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超厚板坯高碳钢中心偏析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炼钢连铸
,特别是针对厚度规格超过450mm的超厚板坯连铸生产实践,提供了一种改善超厚板坯高碳钢中心偏析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人们将厚度规格>450mm的板坯划分为超厚板坯,将碳含量位于0.25%≤C(wt%)范围的钢划分为高碳钢。板坯连铸在凝固过程中,存在两种无法消除的缺陷,一种是由于选分结晶而无法避免的中心偏析,一种是铸坯凝固过程中的W型凝固末端。关于板坯连铸中心偏析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国内外诸多文献已做了详细的阐述:认为柱状晶“凝固搭桥”与板坯鼓肚是形成中心偏析的主要原因,使用动态轻压下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铸坯的中心偏析;关于板坯连铸的W型凝固末端,认为与二次冷却方式密切相关。关于超厚板坯W型凝固末端的中心偏析控制技术,国内的理论基础研究很少,并且之前也没有超厚板坯的生产实践,国内在超厚板坯中心偏析综合控制
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专利号为CN201811567253.1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板坯动态二冷和轻压下控制系统,“根据动态热跟踪模型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超厚板坯高碳钢中心偏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铸过程中,对超厚板坯进行压下处理,具体步骤如下:/n1)对两相区进行压下处理,首先,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出铸坯压下位置中心点的固相率:/nfs =(Tl-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超厚板坯高碳钢中心偏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铸过程中,对超厚板坯进行压下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对两相区进行压下处理,首先,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出铸坯压下位置中心点的固相率:
fs=(Tl-T1)/(T1-TS);
其中,Tl为液相线温度,℃;TS为固相线温度,℃;T1为两相区铸坯压下位置中心点的温度,℃;
其次,根据固相率确定压下量:
当0.2≤fs<0.32时,压下量1.5~6.5mm;当0.32≤fs<0.58时,压下量2.5~8.5mm;当0.58≤fs≤1.0时,压下量3.0~9.0mm;
2)对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新刚,赵和明,陈勇,李大伟,周贱生,陈晨,王卫军,宋欣,
申请(专利权)人: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