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圈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38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轴类零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胶圈装配设备,该胶圈装配设备的投料机构用于提供芯棒;投料机构能将芯棒传送至转盘,第一驱动件能带动转盘转动;两个出胶圈机构对称分布于转盘的两侧,且用于提供胶圈;两个压合机构对称分布于两个出胶圈机构的两侧且与两个出胶圈机构一一对应,压合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导向杆和滑动套设于导向杆的压合件,驱动组件能带动压合组件运动以使导向杆穿过胶圈并插接于芯棒,第二驱动件能带动压合件沿导向杆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将胶圈套设于芯棒。该胶圈装配设备的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好,避免了套胶圈时胶圈变形的问题,且能保证胶圈套设于芯棒两端的套设位置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圈装配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类零件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胶圈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车被广泛的用于个人交通。而平叉作为电动车的组成部分,在将芯棒装配于电动车的平叉时,装配于平叉的芯棒与平叉存在不同心的现象,故通过在芯棒的左右两端均套设胶圈调节同心度。但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作业将胶圈套设于芯棒,人力成本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同时,人工作业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容易导致胶圈变形,且容易出现胶圈套设于芯棒两端的套设位置不一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圈装配设备,以解决人工套设胶圈成本大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和胶圈易变形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胶圈装配设备,用于将胶圈套设于芯棒的端部,其包括:投料机构,所述投料机构用于提供所述芯棒;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用于接收所述芯棒的转盘,所述投料机构能将所述芯棒传送至所述转盘,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带动所述转盘转动;两个出胶圈机构,两个所述出胶圈机构对称分布于所述转盘的两侧,所述出胶圈机构包括料道,所述料道上设置有缺口,所述料道能将所述胶圈输送至所述缺口;两个压合机构,两个所述压合机构对称分布于两个所述出胶圈机构的两侧且与两个所述出胶圈机构一一对应,所述压合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压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导向杆和滑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的压合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带动所述压合组件运动以使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胶圈并插接于所述芯棒,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带动所述压合件沿所述导向杆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将所述胶圈套设于所述芯棒。作为优选,所述压合件包括连接部和压合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合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压合部均滑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所述压合部设置有压圈,所述压圈能将所述胶圈套设于所述芯棒。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三驱动件,所述压合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三驱动件能带动所述压合组件滑动位于所述第一滑轨。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杆上插接于所述芯棒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作为优选,所述投料机构包括投料盘,所述投料盘包括底盘、设置于所述底盘的两个侧板和两个锁紧件,所述底盘和两个所述侧板形成投料口,两个所述侧板的一端均与所述底盘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腰型孔,所述底盘上设有两个弧形孔,所述锁紧件依次穿过所述弧形孔和所述腰型孔,且所述锁紧件能沿所述弧形孔的侧壁滑动以调节所述投料口的大小,所述芯棒从所述投料口传递至所述转盘。作为优选,所述投料机构还包括第二滑轨、第四驱动件和多个并列相连的料斗,所述第四驱动件能带动所述料斗滑动位于所述第二滑轨,各个所述料斗上均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芯棒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投料口并传送至所述转盘。作为优选,所述胶圈装配设备还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底部的接料机构,所述箱体设置有工作台面,所述投料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两个所述出胶圈机构和两个所述压合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的顶面,所述工作台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接料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下方,所述接料机构包括传送带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的接料箱,所述芯棒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落入所述接料箱。作为优选,所述胶圈装配设备还包括废料回收机构,所述废料回收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的底面,所述废料回收机构包括第五驱动件、第三滑轨和滑动位于所述第三滑轨的废料盘,所述第五驱动件能带动所述废料盘沿所述第三滑轨的延伸方向滑动并封堵所述第二开口。作为优选,沿所述转盘的周向,所述转盘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承接所述芯棒的凹槽。作为优选,所述胶圈装配设备还包括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用于检测输送至所述投料口处的所述芯棒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圈装配设备,用于将胶圈套设于芯棒的端部,该胶圈装配设备包括投料机构、旋转机构、两个出胶圈机构和两个压合机构,投料机构用于提供芯棒;旋转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用于接收芯棒的转盘,投料机构能将芯棒传送至转盘,第一驱动件能带动转盘转动;两个出胶圈机构对称分布于转盘的两侧,出胶圈机构包括料道,料道上设置有缺口,料道能将胶圈输送至缺口;两个压合机构对称分布于两个出胶圈机构的两侧且与两个出胶圈机构一一对应,压合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压合组件,压合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导向杆和滑动套设于导向杆的压合件,驱动组件能带动压合组件运动以使导向杆穿过胶圈并插接于芯棒,第二驱动件能带动压合件沿导向杆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将胶圈套设于芯棒。该胶圈装配设备的第一驱动件带动接收有芯棒的转盘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驱动件带动转盘旋转至芯棒与两个出胶圈机构的缺口的位置对应时,驱动组件带动压合组件运动,压合组件的导向杆依次穿过缺口和位于缺口上的胶圈并插接于芯棒,第二驱动件再带动压合件沿导向杆的轴线方向移动,压合件推动胶圈沿导向杆的轴向方向移动,以实现将胶圈套设于芯棒,工作效率高,能保证胶圈套设于芯棒的两端的套设位置相同,且胶圈在套设于芯棒的过程中不易变形,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节省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圈装配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图1在A处的局部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圈装配设备的压合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圈装配设备的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圈装配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图5在B处的局部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圈装配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圈装配设备的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圈装配设备的投料盘的分解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圈装配设备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圈装配设备的投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圈装配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圈装配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五。图中:1、胶圈;2、芯棒;3、投料机构;31、投料盘;311、底盘;3111、弧形孔;312、侧板;3121、腰型孔;313、投料口;32、第二滑轨;33、料斗;34、第四驱动件;41、第一驱动件;42、转盘;421、凹槽;43、减速机;5、出胶圈机构;51、料道;511、缺口;6、压合机构;61、第二驱动件;62、导向杆;621、导向面;63、压合件;631、连接部;632、压合部;6321、压圈;64、第一滑轨;65、第三驱动件;7、箱体;71、工作台面;711、第二开口;8、接料机构;81、传送带;82、接料箱;91、第五驱动件;92、第三滑轨;93、废料盘;10、中央控制器;11、三色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圈装配设备,用于将胶圈(1)套设于芯棒(2)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n投料机构(3),所述投料机构(3)用于提供所述芯棒(2);/n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41)和用于接收所述芯棒(2)的转盘(42),所述投料机构(3)能将所述芯棒(2)传送至所述转盘(42),所述第一驱动件(41)能带动所述转盘(42)转动;/n两个出胶圈机构(5),两个所述出胶圈机构(5)对称分布于所述转盘(42)的两侧,所述出胶圈机构(5)包括料道(51),所述料道(51)上设置有缺口(511),所述料道(51)能将所述胶圈(1)输送至所述缺口(511);/n两个压合机构(6),两个所述压合机构(6)对称分布于两个所述出胶圈机构(5)的两侧且与两个所述出胶圈机构(5)一一对应,所述压合机构(6)包括驱动组件和压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61)、导向杆(62)和滑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62)的压合件(63),所述驱动组件能带动所述压合组件运动以使所述导向杆(62)穿过所述胶圈(1)并插接于所述芯棒(2),所述第二驱动件(61)能带动所述压合件(63)沿所述导向杆(62)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将所述胶圈(1)套设于所述芯棒(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圈装配设备,用于将胶圈(1)套设于芯棒(2)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料机构(3),所述投料机构(3)用于提供所述芯棒(2);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41)和用于接收所述芯棒(2)的转盘(42),所述投料机构(3)能将所述芯棒(2)传送至所述转盘(42),所述第一驱动件(41)能带动所述转盘(42)转动;
两个出胶圈机构(5),两个所述出胶圈机构(5)对称分布于所述转盘(42)的两侧,所述出胶圈机构(5)包括料道(51),所述料道(51)上设置有缺口(511),所述料道(51)能将所述胶圈(1)输送至所述缺口(511);
两个压合机构(6),两个所述压合机构(6)对称分布于两个所述出胶圈机构(5)的两侧且与两个所述出胶圈机构(5)一一对应,所述压合机构(6)包括驱动组件和压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61)、导向杆(62)和滑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62)的压合件(63),所述驱动组件能带动所述压合组件运动以使所述导向杆(62)穿过所述胶圈(1)并插接于所述芯棒(2),所述第二驱动件(61)能带动所述压合件(63)沿所述导向杆(62)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将所述胶圈(1)套设于所述芯棒(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件(63)包括连接部(631)和压合部(632),所述连接部(6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61)的输出端,所述连接部(631)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合部(632)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部(631)与所述压合部(632)均滑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62),所述压合部(632)设置有压圈(6321),所述压圈(6321)能将所述胶圈(1)套设于所述芯棒(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64)和第三驱动件(65),所述压合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64),所述第三驱动件(65)能带动所述压合组件滑动位于所述第一滑轨(6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62)上插接于所述芯棒(2)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6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机构(3)包括投料盘(31),所述投料盘(31)包括底盘(311)、设置于所述底盘(311)的两个侧板(312)和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专
申请(专利权)人: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