进行。
[0021]以下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定量表征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0022]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一、确定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可能影响因子,所述可能影响因子与棒、线材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指标、力学性能指标中的至少一个因素相关,分别计算至少一个可能影响因子对应的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n1~n
m
,m为大于1的整数。
[0024]具体如下:棒、线材加工在加工过程中,金属发生塑性变形,随冷却变形程度的增大,其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从而产生棒、线材加工硬化现象,造成加工硬化的根据原因在于冷塑形变形,晶粒形状被压扁或拉长,晶粒被拉长成细条状,形成纤维组织、亚结构,产生了形变织构,增大了金属材料内部的位错密度。
[0025]由于对棒、线材加工硬化的影响因素还不清楚,找到对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因素,对综合表征棒、线材加工硬化将起到有利影响,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棒、线材的化学成分中C、Mn、Cr、Ni、碳当量Ceq等对钢的晶粒度、组织等均有重要影响,钢种的金相组织性能指标如晶粒度大小、组织构成(铁素体+珠光体、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等)直接影响金属组织晶粒的变形过程,钢种的力学性能指标如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对棒、线材加工过程中的形变有较大影响,由此,上述棒、线材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指标、力学性能指标对钢种加工硬化性能可能具有重要影响,确定为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可能影响因子。
[0026]选择棒、线材试样,试样个数可为十个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可能影响因子,所述可能影响因子与棒、线材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指标、力学性能指标中的至少一个因素相关,分别计算至少一个可能影响因子对应的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n1~n
m
,m为大于1的整数;步骤二、建立所述至少一个可能影响因子与所述对应的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n1~n
m
之间的拟合线性关系,根据所述拟合线性关系,确定出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关键影响因子,所述关键影响因子包括碳当量Ceq、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洛氏硬度、维氏硬度、晶粒度级别,获得所述至少一个关键影响因子对应的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n1~np,p为大于1且小于m的整数;步骤三、获取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定量表征取值范围:从所述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n1~n
p
中从大到小依次选取所述设定比例的数值,得到最优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取值范围,由选取的所述设定比例的加工硬化指数对应的关键影响因子中至少一个的取值集合确定出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关键影响因子中至少一个的取值范围,即为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定量表征取值范围;步骤四、待评价棒、线材,检测获得所述关键影响因子的具体数值,判断所述具体数值是否满足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定量表征取值范围,若满足,计算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并验证是否落入最优棒、线材加工硬化指数取值范围,如是,则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满足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设定比例为27

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根据所述拟合线性关系,确定出棒、线材加工硬化性能的关键影响因子具体为分别求出拟合线性关系的斜率k,根据斜率k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晏民朱祥睿李富强罗新中章玉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