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黄酸与异喹啉类生物碱抗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载体纳米药物的制备
本专利技术以3种大黄酸-异喹啉类生物碱络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基础,探索了其无载体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菌应用,尤其是对临床上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3种络合物具备自组装性能,可以制备无载体纳米药物,属于药物化学领域。
技术介绍
细菌感染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因素。每年,细菌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约70万人死亡,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到2050年,细菌耐药性每年会造成全球1000万人死亡。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会造成人体肠道菌群稳态的破坏,从而进一步影响人体健康。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耐药细菌,甚至是多重耐药的“超级细菌”。因此,开发选择性强,毒性低,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生素对抗耐药细菌,发展多层面的抗菌策略迫在眉睫。中药是天然抗生素的来源之一,很多中药成分都具有明确的抗菌作用,例如黄连、大黄、苦参、黄芩、姜黄等。以黄连为例,其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例如异喹啉类生物碱中的代表性成分小檗碱已经被开发成为对抗细菌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抗菌作用的化合物通式为:/n通式1;/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抗菌作用的化合物通式为:
通式1;
其中,其中,R1-R4各自独立地为氢,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羟基,其中,R1、R2可以相连形成五元或六元环,或者,R3、R4相连形成五元或六元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异喹啉生物碱与大黄酸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R2各自独立地为C1-C4的烷基,或R1、R2相连形成五元或六元环;R3、R4各自独立地为C1-C6的烷基,或R3、R4相连形成五元或六元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异喹啉生物碱与大黄酸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加入制剂领域常规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注射剂等常规剂型。
5.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包括如下步骤:
取摩尔比为1∶0.1至1∶10的异喹啉生物碱与大黄酸分别混悬于甲醇与二甲基亚砜中,将二者溶液混合调节pH=8-10,反应20分钟,即得。
6.一种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龙,雷海民,田学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