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平衡车的把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880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平衡车的把手结构,两个把手套分别设置于把手本体的两端外部;把手本体的两端侧壁分别设有金条第一膨胀缝;锁紧组件分别设置于把手的两端内部,锁紧组件包括锁紧块和胀紧块,锁紧块包括锁紧部与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与锁紧部的一端连接,锁紧部的外部设有第一锥形面;胀紧块设有容腔,容腔的开口朝向锁紧部,容腔的内壁设有与第一锥形面配合的第二锥形面,胀紧块的侧壁设有多条第二胀紧缝;容腔的一端设有开口连接部的另一端穿过开口伸出把手的外部;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用于将连接部向外拉紧或松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易于更换把手套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平衡车的把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儿童平衡车
,尤其涉及一种儿童平衡车的把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平衡车主要针对儿童设计,能够很好地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在使用时,儿童坐在坐垫上,然后用双脚持续蹬地来滑行,儿童可以从中体验到运动和娱乐的的快乐,并且也衍生了相应的儿童平衡车竞技项目;儿童平衡车的把手两端通常会设有把手套,以方便儿童握持把手,然而,由于各个儿童的手掌大小有差异,且对把手的握感要求不同,所以在参加儿童平衡车竞技项目时,把手套的握持感对儿童在比赛中的表现会有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儿童平衡车由于把手套难以进行更换,因此难以适应各个儿童的握持感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儿童平衡车的把手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儿童平衡车的把手结构,包括把手本体、把手套和锁紧组件;所述把手套为两个,两个所述把手套分别设置于所述把手本体的两端外部;所述把手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把手本体的两端侧壁分别设有第一膨胀缝,所述第一膨胀缝沿所述把手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膨胀缝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一膨胀缝沿所述把手本体的侧壁均匀分布;所述锁紧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锁紧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把手的两端内部,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块和胀紧块,所述锁紧块包括锁紧部与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锁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锁紧部的外部设有第一锥形面;所述胀紧块设有容腔,所述容腔的开口朝向所述锁紧部,所述容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面配合的第二锥形面,所述胀紧块的侧壁设有多条第二胀紧缝;所述容腔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伸出所述把手的外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将所述连接部向外拉紧或松开。
[0006]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操作部与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为圆形结构,所述操作部的一端与所述压紧部的外壁连接,所述压紧部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压紧部偏心安装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
[0007]优选地,所述把手本体的两端外壁设有第一防滑纹。
[0008]优选地,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抵紧于所述容腔的内壁,另一端抵紧于所述锁紧部的端面。
[0009]优选地,所述把手套的外壁设有第二防滑纹。
[0010]优选地,所述锁紧块与所述胀紧块为金属材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地进行把手套的更换,从而使得儿童在使用儿童平衡车时,可以方便地更换合适自己的把手套,或者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如平时娱
乐、代步、竞技比赛等场景,更换不同的形状或粗细的把手套,以便于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附图说明
[0012]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3]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把手结构锁紧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把手结构松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胀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1

把手本体、11

第一膨胀缝、2

把手套、3

锁紧组件、31

锁紧块、311

锁紧部、312

连接部、313

第一锥形面、32

胀紧块、321

容腔、322

第二锥形面、323

第二胀紧缝、324

开口、4

锁紧机构、41

操作部、42

压紧部、5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8]本实施例的一种儿童平衡车的把手结构,如图1

3所示,包括把手本体1、把手套2和锁紧组件3;所述把手套2为两个,两个所述把手套2分别设置于所述把手本体1的两端外部;所述把手本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把手本体1的两端侧壁分别设有第一膨胀缝11,所述第一膨胀缝11沿所述把手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膨胀缝11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一膨胀缝11沿所述把手本体1的侧壁均匀分布;所述锁紧组件3为两个,两个所述锁紧组件3分别设置于所述把手的两端内部,所述锁紧组件3包括锁紧块31和胀紧块32,所述锁紧块31包括锁紧部311与连接部312,所述连接部312的一端与所述锁紧部311的一端连接,所述锁紧部311的外部设有第一锥形面313;所述胀紧块32设有容腔321,所述容腔321的开口324朝向所述锁紧部311,所述容腔321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面313配合的第二锥形面322,所述胀紧块32的侧壁设有多条第二胀紧缝323;所述容腔321的一端设有开口324所述连接部3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324伸出所述把手的外部;所述连接部312的另一端设有锁紧机构4,所述锁紧机构4用于将所述连接部312向外拉紧或松开。
[0019]本申请在使用时先将操作锁紧机构4,如图1所示,将连接部312向外拉紧,连接部312带动锁紧部311向外移动,连接部312的外壁抵紧于胀紧块32的内壁,从而使第一锥形面313与第二锥形面322相互配合,第一锥形面313将胀紧块32的侧壁撑开,从而使得胀紧块32发生膨胀,进而胀紧块32将把手本体1的侧壁撑开,把手本体1的外壁通过膨胀将把手套2胀紧于把手本体1上,此时把手套2难以从把手本体1脱出,从而便于握持;当需要更换不同形状或粗细的把手套2时,例如将直筒式把手套2更换成具有掌托的把手套2,此时可以通过操作锁紧机构4,如图2所示,使锁紧机构4松开,此时胀紧套在弹性作用下收缩并恢复原状,并通过第二锥形面322与第一锥形面313的配合,使锁紧部311从容腔321中滑出;当然,也可以将连接部312向把手内推动,以使得锁紧部311从容腔321中脱出,进而使得胀紧套和把手本体1收缩并恢复原状,此时,把手套2与把手本体1之间的配合变得松动,从而可以轻易地将把手套2从把手本体1上取下,然后进行更换操作。本技术可以方便地进行把手套2的更换,从而使得儿童在使用儿童平衡车时,可以方便地更换合适自己的把手套2,或者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如平时娱乐、代步、竞技比赛等场景,更换不同的形状或粗细的把手套2,以
便于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0020]如图1和2所示,所述锁紧机构4包括操作部41与压紧部42,所述压紧部42为圆形结构,所述操作部41的一端与所述压紧部42的外壁连接,所述压紧部42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与所述连接部312的另一端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平衡车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本体、把手套和锁紧组件;所述把手套为两个,两个所述把手套分别设置于所述把手本体的两端外部;所述把手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把手本体的两端侧壁分别设有第一膨胀缝,所述第一膨胀缝沿所述把手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膨胀缝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一膨胀缝沿所述把手本体的侧壁均匀分布;所述锁紧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锁紧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把手的两端内部,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块和胀紧块,所述锁紧块包括锁紧部与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锁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锁紧部的外部设有第一锥形面;所述胀紧块设有容腔,所述容腔的开口朝向所述锁紧部,所述容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面配合的第二锥形面,所述胀紧块的侧壁设有多条第二胀紧缝;所述容腔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伸出所述把手的外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铭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智行车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