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液态金属电池高温原位无损检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431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55
一种适用于液态金属电池高温原位无损检测的装置,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装置由壳体、温控装置、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分析系统、惰性气体供气装置、真空泵、无损检测分析系统组成。壳体内设有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循环装置、充放电系统。加热系统包括热电偶、加热基板及加热基座。壳体的开口处设有挡板,挡板有通孔。充放电系统包括两个电极,电极穿过挡板上所对应的通孔,深入到壳体内的腔体中,连接检测样品,电极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电化学工作站,用于对所述检测样品提供电化学反应。本装置能实现高温下液态金属电池的电化学反应,还可通过无损检测方式检测液态金属电池电化学过程中关键部件的显微结构及形貌,分析液态金属电极、熔盐电解质对电池关键部件的腐蚀过程。解质对电池关键部件的腐蚀过程。解质对电池关键部件的腐蚀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液态金属电池高温原位无损检测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池
,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液态金属电池高温原位无损检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其装机容量及发电量迅速增长。然而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及间歇性,增大了电网调峰的难度,并严重阻碍了其进行大规模并网。因此,研发高效率、低成本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将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电力进行高效存储,解决由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及间歇性引起的电网电压、频率及相位变化等问题,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平滑输出,迫在眉睫。另外,大规模储能技术还能够应用于电网热备用、“削峰填谷”以及电能质量的改善。研发高效廉价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是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手段,对我国构建智能电网及改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0003]液态金属电池是近年来新兴的引人注目的大规模电化学储能技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的Donald R.Sadoway教授等人提出,其低成本、长寿命及可扩展性强等优势能较好地满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液态金属电池高温原位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由壳体(1)、温控装置、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分析系统、惰性气体供气装置、真空泵、无损检测分析系统组成;壳体内设有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循环装置、充放电系统;壳体(1)内设有底盘(2)、挡板(3)、入射窗口(6)、透射窗口(7)、进气口(8)、出气口(9)、顶盖(12)、检测样品(16)、固定底座(20);壳体(1)内部为一腔体,检测样品(16)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腔体内;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挡板(3)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中间设有通孔,挡板下部与壳体螺纹连接;壳体底部为固定基座(20),底盘(2)固定连接在固定基座上;壳壁上开设有入射窗口(6)及透射窗口(7),二者同轴共线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液态金属电池高温原位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窗口(6)与壳壁平齐,而透射窗口(7)突出壳壁一定距离,便于调整、校准射线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液态金属电池高温原位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固定连接在固定基座上,采用焊接连接方式,底盘尺寸形状可根据无损检测试样台适配确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液态金属电池高温原位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2)设置于所述挡板(3)的顶部,材质为陶瓷,隔热并用于对所述电极及热电偶进行密封、引入导线,所述顶盖设有导线接口,所述导线接口用于输出导线。5.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液态金属电池高温原位无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腔体内,用于对检测样品(16)的加热;加热系统包括热电偶(5)、加热基板(15)及加热基座(19),加热基板上设有入射孔及透射孔,所述入射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崔凯旋赵汪曲选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