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铑催化构建不对称1,3-二炔及共轭烯炔化合物及其活性研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355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铑催化的不对称1,3‑二炔及共轭烯炔化合物的多样性导向合成方法。不对称1,3‑二炔及共轭烯炔化合物分别具有如下式(I)和式(II)所示结构。两类目标化合物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将炔醇(1个当量)、三氟甲烷磺酸银(1.5个当量)、5mol%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铑(III)二聚体([Cp*RhCl<subgt;2</subgt;]<subgt;2</subgt;)先后加入至干燥Schlenk烧瓶中,DMF(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在氩气氛围中室温搅拌反应4小时(反应过程采用TLC或LC‑MS监测)。反应完成后,加入乙酸乙酯(15mL*3)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10mL*2)洗涤两次。收集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旋干后通过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不对称1,3‑二炔及共轭烯炔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多样性导向合成不对称1,3‑二炔及共轭烯炔化合物,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化学,特别涉及一种含不对称1,3-二炔及共轭烯炔化合物的高效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1,3-二炔及共轭烯炔化合物是构成多种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结构单元,(示意图如图1),并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同时,1,3-二炔还作为关键的合成砌块,被广泛应用于c-h键活化反应(org.lett.2020,22,7480-7485.)。而共轭烯炔化合物则最常用于光电材料领域,同时还被发现具有抗多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例如,从印度古吉拉特邦土壤细菌当中分离的dynemicin a,其结构中的起作用的药效基团便是共轭烯炔结构,通过与dna相互作用,使其发生不可逆的断裂,从而导致细胞的死亡(proc.nat.acad.sci.1990,87,3831-3835)。

2、目前,通过过渡金属铜催化的1,3-二炔的合成已经报道广泛,但目前所报道的方法,存在的关键问题是产物的选择性控制。例如,经典的cadiot-chodkiewicz反应是可实现末端炔烃的高效偶联,获得不对称的1,3-二炔化合物(org.biomol.chem.2015,13,689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对称1,3-二炔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具有如下式(Ⅰ)所示的结构;一种共轭烯炔衍生物,该衍生物具有如下式(I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对称1,3-二炔及多取代的共轭烯炔衍生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对称1,3-二炔及共轭烯炔衍生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对称1,3-二炔及共轭烯炔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所述不对称1,3-二炔及共轭烯炔衍生物通过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洗脱剂采用体积比为5:1~1:1梯度的石油醚/乙酸乙酯。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对称1,3-二炔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具有如下式(ⅰ)所示的结构;一种共轭烯炔衍生物,该衍生物具有如下式(i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对称1,3-二炔及多取代的共轭烯炔衍生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对称1,3-二炔及共轭烯炔衍生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对称1,3-二炔及共轭烯炔衍生物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神有何毅肖怡杰吕丽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