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压力颗粒拥塞的变刚度穿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作辅助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正压力颗粒拥塞的变刚度穿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人们进行一些特殊工作,如对头顶上方工位进行操作,或人体处于仰卧姿势进行一些工作,肢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人很容易产生疲劳,需要中断休息,且工作容易出错。此时支撑关节进行助力可以减小人体工作时的能量消耗,延长工作时间,减少疲劳从而降低出错率。
[0003]现有工作姿势助力方面的产品极为有限。一些刚性固定式的支具可用于该领域,但其不可变形状限制了人体正常活动,且刚性支架增加了人机交互的危险性及不舒适度。外骨骼机器人能够胜任该工作,但结构复杂且成本高,造成资源浪费。变刚度设备可用于所述工作领域,但现有变刚度设备都采用负压力抽真空挤压的方式增大刚度,压力变化最多一个大气压,刚度变化范围很有限,能提供的助力较小。因此,一款成本低廉且有效的变刚度关节助力设备将对需要长时间保持特殊工作姿势的工作人员提供极大的帮助。
[0004]专利文献CN111660284A公开了一种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压力颗粒拥塞的变刚度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刚度模块(9),穿戴在人体上,包括刚性状态和柔性状态;控制模块,输出控制命令;驱动模块,执行控制命令并能够驱使所述变刚度模块(9)在刚性状态和柔性状态之间切换;结构件,所述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变刚度模块(9)通过所述结构件穿戴在人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力颗粒拥塞的变刚度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刚度模块(9)包括第一端盖(1)、颗粒(2)、柔性囊体(3)、第二端盖(4)、导气管(5)以及柔性外壳(14);所述柔性外壳(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容纳空间(11),所述柔性囊体(3)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中,所述柔性外壳(14)和柔性囊体(3)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13),所述颗粒(2)填充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3)中;所述第一端盖(1)安装在所述柔性外壳(14)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4)安装在所述柔性外壳(14)的另一端,所述导气管(5)的一端连接所述柔性囊体(3),所述导气管(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端盖(4)并延伸到所述柔性外壳(14)的外部连接所述驱动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力颗粒拥塞的变刚度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源以及驱动器8,所述驱动器8与所述电源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压力颗粒拥塞的变刚度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8采用马达气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力颗粒拥塞的变刚度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按键、电磁阀(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