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MEMS离心微流控芯片细胞裂解及生物分子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800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MEMS离心微流控芯片细胞裂解及生物分子检测系统,包括芯片本体、磁力搅拌单元、直流电机和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底板的上端通过固定组件安装有电机固定件,所述电机固定件内部的上端安装有定位轴套。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直流电机控制芯片本体进行旋转,基于芯片本体旋转产生的离心力,通过毛细管阀可以控制液体在芯片本体内部的转移,细胞裂解系统包含基于磁力旋转的磁力搅拌单元,磁力搅拌子在裂解腔室内旋转加剧分子运动,增强了分子运动的混乱程度,即可高细胞的化学裂解效率,解决了对细胞进行常规化学裂解时裂解速度较慢、裂解不均匀、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mems离心微流控芯片细胞裂解及生物分子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1、获取细胞内成分是分子生物学分析中重要的样品制备步骤之一,其中细胞裂解是释放细胞内容物的第一步,以便对细胞器、dna、rna、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进行分离和提取,后续用于肿瘤免疫研究、疫苗和药物研发、生物试验等研究,因此细胞裂解效率和提取物的活性在细胞裂解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细胞裂解是一个破坏细胞膜的过程,对细胞生物分子研究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探索高效率、高纯度的细胞裂解方法将为为人类的自我探索与医疗技术的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

2、细胞生物分子研究,作为我国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带动我国细胞裂解技术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与进步,在过去十年中,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裂解也被广泛研究,如今市面上针对不同的应用条件已经出现了多种细胞微流控芯片,但在微流控平台的设计和制造中,如何更简单有效地将细胞裂解与其他研究步骤集成仍然是一个挑战,同时如何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外界条件对细胞溶液与目标分子的干扰,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现有微流控芯片裂解平台大多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EMS离心微流控芯片细胞裂解及生物分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本体(2)、磁力搅拌单元(3)、直流电机(7)和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组件(5),所述底板(6)的上端通过固定组件(5)安装有电机固定件(4),所述电机固定件(4)内部的上端安装有定位轴套(8),所述直流电机(7)通过定位轴套(8)安装在电机固定件(4)的内部,所述直流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联轴器(1),所述直流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1)与芯片本体(2)的上端相连接,所述芯片本体(2)的下层连接有第二定位螺丝(10),所述第二定位螺丝(10)的下端与电机固定件(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ems离心微流控芯片细胞裂解及生物分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本体(2)、磁力搅拌单元(3)、直流电机(7)和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组件(5),所述底板(6)的上端通过固定组件(5)安装有电机固定件(4),所述电机固定件(4)内部的上端安装有定位轴套(8),所述直流电机(7)通过定位轴套(8)安装在电机固定件(4)的内部,所述直流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联轴器(1),所述直流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1)与芯片本体(2)的上端相连接,所述芯片本体(2)的下层连接有第二定位螺丝(10),所述第二定位螺丝(10)的下端与电机固定件(4)相连接,所述电机固定件(4)的上端安装有微型马达(13),所述微型马达(1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联轴器(14),所述第二联轴器(14)伸入芯片本体(2)的内部,所述微型马达(13)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联轴器(14)连接有驱动磁极(12),所述芯片本体(2)的内部封装有裂解腔室(18),所述裂解腔室(1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磁力搅拌子(15),所述磁力搅拌子(15)与驱动磁极(12)磁性连接,所述裂解腔室(18)的输出端连接有毛细管阀(19),所述裂解腔室(18)的输出端通过毛细管阀(19)连接有检验腔室(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ems离心微流控芯片细胞裂解及生物分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螺杆(51)与第一螺母(52),所述螺杆(51)连接在底板(6)的上端,所述螺杆(51)的上端贯穿电机固定件(4),所述第一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竹卿何姿仪彭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