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合成四氢小檗碱及其衍生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479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四氢小檗碱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具体地,在铱金属催化剂前体、手性双膦配体、酸和含卤添加剂的存在下,并在氢气气氛下,使化合物(II)在有机溶剂中进行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从而制得化合物(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四氢小檗碱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合成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四氢小檗碱及其衍生物是一组复杂的多环异喹啉天然产物,具有密集的功能化母核及C14手性中心,主要从小檗属延胡索中分离。这个家族的许多成员在诸多方面表现出生物学活性,例如在抗微生物、抗癌、抗阿尔茨海默氏病、抗病毒、抗疟、抗高血脂和抗糖尿病等方面均表现出生物学活性。Doye等(Eur.J.Org.Chem.2005,2689–2693)首次报道以Noyori不对称转移氢化环亚胺策略制备二氢伪巴马汀(xylopinine)(55%收率,93%ee)。Tong等(Org.Chem.Front.,2018,5,242–246)同样采用Noyori不对称转移氢化环烯胺策略制得四氢小檗碱衍生物(58-88%收率,77-97%ee)。此类方法存在着成本偏高、三废产生较多的问题,不利于相关药物的研发与生产。Schore等(Tetrahedron,2002,58,1471-1478)、Davis等(J.Org.Chem.2005,67,1290-1296)、Enders等(J.Org.Chem.2005,70,9486-9494)、Ruano等(J.Org.Chem.2011,76,5036–5041)和Mastranzo等(Tetrahedron,2012,68,1266-1271)则均采用手性辅基诱导的方法制得光学纯四氢小檗碱衍生物,存在效率较低、操作繁琐的缺点。因此,开发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合成四氢小檗碱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四氢小檗碱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方法,在铱金属催化剂前体、手性双膦配体、酸和含卤添加剂的存在下,并在氢气气氛下,使化合物(II)在有机溶液中进行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从而制得化合物(I);如以下反应路线所示出的:其中:X为单取代或二取代,其位于苯环上任意可取代的位置上;X为氢、直链或支链C1-C5烷基、直链或支链C1~C5烷氧基、卤素或羟基;或者两个X取代基连接在一起形成环;Y为单取代或二取代,其位于苯环上任意可取代的位置上;Y为氢、直链或支链C1-C5烷基、直链或支链C1~C5烷氧基、卤素或羟基;或者两个Y取代基连接在一起形成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铱金属催化剂前体为甲氧基(环辛二烯)合铱二聚体、1,5-环辛二烯氯化铱二聚体、双(环辛烯)氯化铱二聚体、双(1,5-环辛二烯)铱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1,5-环辛二烯)(嘧啶)(三环己基膦)铱六氟磷酸盐、双(1,5-环辛二烯)四氟硼酸铱、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铱二聚体、1,5-环辛二烯(六氟乙酰丙酮)铱、氯(1,5-环辛二烯)(1,10-菲咯啉)铱、(甲基环戊二炔)(1,5-环辛二烯)铱、六氟磷酸(三环已基膦)(1,5-环辛二烯)(吡啶)合铱、碳双(三苯基膦)氯化铱、1,5-环辛二烯(乙酰乙酸)铱、1,5-环辛二烯(六氟乙酰丙酮)铱、1,5-环辛二烯(H5-茚)铱、1-乙基环戊二烯基-1,3-环己二烯基铱、1,5-环辛二烯双(甲基联苯基磷化氢)铱六氟磷酸盐和三(降冰片二烯)(乙酰基丙酮酸)铱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性双膦配体为二茂铁基双膦配体或其对映异构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茂铁基双膦配体为:其中,R4~R8各自独立为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芳基烷氧基、杂环基或取代的胺基;X为氢、卤素、烷基、芳基、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基、甲硅烷基、羧酸基、酯基或酰胺基;Y和Z各自独立为氢、卤素、烷基、芳基、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基、甲硅烷基、羧酸基、酯基、酰胺基或杂环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茂铁基双膦配体为1,1'-双{(S)-4,5-二氢-3H-联萘并[1,2-C:2',1'-e]膦基}二茂铁((S,S)-f-Binaphane)、(S)-1-[(R)-2-二-(3,5-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基]乙基-二-(3,5二甲苯基)膦((S,RP)-BTFM-Xyliphos)、(S)-1-{(R)-2-[二(1-萘基)膦]二茂铁基}乙基二(3,5-二甲苯基)膦((S,RP)-NP-Xyliphos)、R-(-)-1-[(S)-2-(二苯基磷)二茂铁基]乙基二-3,5-甲苯磷((S,RP)-Xyliphos)、(SP)-1-[(R)-叔丁基膦酰基]-2-[(R)-1-(二苯基膦基)乙基]二茂铁(JoSPOphos)中的任意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卤添加剂为卤素单质、卤化氢水溶液和含卤素阴离子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卤素单质为溴或碘,更优选为溴;优选卤化氢水溶液为溴化氢水溶液或碘化氢水溶液;优选含卤素阴离子盐为溴化钾、碘化钾、溴化钠或碘化钠,更优选为溴化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酸为甲酸、乙酸、丁二酸、苯甲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三氟乙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乙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合物(II)、所述铱金属催化剂前体、所述手性双膦配体、所述酸和所述含卤添加剂的摩尔比为1:(0.0001~0.05):(0.0002~0.1):(0.1~150):(0.1~0.5),优选为1:(0.001~0.003):(0.002~0.006):(0.1~150):(0.1~0.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采用的氢气压力为20~100个大气压,优选为40~80个大气压;反应温度为–40~40℃,优选为–40~0℃;更优选为0~20℃,反应时间为48~200h,优选为100~150h。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为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非质子非极性有机溶剂和质子有机溶剂中的任意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质子极性有机溶剂为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甲酸正丙酯、甲酸异丙酯、甲酸叔丁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叔丁酯、乙酰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碳酸二甲酯、丙酮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溴乙酸叔丁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二甲基亚砜、丙酮、DMI、二氯甲烷、氯仿和乙腈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非质子非极性溶剂可以为苯、甲苯、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均三甲苯,氯苯、氟苯、正己烷、环己烷、正庚烷、正戊烷、乙醚、石油醚、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甲基叔丁基醚、异丙醚、乙二醇二甲醚、邻苯二甲醚、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质子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环戊醇、三氟乙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苯甲醇、苯乙醇、1-苯丙醇、2-苯丙醇、3-苯丙醇、甲酸、乙酸、丙酸、苯甲酸、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铱金属催化剂前体、手性双膦配体、酸和含卤添加剂的存在下,并在氢气气氛下,使化合物(II)在有机溶液中进行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从而制得化合物(I);
如以下反应路线所示出的:



其中:
X为单取代或二取代,其位于苯环上任意可取代的位置上;X为氢、直链或支链C1-C5烷基、直链或支链C1~C5烷氧基、卤素或羟基;或者两个X取代基连接在一起形成环;
Y为单取代或二取代,其位于苯环上任意可取代的位置上;Y为氢、直链或支链C1-C5烷基、直链或支链C1~C5烷氧基、卤素或羟基;或者两个Y取代基连接在一起形成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铱金属催化剂前体为甲氧基(环辛二烯)合铱二聚体、1,5-环辛二烯氯化铱二聚体、双(环辛烯)氯化铱二聚体、双(1,5-环辛二烯)铱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1,5-环辛二烯)(嘧啶)(三环己基膦)铱六氟磷酸盐、双(1,5-环辛二烯)四氟硼酸铱、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铱二聚体、1,5-环辛二烯(六氟乙酰丙酮)铱、氯(1,5-环辛二烯)(1,10-菲咯啉)铱、(甲基环戊二炔)(1,5-环辛二烯)铱、六氟磷酸(三环已基膦)(1,5-环辛二烯)(吡啶)合铱、碳双(三苯基膦)氯化铱、1,5-环辛二烯(乙酰乙酸)铱、1,5-环辛二烯(六氟乙酰丙酮)铱、1,5-环辛二烯(H5-茚)铱、1-乙基环戊二烯基-1,3-环己二烯基铱、1,5-环辛二烯双(甲基联苯基磷化氢)铱六氟磷酸盐和三(降冰片二烯)(乙酰基丙酮酸)铱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双膦配体为二茂铁基双膦配体或其对映异构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茂铁基双膦配体为:



其中,R4~R8各自独立为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芳基烷氧基、杂环基或取代的胺基;
X为氢、卤素、烷基、芳基、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基、甲硅烷基、羧酸基、酯基或酰胺基;
Y和Z各自独立为氢、卤素、烷基、芳基、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基、甲硅烷基、羧酸基、酯基、酰胺基或杂环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茂铁基双膦配体为1,1'-双{(S)-4,5-二氢-3H-联萘并[1,2-C:2',1'-e]膦基}二茂铁、(S)-1-[(R)-2-二-(3,5-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基]乙基-二-(3,5二甲苯基)膦、(S)-1-{(R)-2-[二(1-萘基)膦]二茂铁基}乙基二(3,5-二甲苯基)膦、R-(-)-1-[(S)-2-(二苯基磷)二茂铁基]乙基二-3,5-甲苯磷和(SP)-1-[(R)-叔丁基膦酰基]-2-[(R)-1-(二苯基膦基)乙基]二茂铁中的任意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卤添加剂为卤素单质、卤化氢水溶液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芬儿唐培李伟剑陈文昌陈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