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泊车控制方法、自动泊车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4561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泊车控制方法、自动泊车系统及车辆,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利用车辆的车身相对于目标车位的坐标及车身相对于目标车位倾斜的角度作为无线充电对位信息,并利用该信息调整泊车路径,以在自动泊车时完成无线充电对位,且对位精度较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泊车系统,通过采用上述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在自动泊车时完成无线充电对位,且对位精度较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通过应用上述自动泊车系统,使车辆能在自动泊车时完成无线充电对位,且对位精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泊车控制方法、自动泊车系统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泊车控制方法、自动泊车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自动泊车成为了许多智能汽车的标配;另一方面,随着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也成为发展趋势,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对位要求比较高,传统人工操作实现非常困难。因此,将自动泊车与无线充电定位技术相结合,需要利用无线充电对位信息作为引导,完成自动泊车终点对位,实现自动泊车对位自动无线充电。目前的无线充电位置引导方法是基于地面RF基站发送位置信息(x,y)给自动泊车系统,用于引导自动泊车与无线充电对位,这种方法的对位精度较低,而且无法将对位角度信息发送给自动泊车系统,只发送x、y坐标,无线充电对位只对准中心位置,若角度有偏差,同样会降低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在自动泊车时完成无线充电对位,且对位精度较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泊车系统,通过采用上述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在自动泊车时完成无线充电对位,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辆(100)的自动泊车功能开启时,所述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搜索目标车位(200)并获取目标车位(200)位置信息;/nS2:驾驶员确认目标车位(200);/nS3:规划泊车路径;/nS4:控制车辆(100)挂入相应档位进行泊车;/nS5:获取无线充电对位信息并根据该信息调整泊车路径;所述无线充电对位信息包括所述车辆(100)的车身相对于所述目标车位(200)的坐标及所述车身相对于所述目标车位(200)倾斜的角度;/nS6:判断车辆(100)是否到达目标位置,若是,则泊车结束;若否,则进入S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辆(100)的自动泊车功能开启时,所述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搜索目标车位(200)并获取目标车位(200)位置信息;
S2:驾驶员确认目标车位(200);
S3:规划泊车路径;
S4:控制车辆(100)挂入相应档位进行泊车;
S5:获取无线充电对位信息并根据该信息调整泊车路径;所述无线充电对位信息包括所述车辆(100)的车身相对于所述目标车位(200)的坐标及所述车身相对于所述目标车位(200)倾斜的角度;
S6:判断车辆(100)是否到达目标位置,若是,则泊车结束;若否,则进入S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以地面发射线圈(2)的两个中心线作为X轴和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步骤S5中,包括如下步骤:
S51:获取位于车载接收线圈(1)上的第一信源(11)的平面坐标(X1,Y1)和第二信源(12)的平面坐标(X2,Y2);
S52:计算所述第一信源(11)与所述第二信源(12)之间的连线与所述X轴或所述Y轴之间的夹角θ;
S53:根据所述第二信源(12)的平面坐标(X2,Y2)及所述夹角θ调整泊车路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当所述车辆(100)到达所述目标位置时,地面发射线圈(2)与车载接收线圈(1)对齐。


4.一种自动泊车系统,包括设置于目标车位(200)内的地面发射线圈(2)和设置于车辆(100)上并与所述地面发射线圈(2)相匹配的车载接收线圈(1),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泊车控制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天书杜建宇刘斌栗海兵李超赵逸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