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性和钻孔性能优良的易切削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80495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性和钻孔性能优良的易切削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转炉冶炼、LF精炼、连铸、热轧、风冷线冷却;连铸步骤中,结晶器水量130‑140m<supgt;3</supgt;/h,二冷比水量0.8‑1.0L/kg;风冷线冷却步骤中,从吐丝温度至大于650℃范围内以1‑1.5℃/s的速度进行冷却,在650℃‑500℃范围内以2‑4℃/s的速度进行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未添加易切削元素以及增加生产成本的条件下,通过控制轧材硫化锰夹杂尺寸、硬度以及组织,显著提高了易切削钢的塑性和钻孔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易切削钢,具体涉及一种塑性和钻孔性能优良的易切削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易切削钢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切削性能,被广泛用于仪器仪表、汽车、机床等零件加工。易切削钢在生产加工中,容易产生拉拔开裂、钻孔开裂等质量问题,造成产品报废无法使用。

2、目前,现有技术中较多关注的是易切削钢的切削性能和硫化物形态控制等方面,很少关注到易切削钢的塑性和钻孔性能。

3、中国专利cn 101003877a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切削性和切屑破碎性的低碳易切削钢,其不含有铅,虽然具有类同甚至优于其他易切削钢的被切削性和钻削性及切屑处理性,但是该专利中加入了0.02-0.30%的se或0.01-0.20%的te,合金元素成本高,且回收率不稳定。

4、中国专利cn 111876689a公开了一种仪器仪表用低碳含硒的易切削钢及其制造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一定的锰、硒配比和一定的硒与硫配合,并对转炉冶炼、lf精炼、连铸、铸坯加热和轧后缓冷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控制,获得的易切削钢在切削过程中切削抗力低和切削热低,从而保护刀具,以及得到良好的加工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性和钻孔性能优良的易切削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转炉冶炼、LF精炼、连铸、热轧、风冷线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冶炼步骤中,吹炼终点C含量0.04-0.06%,终点温度1600-1650℃;出钢过程中进行合金化,同时在出钢过程加入铝铁和白灰进行预脱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铝铁、白灰的加入量分别为1-2kg/t钢水、2-3kg/t钢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F精炼步骤中,过程采用白灰、电石和碳化硅进行造渣;LF精炼出站前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性和钻孔性能优良的易切削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转炉冶炼、lf精炼、连铸、热轧、风冷线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冶炼步骤中,吹炼终点c含量0.04-0.06%,终点温度1600-1650℃;出钢过程中进行合金化,同时在出钢过程加入铝铁和白灰进行预脱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铝铁、白灰的加入量分别为1-2kg/t钢水、2-3kg/t钢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f精炼步骤中,过程采用白灰、电石和碳化硅进行造渣;lf精炼出站前根据硫含量目标值补喂入硫线,软吹≥15min后进行上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白灰、电石、碳化硅的加入量分别为1-1.5kg/t钢水、0.5-1.0kg/t钢水、0.5-1.0kg/t钢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虎魏瑞瑞赵满堂赵文渊史杨林作津宋邦民魏振典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