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车制动机构及制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386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车制动机构,包括驱动总成、制动泵总成、行程监测器和呈类L型的推杆总成;所述制动泵总成的轴线与所述驱动总成的轴线相互垂直,使所述制动泵总成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总成的输出端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制动泵总成和所述驱动总成通过所述推杆总成传动连接;所述行程监测器与所述推杆总成连接,用于监测所述推杆总成的输出端的制动行程;所述行程监测器与所述驱动总成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总成控制所述推杆总成的行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确保制动功能稳定的前提下,减小了制动机构整体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车制动机构及制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车
,尤其是指一种无人车制动机构及制动方法。
技术介绍
无人车技术近几年飞速发展,应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汽车零部件可谓琳琅满目。但现在这些零部件普遍处于研发阶段,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不利于无人驾驶技术的推广和发展。同时,在无人车领域,场地车、物流车的应用需求较大,这些车辆从研发测试到最后投产的过程中,都是以无人工驾驶的方式进行。上述车辆均具有体积较小、模块化程度高等特点,与传统汽车的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传统汽车上的制动装置难以直接在这类无人车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车制动机构及制动方法,在确保制动功能稳定的前提下,提高集成度并减小占用空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人车制动机构,包括驱动总成、制动泵总成、行程监测器和呈类L型的推杆总成;所述制动泵总成的轴线与所述驱动总成的轴线相互垂直,使所述制动泵总成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总成的输出端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制动泵总成和所述驱动总成通过所述推杆总成传动连接;所述行程监测器与所述推杆总成连接,用于监测所述推杆总成的输出端的制动行程;所述行程监测器与所述驱动总成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总成控制所述推杆总成的行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动时,驱动总成驱动摇臂绕所述驱动总成的输出端沿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并推动制动推杆插入制动泵总成的输入端内;S2:行程监测器监测摇臂的旋转角度,并传输至驱动总成,由驱动总成根据角度数值控制驱动总成的驱动状态;S3:当角度数值达到预设阈值时,驱动总成停止驱动;S4:撤销制动时,驱动总成驱动摇臂绕所述驱动总成的输出端沿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并带动制动推杆远离制动泵总成的输入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制动泵总成、驱动总成、推杆总成和行程监测器集成与一体,减小了占用空间,且结构简单。通过行程监测器监测推杆总成的制动行程,使驱动总成根据制动行程控制运行状态,实现全自动化控制。采用类L型的推杆总成,使驱动总成与制动泵总成传动连接,确保了驱动总成能够通过推杆总成将制动力稳定传输指制动泵总成上,并使驱动总成与制动泵总成能够相互垂直的设置,减小了制动机构整体的占用空间。在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总成通过推杆总成将制动力传送至制动泵总成上,并通过行程监测器对推杆总成的制动行程进行实时监测,使驱动总成能够实时调整驱动力,确保制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无人车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驱动总成;2、制动泵总成;21、泵体;22、第一支架;3、行程监测器;31、角度传感器;32、传动轴;33、第二支架;34、螺栓;4、推杆总成;41、摇臂;42、制动推杆;43、关节轴承;44、摇臂销;45、开口销;46、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图4,一种无人车制动机构,包括驱动总成、制动泵总成、行程监测器和呈类L型的推杆总成;所述制动泵总成的轴线与所述驱动总成的轴线相互垂直,使所述制动泵总成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总成的输出端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制动泵总成和所述驱动总成通过所述推杆总成传动连接;所述行程监测器与所述推杆总成连接,用于监测所述推杆总成的输出端的制动行程;所述行程监测器与所述驱动总成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总成控制所述推杆总成的行程。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驱动总成通过推杆总成与制动泵总成传动连接并与行程监测器配合,实现制动力的稳定、自动传输,而推杆总成呈L型,使驱动总成和制动泵总成能够相互垂直地设置,减小了占用空间。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制动泵总成、驱动总成、推杆总成和行程监测器集成与一体,减小了占用空间,且结构简单。通过行程监测器监测推杆总成的制动行程,使驱动总成根据制动行程控制运行状态,实现全自动化控制。采用类L型的推杆总成,使驱动总成与制动泵总成传动连接,确保了驱动总成能够通过推杆总成将制动力稳定传输指制动泵总成上,并使驱动总成与制动泵总成能够相互垂直的设置,减小了制动机构整体的占用空间。在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总成通过推杆总成将制动力传送至制动泵总成上,并通过行程监测器对推杆总成的制动行程进行实时监测,使驱动总成能够实时调整驱动力,确保制动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泵总成包括泵体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装设于所述驱动总成的上方,所述泵体与所述驱动总成相互垂直地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驱动总成的输出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并与所述推杆总成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行程监测器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行程监测器的检测端与所述推杆总成的输入端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第一支架,使泵体能够与驱动总成相互垂直地设置,并使行程监测器能够与制动泵总成和泵体集成为一体,减小了占用空间,提高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行程监测器包括角度传感器、传动轴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推杆总成的输入端上方;所述角度传感器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上,且所述角度传感器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推杆总成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通过传动轴与推杆总成传动连接,提高传动的可靠性,确保推杆总成的输入端的制动行程能够被角度传感器准确地感应,提高制动机构整体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推杆总成包括摇臂、制动推杆、关节轴承和摇臂销;所述摇臂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总成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摇臂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摇臂销与所述关节轴承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关节轴承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制动推杆与所述制动泵总成的输入端连接,使所述摇臂和所述关节轴承构成L型;所述摇臂销用于将所述摇臂的圆周运动转换为所述关节轴承的轴向运动。由上述描述可知,摇臂和关节轴承构成L型,能够实现将摇臂的圆周运动转换为关节轴承的轴向运动,使驱动总成和制动泵总成实现相互垂直地设置,减小占用空间,并能够缩小制动机构整体的体积;设置摇臂销,用于将摇臂在制动推杆轴向上的驱动力传输指关节轴承,进而稳定地带动制动推杆移动,提高传动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摇臂销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关节轴承的输入端和所述摇臂的输出端设置;所述摇臂销位于所述关节轴承上方的一端沿径向插设有开口销。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开口销,用于在摇臂销的轴向上对关节轴承限位,提高推杆总成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开口销能够抵压于所述关节轴承的输入端顶部。由上述描述可知,开口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车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总成、制动泵总成、行程监测器和呈类L型的推杆总成;/n所述制动泵总成的轴线与所述驱动总成的轴线相互垂直,使所述制动泵总成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总成的输出端相互垂直设置;/n所述制动泵总成和所述驱动总成通过所述推杆总成传动连接;/n所述行程监测器与所述推杆总成连接,用于监测所述推杆总成的输出端的制动行程;/n所述行程监测器与所述驱动总成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总成控制所述推杆总成的行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车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总成、制动泵总成、行程监测器和呈类L型的推杆总成;
所述制动泵总成的轴线与所述驱动总成的轴线相互垂直,使所述制动泵总成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总成的输出端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制动泵总成和所述驱动总成通过所述推杆总成传动连接;
所述行程监测器与所述推杆总成连接,用于监测所述推杆总成的输出端的制动行程;
所述行程监测器与所述驱动总成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驱动总成控制所述推杆总成的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车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泵总成包括泵体和第一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装设于所述驱动总成的上方,所述泵体与所述驱动总成相互垂直地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
所述驱动总成的输出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并与所述推杆总成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所述行程监测器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行程监测器的检测端与所述推杆总成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车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监测器包括角度传感器、传动轴和第二支架;
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
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推杆总成的输入端上方;
所述角度传感器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上,且所述角度传感器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推杆总成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车制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总成包括摇臂、制动推杆、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盛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