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防风素作为有效成分在制备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11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牛防风素作为有效成分在制备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牛防风素(Sphondin,简称Sph)能够抑制HBV分泌HBsAg、抑制HBV RNAs的转录水平、抑制HBV core DNA的复制水平、抑制cccDNA转录活性、抑制肝组织内HBV RNAs,HBV DNA,HBV S蛋白及X蛋白水平,具有明显的乙型肝炎治疗功能,可用于制备能降低HBsAg水平并抑制cccDNA转录的新型抗HBV药物,在乙肝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牛防风素作为有效成分在制备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特别是涉及牛防风素作为有效成分在制备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是嗜肝DNA病毒科家族中的一员,HBV感染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据统计,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约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严重疾病。我国属于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虽然乙肝疫苗已经进入国家基础免疫范围,却不能完全消除HBV。据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59岁一般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Bvirussurfaceantigen,HBsAg)携带率为7.18%,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据此推算,我国仍有HBsAg携带者约9300万人。母婴传播较难预防,并且有10%的成年人和5%的未成年人无法被疫苗免疫,他们成为潜在感染风险最大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所致疾病,不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治疗慢性HBV感染,阻止乙肝相关性疾病的进展是事关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任务。而目前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的药物仅两类:靶向pol蛋白的核苷类似物(Nucleotideanalog,NAs)和靶向病毒转录的干扰素类(Interferons,IFNs),它们分别通过免疫调节和干扰HBV复制发挥抗病毒作用。而IFN-a因其应答率低,不良反应多,耐受性差,价格昂贵且治疗对象局限等受到诸多应用限制。近年来,NAs药物发展迅速,已成为首选抗病毒治疗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尽管NAs药物具有较强的抑制病毒DNA的能力,但NAs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HBsAg以及HBV复制的源头-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closedcircularDNA,cccDNA),并且NAs需长期服药,可能导致HBV聚合酶变异而引起耐药,多数NAs药物停药后病毒载量会发生反弹,极大限制了此类药物的应用。因此,有必要研发具有全新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的抗HBV药物。HBV有着复杂的生活周期,当病毒颗粒接触到肝细胞膜,在受体(NTCP)的介导下入胞,经过内化释放出病毒核衣壳蛋白(coreprotein)包裹的松弛环状DNA(rcDNA)。rcDNA在宿主DNA聚合酶和拓扑异构酶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切除修复反应,最终形成具有超螺旋结构的cccDNA。cccDNA是建立持续感染的关键分子,在宿主RNA聚合酶II的作用下,转录产生4种RNA转录体。precoreRNA负责HBV核心蛋白的编码及HBeAg的形成;2.4/2.1-kbRNA则负责包膜蛋白(L,M,S)的形成;0.7-kbRNA最终形成HBx。而最大的前基因组RNA(PregenomicRNA,pgRNA)则在HBV多聚酶作用下形成rcDNA,继续补充cccDNA池。HBV难以治愈,与cccDNA长期稳定存在密切相关,此外,包膜蛋白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DNA,因此病人血清中存在大量的HBsAg,难以阴转。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拟寻找出能有效降低HBsAg并关闭cccDNA转录的新型抗HBV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牛防风素作为有效成分在制备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中的用途,为有效降低HBsAg并关闭cccDNA转录提供一种新的抗HBV药物和治疗手段。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牛防风素作为有效成分在制备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中的用途。进一步,所述乙型肝炎治疗药物至少具有以下功用之一:抑制HBV分泌HBsAg、抑制HBVRNAs的转录水平、抑制HBVcoreDNA的复制水平、抑制cccDNA转录活性、抑制肝组织内HBVRNAs,HBVDNA,HBVS蛋白及X蛋白水平。进一步,所述乙型肝炎治疗药物必然包括牛防风素,并以牛防风素作为前述功用的有效成分。进一步,所述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中,发挥前述功用的有效成分可仅为牛防风素,亦可包含其他可起到类似功用的分子。进一步,所述牛防风素作为所述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有效成分之一或唯一有效成分。进一步,所述乙型肝炎治疗药物可以为单成分物质,亦可为多成分物质。进一步,所述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形式无特殊限制,可以为固体、液体、凝胶、半流质、气雾等各种物质形式。进一步,所述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主要针对的对象为哺乳动物,如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等。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制剂,包括安全有效剂量的牛防风素。进一步,所述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制剂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进一步,所述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制剂中,必然包括牛防风素,并以牛防风素作为前述功用的有效成分。进一步,所述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制剂中,发挥前述功用的有效成分可仅为牛防风素,亦可包含其他可起到类似功用的分子。进一步,所述牛防风素作为所述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制剂的有效成分之一或唯一有效成分。进一步,所述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制剂可以为单成分物质,亦可为多成分物质。进一步,所述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制剂的形式无特殊限制,可以为固体、液体、凝胶、半流质、气雾等各种物质形式。进一步,所述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制剂主要针对的对象为哺乳动物,如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等。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方法,为向对象施用牛防风素。进一步,所述对象可以为哺乳动物或哺乳动物的乙型肝炎细胞。所述哺乳动物优选为啮齿目动物、偶蹄目动物、奇蹄目动物、兔形目动物、灵长目动物等。所述灵长目动物优选为猴、猿或人。所述乙型肝炎细胞可以为离体乙型肝炎细胞。进一步,所述对象可以是罹患乙型肝炎的患者或者期待治疗的乙型肝炎的个体。或者,所述对象为乙型肝炎患者或者期待治疗乙型肝炎的个体的乙型肝炎细胞。进一步,所述牛防风素可以在接受乙型肝炎治疗前、中、后向对象施用。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乙型肝炎联合治疗药物组合,包括安全有效剂量的牛防风素和至少一种其他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余量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进一步,所述乙型肝炎联合治疗药物组合可以是以下形式中的任意一种:(一)将牛防风素和其他乙型肝炎治疗药物分别制成独立的制剂,制剂的剂型可相同或不同,给药途径亦可相同或不同。当其他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为抗体时,一般采用胃肠外给药型。当其他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为化学药物时,给药形式可以比较丰富,可以是胃肠道给药亦可以是非胃肠道给药。一般推荐针对各化学药物的已知给药途径给药。(二)将牛防风素和其他乙型肝炎治疗药物配置成复方制剂,在将牛防风素和其他乙型肝炎治疗药物采用相同给药途径给药并同时施加时,可采用将两者配置成复方制剂的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牛防风素作为有效成分在制备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中的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1.牛防风素作为有效成分在制备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乙型肝炎治疗药物至少具有以下功用之一:抑制HBV分泌HBsAg、抑制HBVRNA水平HBVRNAs的转录水平、抑制HBVcoreDNA的复制水平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抑制cccDNA转录活性、抑制肝组织内HBVRNAs,HBVDNA,HBVS蛋白及X蛋白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乙型肝炎治疗药物必然包括牛防风素,并以牛防风素作为前述功用的有效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牛防风素作为所述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有效成分之一或唯一有效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形式选自固体、液体、凝胶、半流质、气雾。


6.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有效剂量的牛防风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娟黄爱龙任放程胜桃任吉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