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TRIZ矩阵表空矩阵元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6904 阅读:7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解决TRIZ矩阵表空矩阵元素的方法,对于非对角线空矩阵元素:a)对调欲改善参数及恶化参数;部分空矩阵元素可以从TRIZ矩阵表中找到结果,仍为空矩阵元素,则b)改以相似参数重新到TRIZ矩阵表中找非空矩阵元素,找到后应尽量使用排在最前面的发明专利技术原理编号,以增加快速成功解决问题的机会;b)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先a)后b)找非空矩阵元素;对主对角线空矩阵元素:只有一个欲改善参数或避免恶化参数或单一优化某个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三张应用表,即改善工程特性矩阵表、避免恶化工程特性矩阵表和优化单一参数矩阵表,提供给使用者一个全面和较有效率的解决方法,对解决各种工程难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决TRIZ理论矛盾矩阵表中空矩阵元素的方法,可以协助工程师在使用TRIZ矩阵表时,依照本专利技术方法填补TRIZ空矩阵元素,找出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技术介绍
TRIZ理论是TIPS(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的俄语同义字。是一个苏联专利技术家G Altshuller分析研究超过四十万个专利,在1946年提出创新原理的解决方法,称为TRIZ。之后,以G Altshuller先生为首的原苏联的大学、研究所和企业所组成的数百人的研究组织分析研究各世界专利,综合多个学科领域的原理、法则形成TRIZ理论体系。GAltshuller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提炼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40个专利技术原理和工程领域内常用的表述系统性能的39个通用工程参数。40个专利技术原理开启了一道专利技术问题解决的天窗,使原来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获得突破性的解决。通用工程参数是一些物理、几何和技术性能的参数,整理成一个39×39阶矩阵,根据工程中产生矛盾的2个工程参数,表述需要TRIZ理论去解决的问题,这样就将一个具体的问题用TRIZ的通用语言表述了出来。根据2个矛盾的工程参数所在矩阵的行列位置,从矩阵表中直接查找该矩阵元素,寻找解决矛盾的专利技术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个矩阵就是TRIZ矛盾矩阵。矩阵中的每个非空元素,都是由1个或几个1-40之间的数字表示,这些数字代表的是40条专利技术原理中经统计证明是解决矛盾问题的最佳创新法则;矛盾矩阵是浓缩了对巨量专利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利用矩阵将工程参数的矛盾和40条专利技术原理有机地联系起来。尽管TRIZ理论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其成熟部分也已解决了许多设计难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随着TRIZ理论在工程实例中应用的扩大,其自身也暴露出了一些弱点。在TRIZ理论中,大家经常使用的便是矛盾矩阵表了。在我们对应其矛盾参数后,应该对应地在TRIZ矩阵表中找到解决矛盾所需要的创新法则,但使用者会发现:TRIZ矩阵表中有一些是空的矩阵元素,即没有任何建议的法则;当2个矛盾的工程参数在矛盾矩阵表中找不到结果时,人们便会研究如何解决TRIZ空矩阵元素问题,以便于解决来源于工程和实践提出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如何完善和发展TRIZ理论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矛盾矩阵表是TRIZ理论中最经典、最为人知且容易使用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解决TRIZ空矩阵元素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TRIZ矩阵存在空矩阵元素,使矛盾的工程参数在TRIZ矩阵表中找不到创新法则的弊端,同时对于一些工程问题在不知道具体的矛盾参数,或只有一个矛盾参数时,能提供给使用者一个较有效率的解决方法;而且仍以矛盾矩阵表为基础来解决问题。TRIZ矩阵为39×39阶矩阵,简记矩阵A39×39,共有1521个元素,其中1263个方格为非空矩阵元素,有258个为空矩阵元素,把TRIZ矩阵增加一阶,形成TRIZ矩阵表,简记为矩阵T40×40;除矩阵元素T1,1为分类指示元素外,所增加的第一列的列矩阵Ti,1(2≤i≤40),每个矩阵元素依39个参数次序表示39个欲改善参数,第一行的行矩阵从第二列起T1,j,(2≤j≤40),每个矩阵元素依相同的39个参数次序表示39个恶化参数;除去第一行和第一列剩下的39×39阶矩阵的每个非空矩阵元素Ti,j,是针对第i行的欲改善参数和第j列的恶化参数相交的矩阵元素,表示TRIZ矩阵从40条专利技术原理中选出的适用解决矛盾的创新法则,以专利技术原理编号表示。1.解决TRIZ矩阵表空矩阵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对于TRIZ矩阵表非主对角线空矩阵元素采用下列方法:a)、对调欲改善参数及恶化参数;有一部分空矩阵元素,可以从TRIZ矩阵表中找到非空矩阵元素,应尽量使用排在最前面的专利技术原理编号,以增加快速成功解决问题的机会;b)、对调欲改善参数及恶化参数后,若TRIZ矩阵表中仍为空矩阵元素,未找到解决矛盾的创新法则,则改以相似参数重新到TRIZ矩阵表中找非空矩阵元素,找到后应尽量使用排在最前面的专利技术原理编号,以增加快速成功解决问题的机会;c)、也可单独使用b);B)对于TRIZ矩阵表主对角线空矩阵元素采用下列方法:a)只有一个欲改善参数时使用改善工程特性矩阵表,简记为矩阵B40×2,矩阵元素B1,1为分类指示元素,B1,2为改善工程特性适用的创新法则;Bi,1(2≤i≤40)为39个欲改善参数,Bi,2(2≤i≤40)为TRIZ矩阵表T40×40中第i行所有非空元素Ti,j,(2≤j≤40)出现的同一专利技术原理编号次数经统计计算后,依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写在Bi,2(2≤i-->≤40);b)只有一个避免恶化参数时使用避免恶化工程特性矩阵表,简记为矩阵C40×2,矩阵元素C1,1为分类指示元素,C1,2为避免恶化工程特性适用的创新法则;Ci,1(2≤i≤40)为39个避免恶化参数,Ci,2(2≤i≤40)为TRIZ矩阵表T40×40中第j列(i=j)所有非空元素Ti,j,(2≤i≤40)出现的同一专利技术原理编号次数经统计计算后,依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写在Ci,2(2≤i≤40);应尽量使用排在最前面的法则,以增加快速成功解决问题的机会;c)针对优化单一参数,使用优化单一参数矩阵表,简记为矩阵D40×2,矩阵元素D1,1为分类指示元素,D1,2为适用的创新法则;Di,2=Bi,2+Ci,2(2≤i≤40);矩阵Bi,2、Ci,2对应元素中相同专利技术原理编号出现的次数相加,依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写在矩阵元素Ci,2中(2≤i≤40);应尽量使用排在最前面的法则,以增加快速成功解决问题的机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以TRIZ理论的矛盾矩阵表和创新法则作为基础,不但可以解决现有的TRIZ矩阵存在空矩阵元素,为其填补空白,使矛盾的工程参数在TRIZ矩阵表中找到创新法则,同时对于一些工程问题在不知道具体的矛盾参数,或只有一个矛盾参数时,在原有的TRIZ矩阵表无创新法则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三张应用表,即改善工程特性矩阵表、避免恶化工程特性矩阵表和优化单一参数矩阵表,提供给使用者一个全面和较有效率的解决方法,而且仍是以矛盾矩阵表为理论基础。本专利技术推动了TRIZ理论的应用;能将实际项目及专家的经验进行规并、整合后汇总到TRIZ辅助创新设计平台的案例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如何使用TRIZ矩阵表,例如:欲改善系统的工程特性是“9.速度”,可能造成系统“21.功率”消耗的增加(恶化的工程特性),如表1:TRIZ矩阵部分简表所示,首先沿“欲改善参数”方向,从矩阵的第1列向下查找,得到“9速度”;然后沿“避免恶化参数”方向,从矩阵的第1行向右查找,找到“21.功率”,T10,22对应是有序列数字19,35,38,2这些号码就是40个专利技术原理的序号,创新法则分别为19:周期性动作、35:参数变化、38:加速强氧化及2:分离(分开),这些法则可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表1  TRIZ矩阵部分简表A)对于TRIZ矩阵表非主对角线空矩阵元素采用下列方法:实施例1:对调欲改善参数及恶化参数;欲改善参数“22.能量损失”与恶化参数“29.制造精度”所对应元素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解决TRIZ矩阵表空矩阵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对于TRIZ矩阵表非对角线空矩阵元素采用下列方法: a)、对调欲改善参数及恶化参数;有一部分空矩阵元素,可以从TRIZ矩阵表中找到非空矩阵元素,应尽量使用排在最前面的专利技术原理编号,以增加快速成功解决问题的机会; b)、对调欲改善参数及恶化参数后,若TRIZ矩阵表中仍为空矩阵元素,未找到解决矛盾的创新法则,则改以相似参数重新到TRIZ矩阵表中找非空矩阵元素,找到后应尽量使用排在最前面的专利技术原理编号,以增加快速成功解决问题的机会; c)、也可独立使用b); B)对于TRIZ矩阵表对角线空矩阵元素采用下列方法: a)只有一个欲改善参数时使用改善工程特性矩阵表,简记为矩阵B↓[40×2],矩阵元素B↓[1,1]为分类指示元素,B↓[1,2]为改善工程特性适用的创新法则;B↓[i,1](2≤i≤40)为39个欲改善参数,B↓[i,2](2≤i≤40)为TRIZ矩阵表T↓[40×40]中第i行所有非空元素T↓[i,j],(2≤j≤40)出现的同一专利技术原理编号次数经统计计算后,依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写在B↓[i,2](2≤i≤40); b)只有一个避免恶化参数时使用避免恶化工程特性矩阵表,简记为矩阵C↓[40×2],矩阵元素C↓[1,1]为分类指示元素,C↓[1,2]为避免恶化工程特性适用的创新法则;C↓[i,1](2≤i≤40)为39个避免恶化参数,C↓[i,2](2≤i≤40)为TRIZ矩阵表T↓[40×40]中第j列(i=j)所有非空元素T↓[i,j],(2≤i≤40)出现的同一专利技术原理编号次数经统计计算后,依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写在C↓[i,2](2≤i≤40);应尽量使用排在最前面的法则,以增加快速成功解决问题的机会; c)针对优化单一参数,使用优化单一参数矩阵表,简记为矩阵D↓[40×2],矩阵元素D↓[1,1]为分类指示元素,D↓[1,2]为适用的创新法则;D↓[i,2]=B↓[i,2]+C↓[i,2](2≤i≤40);矩阵B↓[i,2]、C↓[i,2]对应元素中相同专利技术原理编号出现的次数相加,依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写在C↓[i,2](2≤i≤40);应尽量使用排在最前面的法则,以增加快速成功解决问题的机会。...

【技术特征摘要】
1.解决TRIZ矩阵表空矩阵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对于TRIZ矩阵表非对角线空矩阵元素采用下列方法:a)、对调欲改善参数及恶化参数;有一部分空矩阵元素,可以从TRIZ矩阵表中找到非空矩阵元素,应尽量使用排在最前面的发明原理编号,以增加快速成功解决问题的机会;b)、对调欲改善参数及恶化参数后,若TRIZ矩阵表中仍为空矩阵元素,未找到解决矛盾的创新法则,则改以相似参数重新到TRIZ矩阵表中找非空矩阵元素,找到后应尽量使用排在最前面的发明原理编号,以增加快速成功解决问题的机会;c)、也可独立使用b);B)对于TRIZ矩阵表对角线空矩阵元素采用下列方法:a)只有一个欲改善参数时使用改善工程特性矩阵表,简记为矩阵B40×2,矩阵元素B1,1为分类指示元素,B1,2为改善工程特性适用的创新法则;Bi,1(2≤i≤40)为39个欲改善参数,Bi,2(2≤i≤40)为TRIZ矩阵表T40×40中第i行所有非空元素Ti,j,(2≤j≤40)出现的同一发明原理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浩仲梁维倪静陆军何岸杨郭亮赵田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