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纳米粒、靶向脂质纳米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51068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脂质纳米粒、靶向脂质纳米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脂质纳米粒具有核壳结构,内核为由含药物分子的PLGA纳米粒形成,外壳为由包括磷脂、胆固醇和修饰材料的原料形成;其中,含药物分子的PLGA纳米粒为由包括PLGA和药物分子的原料形成;PLGA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5:1;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3~10:1,磷脂与修饰材料的质量比为3~10:1;药物分子选自难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基因和蛋白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修饰材料为PEG‑DSPE。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脂质纳米粒的硬度可以调控,可以通过调控硬度以改善细胞摄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靶向脂质纳米粒可以更好地改善细胞摄取,促进肠上皮细胞吸收,提高口服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脂质纳米粒、靶向脂质纳米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可供口服的脂质纳米粒、靶向脂质纳米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目前,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形式,但口服给药面临胃肠道生理屏障,以及药物本身溶解性、渗透性等物理屏障的限制,导致目前很多药物口服给药并不理想。纳米粒口服给药能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和膜渗透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物的口服吸收。

2、plg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用于制备药物递送系统。基于plga纳米粒的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比较广泛,其能包裹多种药物,包括亲水性药物和疏水性药物。

3、cn107126425a公开了一种丹参酮iia peg-plga-peg纳米粒。所用的载体材料为peg-plga-peg三嵌段共聚化合物,所包载的药物为丹参酮iia,纳米粒的粒径范围100~400nm。

4、脂质体(liposome)是由磷脂等双亲性分子构成的具有双层膜结构的闭合囊泡,在药物递送、化妆品、疫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核壳结构,内核为由含药物分子的PLGA纳米粒形成,外壳为由包括磷脂、胆固醇和修饰材料的原料形成;

2.一种靶向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核壳结构,内核为由含药物分子的PLGA纳米粒形成,外壳为由包括磷脂、胆固醇和靶向修饰材料的原料形成;

3.一种靶向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核壳结构,内核为PLGA纳米粒,外壳为由包括磷脂、胆固醇、靶向修饰材料和药物分子的原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PLGA的分子量为10KDa~100KDa;所述药物分子为难溶性药物,所述难溶性药物选自紫杉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核壳结构,内核为由含药物分子的plga纳米粒形成,外壳为由包括磷脂、胆固醇和修饰材料的原料形成;

2.一种靶向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核壳结构,内核为由含药物分子的plga纳米粒形成,外壳为由包括磷脂、胆固醇和靶向修饰材料的原料形成;

3.一种靶向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核壳结构,内核为plga纳米粒,外壳为由包括磷脂、胆固醇、靶向修饰材料和药物分子的原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纳米粒,其特征在于,plga的分子量为10kda~100kda;所述药物分子为难溶性药物,所述难溶性药物选自紫杉醇、丹参酮iia、姜黄素和槲皮素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铃李春杨千年刘雨菲王晓晖刘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