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莱克多巴胺-D6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50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酸莱克多巴胺‑D6的制备方法,化合物I为起始原料,经H‑D交换、还原胺化、脱保护基、成盐反应合成同位素标记的盐酸莱克多巴胺‑D6。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通过2‑3步常规化学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制备得到的目标产物纯度达到98%以上,总收率达到44%左右,且同位素丰度可控,达到96%以上,工艺设计合理,原料价格便宜,实验过程可控,操作简便,工艺重现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酸莱克多巴胺-D6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
,尤其是涉及一种盐酸莱克多巴胺-D6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莱克多巴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β-肾上腺受体激动剂(俗称β-兴奋剂)类化合物,是由美国制药公司研究出的毒性小、代谢快的克伦特罗替代品,属于第二代瘦肉精。因其具有调节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国外也称为蛋白质再分配剂(Repartitioner),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症和肌肉萎缩症等。但过量摄入莱克多巴胺,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其症状与动物中毒症状相似,表现为肌肉震颤、四肢麻痹、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腹痛、肌肉疼痛、恶心眩晕等症状,重者可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甚至死亡。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orldAnti-DopingAgency,WADA)在《2019年禁用清单国际标准》中已将HG明确列为β2激动剂类禁用物质。2019年8月中国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关于印发《大型赛事食源性兴奋剂》防控工作指南(暂行)》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要检测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沙美特罗、克伦丙罗、去甲乌药碱和曲托奎酚等β2激动剂。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酸莱克多巴胺-D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将化合物I、碱、氘源在第一有机溶剂中混合,通过H-D交换反应得到中间体化合物II,所述化合物I的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酸莱克多巴胺-D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化合物I、碱、氘源在第一有机溶剂中混合,通过H-D交换反应得到中间体化合物II,所述化合物I的结构式为:中间体化合物II的结构式为:
b.将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在第二有机溶剂中混合,加入还原剂,通过还原胺化反应得到中间体化合物IV,所述化合物III的结构式为:所述中间体化合物IV的结构式为
c.当R为H时,将化合物IV溶于第三有机溶剂中,经成盐反应得到化合物V;
当R为-CH3、-Bn、-PMB、-Ac或allyl时,将化合物IV溶于第三有机溶剂中,依次经过脱保护基反应及成盐反应得到化合物V;
所述化合物V的结构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酸莱克多巴胺-D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化合物I与碱的摩尔比为1:(1-10),所述碱为碳酸钾、碳酸钠、氘氧化纳、甲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中的一种;优选的,化合物I与碱的摩尔比为1:6,所述碱为氘氧化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酸莱克多巴胺-D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氘源为重水、氘代甲醇、氘代乙醇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氘源为重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酸莱克多巴胺-D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化合物III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1-3),所述还原剂为硼氘氢化钠、硼氘化钾、氰基硼氘化钠、氘代氢化铝锂、氘气中的一种;优选的,化合物III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1.5,所述还原剂为氰基硼氘化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酸莱克多巴胺-D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刘晓佳韩世磊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塔天津标准物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