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晶钢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439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3
一种包晶钢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转炉出钢采用铝锭脱氧;(2)LF精炼中加入电石、碳化硅脱氧造黄白渣,控制精炼周期≥30min,软吹时间≥10min,保证夹杂物充分上浮;(3)中包渣面采用低碳覆盖剂+碳化稻壳双层覆盖,同时中包包盖抹泥,溢渣口岩棉覆盖,防止钢水温降大渣面结壳;中包采用铝碳质高氧抗侵蚀塞棒,防止使用普通塞棒侵蚀后造成液面波动;(4)结晶器采用包晶钢专用保护渣,控制注入结晶器内钢水的流量在0.35~0.40t/min,使结晶器内钢水量保持稳定;取此控制方法后包晶钢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量可控制在±3mm以内,铸坯降级改判率和废品大幅度下降,缺陷率控制在0.65%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晶钢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水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包晶钢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连铸结晶器内钢水自由液面的波动行为对连铸坯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当结晶器内自由液面,发生剧烈的波动时,其保护渣的厚度分布将会发生改变,进而可能会导致钢液发生二次氧化以及保护渣发生卷渣现象,会导致铸坯质量下降。另外,钢液自由液面处的波动也是影响连铸坯的高拉速顺行和高质量产品生产的关键因素。如何合理的控制结晶器内钢/渣界面处的自由液面波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包晶钢连铸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影响安全生产,使包晶钢连浇炉数降低,并且带来滑板漏钢的风险;(2)带来铸坯质量问题。在液面大幅波动的过程中易产生夹渣,在铸坯大幅降速的过程中易产生横裂,给铸坯质量控制带来严重的影响。在浇铸包晶钢时,连铸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情况时有发生,液面波动严重时,波动幅度高达±20mm,给浇注顺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提供一种工艺方法对包晶钢连铸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对于保证连铸现场的安全生产和提高铸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晶钢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的控制方法,采取此控制方法后包晶钢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量可控制在±3mm以内,铸坯降级改判率和废品大幅度下降,缺陷率控制在0.65%以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包晶钢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转炉出钢采用铝锭脱氧;(2)LF精炼中加入电石、碳化硅脱氧造黄白渣,控制精炼周期≥30min,软吹时间≥10min,保证夹杂物充分上浮;(3)中包渣面采用低碳覆盖剂+碳化稻壳双层覆盖,同时中包包盖抹泥,溢渣口岩棉覆盖,防止钢水温降大渣面结壳;中包采用铝碳质高氧抗侵蚀塞棒,防止使用普通塞棒侵蚀后造成液面波动;(4)结晶器采用包晶钢专用保护渣,控制注入结晶器内钢水的流量在0.35~0.40t/min,使结晶器内钢水量保持稳定。进一步地,步骤(1)中,铝锭的加入量为0.4~0.6kg/t钢。步骤(2)中,电石的加入量为0.4~0.5kg/t钢;碳化硅的加入量为0.6~0.8kg/t钢。步骤(3)中,所述低碳覆盖剂覆盖在中包渣面上,所述碳化稻壳覆盖在低碳覆盖剂上。步骤(3)中,所述低碳覆盖剂的使用量为0.15~0.30kg/t钢,低碳覆盖剂中的C含量控制在0.05~0.1%;所述碳化稻壳的使用量为0.5~0.70kg/t钢。步骤(4)中,所述包晶钢专用保护渣的主要组分为:SiO2:30~35%、CaO:28~30%、Al2O3:8~10%、C含量:14~17%、F:2~3%、其它氧化物R2O:4~6%;碱度为0.8~0.9、粘度为1.1~1.3Pa.S、熔点:1150~1200℃。所述包晶钢专用保护渣的加入量为0.35~0.50kg/t钢。进一步地,对于Q195包晶钢,控制其C含量在0.075%~0.095%以外,包晶钢因钢种特性,存在包晶区此类钢材易于在浇铸的时候出现液面波动的现象。C质量百分比区间为0.075%~0.095%时液面波动最为严重,因此需控制Q195碳成分尽量避开此区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取此控制方法后包晶钢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量由±10mm以外逐渐恢复到±3mm以内,铸坯降级改判率和废品大幅度下降,缺陷率从3.16%以上控制到0.65%以下;(2)操作简便,减少漏钢等安全风险;(3)液面稳定,提高产品质量;(4)减少过程甩废,降低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Q195包晶钢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Q195包晶钢的C元素的质量百分比避开0.075%~0.095%的区间;2)转炉出钢加入0.4~0.6kg/t钢铝锭脱氧;3)LF精炼中,加入电石0.4~0.5kg/t钢、碳化硅0.6~0.8kg/t钢脱氧造黄白渣,控制精炼周期25~35min,软吹时间8~15min保证夹杂物充分上浮;4)中包渣面采用低碳覆盖剂0.15~0.30kg/t钢+碳化稻壳0.5~0.7kg/t钢双层覆盖,低碳覆盖剂覆盖在中包渣面上,所述碳化稻壳覆盖在低碳覆盖剂上,同时中包包盖抹泥,溢渣口岩棉覆盖,防止钢水温降大渣面结壳;中包采用铝碳质高氧抗侵蚀塞棒;5)结晶器采用包晶钢专用保护渣,其组分SiO2:30~35%、CaO:28~30%、Al2O3:8~10%、TC:14~17%、F:2~3%、其它氧化物R2O:4~6%;碱度R:0.8~0.9、粘度:1.1~1.3Pa.S、熔点:1150~1200℃,耗量0.35~0.50kg/t钢,控制注入结晶器内钢水的流量0.35~0.40t/min,使结晶器内钢水量保持稳定。采取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可将包晶钢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量控制在±3mm以内;铸坯降级改判率和废品大幅度下降,缺陷率控制在0.65%以下。对比例1Q195包晶钢的C:0.075%~0.095%;转炉出钢加入0.3~0.5kg/t钢铝锭脱氧;LF精炼中,加入碳化硅0.8~1.0kg/t钢脱氧造渣,控制精炼周期20~30min,软吹时间5~10min;中包渣面采用碳化稻壳0.6~0.8kg/t覆盖,同时中包包盖抹泥,溢渣口岩棉覆盖,防止钢水温降大渣面结壳;中包采用镁碳质塞棒。采取本对比例中的控制方法,包晶钢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量在±10mm以外;铸坯缺陷率控制在3.16%以上。上述参照实施例对一种包晶钢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的控制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晶钢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转炉出钢采用铝锭脱氧;/n(2)LF精炼中加入电石、碳化硅脱氧造黄白渣,控制精炼周期≥30min,软吹时间≥10min;/n(3)中包渣面采用低碳覆盖剂+碳化稻壳双层覆盖,同时中包包盖抹泥,溢渣口岩棉覆盖;中包采用铝碳质高氧抗侵蚀塞棒;/n(4)结晶器采用包晶钢专用保护渣,控制注入结晶器内钢水的流量在0.35~0.40t/mi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晶钢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转炉出钢采用铝锭脱氧;
(2)LF精炼中加入电石、碳化硅脱氧造黄白渣,控制精炼周期≥30min,软吹时间≥10min;
(3)中包渣面采用低碳覆盖剂+碳化稻壳双层覆盖,同时中包包盖抹泥,溢渣口岩棉覆盖;中包采用铝碳质高氧抗侵蚀塞棒;
(4)结晶器采用包晶钢专用保护渣,控制注入结晶器内钢水的流量在0.35~0.40t/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铝锭的加入量为0.4~0.6kg/t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电石的加入量为0.4~0.5kg/t钢;碳化硅的加入量为0.6~0.8kg/t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低碳覆盖剂覆盖在中包渣面上,所述碳化稻壳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介瑞华郭勤宇姚建徐杨范伟邓齐根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