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切削钢的连铸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
,尤其是涉及一种易切削钢的连铸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易切削钢是指在钢中加入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多种以上的硫、磷、铅、钙、硒等元素,以改善其易切削性而得到的一种钢品种。随着切削加工的自动化、高速化和精密化发展,易切削钢在家用电器、仪表仪器行业等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然而,易切削钢是一种难于连铸的钢种,其连铸的成本也相对较高。难点在于易切削钢中的高硫、高氧含量大大降低钢水表面张力,使得钢渣难以分离,容易形成钢渣混卷,进而使得结晶器中拉出的铸坏具有表面及皮下气泡、夹渣缺陷,甚至造成漏钢;而且易切削钢中的高锰、高氧含量在高温下也会与中间包耐火材料反应,会产生新的杂质来源,严重时也会造成中间包穿钢;易切削钢的钢液流动性差,需要提高浇注温度,然而在高温下,又容易使该品种的钢坯产生裂纹。易切削钢的种种连铸难点,进而导致易切削钢连铸过程中的浇注稳定性差,尤其会产生结晶器液面波动大的现象。因此,为改善易切削钢的连铸工艺稳定性,需要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r>有鉴于此,针对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切削钢的连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使易切削钢钢水进入中间包,所述中间包的工作层采用质量分数大于82%小于100%的MgO材料;/n在所述中间包与整体浸入式水口之间,采用改进塞棒进行控流,所述改进塞棒的棒头材料中结合剂的组成为0~25%固体热固性酚醛树脂和70%~100%液体热塑性酚醛树脂的混合物;/n通过所述整体浸入式水口将钢水注入结晶器中,在所述整体浸入式水口与所述中间包的衔接处开通氩气保护,以提高钢水纯净度,同时在所述整体浸入式水口内壁和侧面预先涂覆耐火泥;/n控制所述整体浸入式水口插入结晶器中的插入深度为80~130mm;/n向结晶器中加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切削钢的连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使易切削钢钢水进入中间包,所述中间包的工作层采用质量分数大于82%小于100%的MgO材料;
在所述中间包与整体浸入式水口之间,采用改进塞棒进行控流,所述改进塞棒的棒头材料中结合剂的组成为0~25%固体热固性酚醛树脂和70%~100%液体热塑性酚醛树脂的混合物;
通过所述整体浸入式水口将钢水注入结晶器中,在所述整体浸入式水口与所述中间包的衔接处开通氩气保护,以提高钢水纯净度,同时在所述整体浸入式水口内壁和侧面预先涂覆耐火泥;
控制所述整体浸入式水口插入结晶器中的插入深度为80~130mm;
向结晶器中加入保护渣,以在结晶器中钢液表面形成保护,所述保护渣的熔化速度为45~65kg/s·m2,保护渣厚度为8~12mm,且所述保护渣质量成分包括:CaO21~25%,SiO232~36%,Al2O313~15%,MgO3.5~4.5%,Fe2O31~1.8%,R2O3.5~4.0%,F3~5%,以及游离C13.5~14%;
控制所述结晶器的振动模式和搅拌模式,以使钢水在所述结晶器中经过首次冷却被制备为钢坯;
将所述钢坯从所述结晶器中拉出,并进行二次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切削钢的连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控制所述整体浸入式水口的插入深度为80mm、85mm、90mm、95mm、100mm、105mm、110mm、115mm、120mm、125mm、130mm或者任意两个相邻值的中间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切削钢的连铸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所述保护渣的熔化速度为44~64kg/s·m2,并控制所述保护渣的厚度为9mm、9.5mm、10mm、10.5mm、11mm、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远坚,傅谦惠,黄才富,王冠,穆康峰,刘志明,邓伟雄,陈文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